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冰刀不断,薪火相传 > 第2章 第2章短道刀

第2章 第2章短道刀


世界杯之后,天气渐冷,室外的温度已经可以成冰。石言儒终于结束了陆上训练,开始上冰。

        冰上训练的前两天,主要以熟悉冰面、恢复感觉为主。

        第二天训练结束,教练拍拍石言儒的肩膀:“明天把短道刀带过来吧!”

        石言儒满脸惊喜:“教练!我可以用短道刀了?”

        教练点点头,其实陆上训练之前石言儒就可以用短道刀了,但是他刻意压了一下,想让石言儒打牢基础,以便后面的训练能够事半功倍。

        得到教练的肯定之后,石言儒开心得嘴角都要跟太阳穴肩并肩了。一路蹦蹦跳跳地回到家,看着床头上贴着的钟木一的海报,石言儒感觉自己离在赛场上见到偶像又近了一点儿,离战胜钟木一也又近了一点点。

        当晚吃饭,石言儒在餐桌上高声地向石爸爸石妈妈宣布自己终于实现了第一个小目标——穿上短道刀!

        石爸爸石妈妈虽然心疼孩子经常摔得身上青一块紫一块,但是还是很高兴孩子能有自己的爱好,而且滑冰还可以强身健体、提高意志力。

        于是,家里的“财政部长”石妈妈大手一挥,“拨款”让石爸爸给石言儒买防切割服、护腿板、护目镜和专业的磨刀石。

        石言儒欢喜地一晚上都合不拢嘴,连晚上睡觉都梦到自己站上了最高领奖台,升国旗,奏国歌,而自己的偶像钟木一站在自己身边,还跟自己握手拥抱合影,就像之前世界杯钟木一跟一起站上领奖台的运动员握手合影一样。

        放学,石言儒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奔向冰场。石爸爸已经买好训练相关的用品在冰场等他。

        教练先给石言儒和石爸爸演示磨冰刀的方式,跟平时磨菜刀的方法相似,但又有不同。由于石言儒才八岁,冰刀又有一定的危险性,教练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注意安全,宁可慢慢磨也不要受伤。

        就像学素描,能把铅笔削好了,就算是入门了。短道也是这样,把冰刀磨好,就可以真正迈入下一个阶段了。

        石言儒从教练手中接过磨好的冰刀鞋时,双手都有些抖。坐在一边,慢慢地系紧鞋带,缓缓地起身。当他摘掉刀套,第一次穿着短道刀上冰的那一刻,他感觉整个人都有些轻飘飘的。

        开了刃的短道刀和未开刃的花滑刀差别还是很大的,短道刀薄薄一片,更难以掌控。

        石言儒刚上冰的时候,还有些晃,但很快就调整过来,稳稳地滑行。

        教练看到这一幕,一边赞许地点点头,一边拦住石言儒不让他上速度。第一次穿短道刀,还是先适应一下,找找重心,速度过快把控不了。

        适应了几天短道刀,教练就让石言儒练起跑。

        对于短道速滑的短距离500米项目来说,因为距离较短,速度极快,相对中长距离更难完成超越,所以起跑占位是相当重要的。爆发力强的选手,甚至能在三四道起跑抢到第一位。

        教练看到石言儒的起跑训练,不得不感慨,这个孩子确实是有天赋,无论是冰感,还是体能和爆发力,石言儒都是难得一见的佼佼者。

        教练已经开始畅想自己成为世界冠军的启蒙教练之后的满足感和愉悦感了。

        随后,教练把这批孩子叫到室内,开始详细地讲解过弯道的技术动作。

        短道速滑是在冰场上逆时针滑行,所以只要求单一的向左转弯,不必像花滑一样左右转弯都要学。

        过弯技术有多种,鉴于少年组的比赛要求不高,对抗性和激烈程度肯定无法跟国际大赛相比,于是教练就选择先教一到两种相对简单的。

        教练调出了之前钟木一在冬奥会上的比赛回放,给学生们看钟木一经典的几次弯道超越,并进行了讲解。

        石言儒听得就差顶礼膜拜了。钟木一的超越堪称“天花板”级别,直道进弯道加一刀迅速起速,内道超越对手,就像一阵风,“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跟对手没有丝毫的身体接触。

        这种弯道超越方式,不仅诞生了经典的比赛,而且更像是精妙绝伦的艺术品,是一场视觉盛宴!

        当然了,这种水平,这些十岁左右的孩子们是达不到的,教练只是单纯地给他们展示一下高水平的弯道超越技术。

        短道速滑过弯的第一步,还是调整重心,先要把重心移到左腿上,身体稍稍向左斜,膝盖弯曲,左脚稍前,右脚稍后,两脚平行地向左方滑行。

        看着教练示范的动作,石言儒提出疑问:“刚刚那位钟木一哥哥向左斜的幅度特别大,手都碰到冰了,我们不用吗?”

        教练为石言儒敏锐的观察力而惊讶,他语气柔和地解释道:“钟木一这些参加国际大赛的运动员,他们本身滑行速度很快,倾斜角很大,造成离心力过大,摸冰是为了避免被甩出去。你们现在还小,还到不了这种程度,只要身体稍微倾斜,能顺利过弯道就行。”

        面前的孩子们一脸迷茫,教练接着道:“离心力是你们中学会学到的知识,现在你们就只用做到,过弯的时候稳住身体就行。大家先做一下动作我看看。”

        有些学生不是膝盖弯不下来就是双脚的位置错误。而石言儒的动作很标准,一次就对。

        随后上冰,倾斜程度很难掌握。大家一个一个轮着摔,有几个小朋友眼泪汪汪地看着教练。

        教练嘿嘿一笑:“没事儿,多摔几次就会了。”

        那几个小朋友眼睛更水润了,泪珠挂在眼角,将落未落的,可怜极了。

        教练继续扎心:“你们几个男子汉怎么回事,你看前面的石言儒。还有人家楚文和周可可都没哭,你们不会连这两个小姑娘都比不过吧。”

        教练成功激起了小孩子的好胜心,眼泪收回去,接着练过弯,哦,不是,是接着摔。

        石言儒摔的次数也不少,只是他每次趴在地上的时候,都想到在世界杯被撞出赛道紧接着爬起来完成比赛的钟木一,然后觉得自己摔得也不算什么,爬起来拍拍衣服就好了。

        就这么摔摔打打,时间到了第二年的三月份,顺市少年组短道速滑比赛如期举行。

        从七岁到十四岁的参赛选手,按年龄分为甲乙丙三个组别,其中甲组参赛年龄为十周岁以下,这也是石言儒参加的组别。

        甲乙组的参赛选手年纪都比较小,只比500米和1000米两个项目,而丙组是十三四岁的少年,比500米、1000米和1500米三个项目。

        不得不说,石言儒的实力确实要好很多,四分之一决赛和半决赛都一骑绝尘。体能和弯道技术远超同龄人。

        第一项要决出名次的是甲组男子1000米项目。

        上场之前,石言儒紧张得手都在抖,有很多陌生的观众站在场边观看比赛。

        教练拍拍他的肩膀:“放松,你要详细自己是最棒的!你要相信自己这一年的苦练不会白费!”

        石言儒看着教练和父母,应了一声,只是他自己没发觉,他的声音都是打颤的。

        站上起跑线,石言儒感觉脑子里一片空白,被防切割服包裹的皮肤都在抖,感觉自己都不会用冰刀了。

        枪响,双腿发软的石言儒动作变形,一起步就摔倒在地,他整个人都懵了。

        教练在场边大喊:“石言儒,站起来!”

        石爸爸石妈妈脸上满是焦急和心疼。

        从摔倒到站起,短短的一秒钟,石言儒的心态完全不一样了。他不再对第一名有着过度的渴望,他开始享受比赛,回归初心,回归他最喜欢的冰场逐风的感觉。

        看到石言儒站起来了,教练松了一口气,若是在国际大赛上,自己摔倒基本上等于丧失了角逐的资格,大家的实力都差不多,速度也很快,基本上没有追上去的可能。

        但这是华国的一个市的少年组比赛,这些小选手们的水平差距还是很大的,而且速度也不够快。

        丢掉心理包袱轻装上阵的石言儒,脚步轻盈,浑身充满了力量!他摆臂加速,用一圈追上了前面的三个人。

        石爸爸下意识双手握拳,大喊了一声:“好样的!”

        接下来的两圈,石言儒用绝对速度,外道超越了三个人,上到第一位。场外的观众们都开始为他鼓掌。

        教练在场边不停地喊:“体能分配!体能分配!注意节奏!节奏!”

        四圈半的500米比赛,石言儒第一个到达终点线,他扑向父母和教练的怀抱。

        教练抱住他,拍拍他的后背:“表现不错!我们回去之后再分析这场比赛。”

        石言儒点点头,然后又看向石爸爸石妈妈。

        石妈妈喜极而泣,对石言儒比了大拇指:“真棒!”

        石爸爸也激动地满脸通红:“不错,这一年没白辛苦,明天的1000米加油!”

        第二天的1000米决赛,石言儒感觉要压制不住自己的兴奋了,跟之前500米比赛的紧张形成了鲜明对比。

        他有点好奇,比赛前的钟木一会不会紧张呢,还是说练到钟木一那种高水平就不会紧张了。

        市队、省队、国家队,好像很遥远,但是石言儒下定决心,自己肯定能见到偶像钟木一,肯定能亲口问问他的。

        比赛前的石言儒思绪繁杂,可他踏上起跑线的那一刻,脑子里什么想法都没有了。

        就是滑!单纯的滑!

        不到十岁的年纪,很难用出什么复杂的战术,能坚持滑完就很好了!

        1000米,九圈的赛程。石言儒在学之前世界杯上钟木一的不紧不慢。任前面出现各种变化,我自岿然不动,保存体力,稳稳跟滑。

        这也是跟教练商量后选择出的战术。当石言儒说出这个建议时,教练的眼睛瞬间就亮了,恨不得抱住面前的孩子亲几口。

        还剩最后三圈的时候,石言儒动了,外道起速,迅速完成超越,然后一骑绝尘!

        1000米第一!


  https://www.biqivge.com/book/99453014/2651912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om。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