笔趣阁 > 冰刀不断,薪火相传 > 第1章 第1章初见

第1章 第1章初见


“世界短道速滑见证帝皇诞生!冬奥会独得三金,实力独步天下!我国运动员钟木一,成为冬奥会历史上首位‘三冠王’!飘逸灵动的超越技术,精准巧妙的路线控制,十八岁的他书写了冰雪项目的传奇!”

        石言儒专注地看着电视里的精彩赛事回放,这是他第一次看到短道速滑的比赛。

        这个八岁的华国小朋友被短道速滑的魅力深深地打动了,沉浸其中,连石爸爸叫他吃饭的声音都没听到。

        餐桌上,石言儒满脑子都是刚刚看到的短道速滑比赛:那个叫钟木一的哥哥长得真好看,穿的衣服好帅,头盔也好酷,滑的时候嗖地一下就是一圈,自己的眼睛都有点跟不上了。

        “想什么呢,饭都要吃到鼻子里了!”石妈妈打趣道。

        石言儒眨着大眼睛问:“爸妈,我可不可以预支我今年的生日礼物呀?”

        石妈妈跟石爸爸对视一眼:“儿子不错呀,还知道预支这个词了。你先说说你想要什么,玩具小汽车吗?”

        “不是,不要玩具小汽车,我想学滑冰可以吗?”

        石妈妈跟石爸爸有点疑惑,为什么自家孩子突然想学滑冰了。但二人转念一想,滑冰能锻炼身体,学了也没有坏处,便欣然同意先带石言儒去冰场试试。

        第二天,石爸爸就带着石言儒到了顺市的露天冰场。

        教练带着石言儒滑了几圈,过来笑呵呵地对着石爸爸夸奖石言儒。他觉得石言儒是个好苗子,首先胆子大,第一次上冰就敢滑;而且平衡感不错,第一次上冰竟然全程没有摔倒。

        听完教练的话,石爸爸又问石言儒第一次滑冰跟想象中有没有什么不同。

        浑身上下被包裹得严严实实的,石言儒只露出一双灵动的大眼睛。他把围巾往下拽,哪怕冰场冷到嘴里吐出的全是白气,他依旧是笑着的。

        “我很喜欢滑冰,我一定会好好学的!”

        石爸爸看着儿子冻得通红的小脸儿,有些犹豫:“你真的想学?这天气这么冷,而且我们市没有室内冰场,条件很艰苦的……”

        换来的是石言儒坚定的点头,虽然是他第一次上冰,速度还没有上来,但石言儒已经为冰场上这种丝滑畅快的感觉而着迷。

        石爸爸最终还是同意了,而且咬牙花了不少钱给石言儒买了一双还不错的冰刀鞋和包括护肘、护膝、头盔在内的一整套护具。

        不过石言儒是初学者,还用不了短道的冰刀,只能先用教练那里的花滑刀进行适应。花滑的冰刀前端带有刀齿,极大地增强了稳定性,初学者一般选择使用花滑刀,更快地掌握平衡感。

        石言儒在室外冰场,穿着厚厚的棉衣进行训练,而且初学并不能上速度,暂时也用不到较为昂贵的连体衣,教练建议先学一段时间,等速度提升之后再买这种防切割服。

        这时的石言儒,还没有什么当世界冠军、奥运冠军的意识。

        他现在只想好好练习,争取早日达到能穿上短道刀的水平,进行更高难度的训练,像昨天他在电视里看到的那位钟木一哥哥一样,享受短道速滑的冰刀带来的乐趣。

        之后,石言儒每天早起围着小区的居民楼跑步,一放学就飞奔向冰场,练到天黑才回家吃饭写作业。

        就像小孩子先要学会站立,才能再学行走,最后再学会跑是一样的道理。石言儒先从冰上站立开始学起,只有站得稳,才能更好地进行下一步。

        冰上站立的姿势与正常陆地站立的姿势相差不大,都是双脚与肩同宽,双臂自然下垂。但由于冰面光滑,冰上摩擦力小,所以找准重心是站稳的最关键的因素。

        每个人的重心位置虽然只是略有不同,毫厘之差,可对于短道速滑这个项目来说,重心的找寻甚至可以关系到一位运动员的滑行风格和滑行方式。

        石言儒是教练执教五六年来看到的冰感最好的孩子,他找寻重心的速度要比其他年纪相当的小孩子快得多,而且也稳定,摔倒的频率明显比其他孩子低。

        石言儒也就练了一次课,紧接着教练就教他冰上蹲起和原地踏步,他很有韧劲,摔个屁股蹲儿之后立刻爬起来,少有叫苦叫累的时候。

        教练感觉他每天都在进步,短短两个月时间,石言儒的滑行已经有模有样了,甚至比学了半年的孩子滑得还要干净利落。

        天气越来越热,室外冰场的冰逐渐融化,冰上训练也无法再进行。

        教练觉得石言儒在滑冰方面有天赋,希望他能参加第二年三月的顺市少年组短道速滑比赛。但是如果想参加的话,就不能间断训练。

        于是,没有了冰场,石言儒就在陆地上进行轮滑训练。

        五月六月的风,还是清爽怡人的。没有冬日凛冽的寒风,也没有夏日似火的骄阳。两个月里,石言儒进步速度惊人,对脚腕的控制和灵活度,已经是这批孩子中的佼佼者了。只是教练不想揠苗助长,只教了简单的滑行技术,还没有让这些孩子们练习弯道技术。

        七月、八月,室内都酷暑难耐,更遑论室外。很多孩子陆陆续续地退出了训练,石言儒还在坚持,甚至还因为暑假不用上课,自己每天加练。

        石言儒在单腿蹬冰的力度上还不够,于是便在陆地上刻意强化单腿训练。他的脚和腿并拢,双腿屈膝,然后深蹲,肩膀放松,上半身前倾放松呈现“弓”状,然后把手背在身后,抬起一条腿,等到坚持不住了再换另一条。

        就这样,他从单腿站都站不稳,到能坚持五秒,再到能坚持十秒、十五秒甚至更多。汗水一点点下滴,坚持的时间逐渐缓慢地增加,因为教练告诉他,短道速滑,是一项决胜在一个刀尖、决胜在千分之一秒的项目,失之毫厘,差以千里。

        教练注视着石言儒的目光越来越慈爱和欣慰,他希望石言儒在三月的少年组比赛中能取得好成绩,进入顺市的短道速滑市队,得到更好的训练条件和训练指导。

        时光飞逝,很快就到了十月的短道速滑世界杯。

        世界杯每个赛季举行四站,每站赛程四天,比赛相当密集,对运动员们的体能要求很高。

        前两天是各个项目的资格赛,华国国家电视台不进行直播。

        后两天进行每个单项的四分之一决赛、半决赛、决赛以及团体接力的半决赛和决赛,比拼更加激烈,赛事也更加吸引人,所以会有直播。

        世界杯每站项目设置有男女500米、1000米、1500米以及女子3000米接力和男子5000米接力,每站产生八枚金牌。

        教练带着石言儒这些学生,一起守在电视机前看世界杯的直播比赛。

        一轮轮比赛过去,除了钟木一这位“天降紫微星”,基本上看不到其他华国男队运动员的身影了。

        与华国短道速滑女队在国际赛场上频频争金夺银的实力相比,华国短道速滑男队的确是弱了不少,在钟木一横空出世之前,连进a组决赛都很困难。

        教练一声叹息,虽然并没有期望这些十岁左右的孩子能够成为世界冠军,但还是鼓励他们:“你们要加油啊,希望有一天,国旗能够因为你们而在冰场上高高飘扬,国歌能够因为你们而在异国他乡响彻云霄!”

        此时此刻,九岁的石言儒心里就被种下了小小的种子,国旗、国歌,想想就令人热血沸腾。

        很快,电视机里开始播放今年短道速滑世界杯第一站的第一项决赛——男子1500米。

        首先是运动员入场,很可惜,七名运动员中,只有在第三道比赛的钟木一是华国运动员,他要单枪匹马对战他国集团型的选手。

        钟木一的出场相当简单,不似前两位运动员花里胡哨的出场动作,他面无表情地冲观众席挥了两下手,很是高冷的样子。

        可是,他的出场,却在异国他乡的观众席上引起了一片欢呼的海洋。

        这,就是实力!这,就是冰迷对强者的敬佩!

        电视机前的石言儒听着这震耳欲聋的欢呼声,有些羡慕也有些渴望。

        石言儒又听到教练在旁边夸奖钟木一集顶级天赋与不懈努力于一身。因为钟木一在冬奥会拿到三金之后,除了三月的世锦赛短暂出现在媒体面前,其他时候谢绝一切商业活动和采访,闭关训练。此次世界杯,是他闭关半年之后首次出现在大众面前。

        石言儒注视着电视机里的那个耀眼的人。即使此刻的冰场上站着七个人,也无人能掩盖住钟木一的光芒,就像是在黑暗的舞台上,钟木一身上带着一束光。

        比赛开始,屏幕里的钟木一选择了跟滑,他一点儿都不着急,恍若这不是你争我夺的短道速滑比赛现场,而是在公园里遛弯。虽然他只有十九岁,虽然他长着一张可爱的娃娃脸,但他不紧不慢地背手滑行、闲庭信步,颇有一些老大爷的感觉。

        比赛进行到第五圈,屏幕中的钟木一还是背着手,不紧不慢地在队尾跟滑。

        电视机前,这群平时叽叽喳喳的孩子们已经不再发出声音了,所有人都在紧盯着屏幕,屏气凝神。

        第八圈了,在这场七个人参加的短道速滑男子1500米决赛里,在这场还剩五圈半的比赛里,前面的运动员们已经在频繁进行超越和反超越,甚至处于前两位的寒国运动员已经开始有手上的动作了,而钟木一还是不紧不慢地在队尾跟滑。

        防护墙外的裁判、比赛现场的冰迷、电视里的解说和电视机前的观众都着急了,心脏像是被一只大手攥紧。

        连华国队的主教练都在防护墙外双手紧握,眉头紧皱,蓄势待发,感觉下一秒就要跳上防护墙进行指挥。

        有些人觉得钟木一应该没机会争夺这块金牌了,毕竟此时的速度已经提起来了,进入决赛的运动员实力都很强,极难完成超越,尤其钟木一要逐一超越前面的六个人,难度可想而知。

        所有人都想看钟木一是否能完成超越,又将是以怎样的方式完成超越。

        这一刻的石言儒已经无法感知到外界,他的双手不自觉地揪着自己的棉衣,他的眼里只有屏幕上的比赛。

        他看着钟木一在还剩四圈时,加了两刀,灵巧地内道超越两人,上到第五位。石言儒的棉衣被揪到了变形。

        他看着钟木一在还剩三圈时,瞬间外道起速,仅用一圈的功夫,仅用□□秒的时间,完成了对前面所有运动员的超越,上到首位。

        石言儒发出了惊呼,控制不住地呐喊,不过也不怪他,因为电视里的观众和身边的人都在嚎叫,连石言儒的教练都没能控制住自己。

        再之后,他看着钟木一没有给任何对手机会,一路靠着高超的滑行技术封锁路线,顺利地冲过终点线。

        镜头一直锁定着第一个冲线的钟木一,但是他依旧面无表情,与他精神亢奋到跃上防护墙的教练形成了鲜明对比。

        整场比赛,给人的感觉就是紧张兴奋刺激,在这两分多的时间里,大家的心情经历了过山车般的起伏。

        短道速滑,玩得就是心跳!

        看完比赛之后,不用说屏幕前的这帮小萝卜头了,连教练都觉得呼吸急促,心跳加快,大腿都快拍青了!

        紧接着就是对钟木一的采访。

        记者:“请问钟木一,再一次夺冠是什么感觉?”

        刚滑完1500米的钟木一虽然还是胸前起伏,剧烈呼吸,但面上依旧云淡风轻:“应该的。”

        记者:“那在比赛的时候,为什么跟滑到还剩四圈才开始超越,是因为战术跟滑节省体力吗?”

        钟木一态度严肃:“不是,我想练一下我的超越技术。”

        记者们还要再问,就被华国队的主教练阻止了,教练也不容易,他可真得太怕钟木一无意识中说出什么石破天惊之语了。

        不熟悉钟木一的人可能以为他是故意的,可能会以为他太傲气了。但是教练知道,钟木一就是这种有什么说什么的人,他没有拐弯的意识。嗯,这一经验,是从每天都被钟木一的话气到快噎死,而对方却没有丝毫反应中得出来的。

        但有些冰迷,就是觉得钟木一的话霸道且好笑,是一种一本正经地搞笑。换任何一个人说与钟木一相同的话,都会被认为是自不量力,可对钟木一而言,他说得确实是实话,他就是有这样的实力!

        不世出的天才少年,傲视群雄的实力再加上帅气的脸庞、还未消退的婴儿肥,吸引了很多人观看短道速滑比赛,吸引了很多人了解短道速滑项目,也让很多人从此爱上短道速滑。石言儒就是这很多人中的一个。

        随后的世界杯比赛,石言儒依旧坐在电视机前一点儿不落地看完了,他看着钟木一摘金夺银如同探囊取物一般,心里的敬佩逐渐增多,想要坚持下去的信念也逐渐增多。此外,还有一点点想与钟木一较量一番的想法。


  https://www.biqivge.com/book/99453014/2651912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om。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