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红楼]黛玉要做靖王妃 > 第8章 第六章

第8章 第六章


“她们加餐也用不了几个钱,用不着姑娘破费。”林婆子见林黛玉如此大方,顿时脸上笑开了花。不过只是嘴上推辞两句而已,紫鹃怎么会听不出来?她没浪费时间去看黛玉的眼色,直接走到林婆子面前,把银子放到她手中,就退回林黛玉身后了。

        “行了行了,天也不早了,林婆子你就先带着这些丫头回去吧。林妹妹,你这的事儿了了,我院里还有事没处理完,也不在你这留了。”

        林黛玉明白王熙凤说的是实话,也不再打算浪费她们时间,“紫鹃,把林婆子送出去。二嫂子,我就不送你了,改日我设宴你可要来凑个份子。”

        “到时候啊,不用你叫,热闹的事可少不了我!”王熙凤和林黛玉相视一笑,就领着自己带来的丫鬟,又风风火火地回了自己的院子。

        等院子彻底清净下来,时间已快接近酉时。雪雁和紫鹃带着四个丫鬟赶着时间去厨房拿午饭,至于其余的小丫鬟,还要把刚才搬出来的桌椅再归置到原来的位置。幸亏刚才忙的都没人顾得上吃紫鹃去厨房带来的点心,林黛玉也能先借此垫垫肚子。

        等到紫鹃等人把饭菜拿回来,时间又过去了两刻钟。紫鹃指挥着翠翎和白鹭摆好饭食,雪雁则带着剩下两人端来铜盆和痰盂,伺候着林黛玉洗手漱口。等一帮人忙完,林黛玉终于看清了餐桌上的菜色:

        酸笋鸡皮汤中鸡油鲜亮,零星的胡萝卜丝和黄瓜丝点缀其中,而冬笋泡制好后散发的酸味,不由让人想喝上一碗。四颗红烧狮子头如婴儿拳头般,上面撒了些小葱,让整道菜的颜色没有那么浓重。还有一道松鼠桂鱼,色泽金黄,外脆里嫩,旁边还流淌着些许料汁,引的人蠢蠢欲动。至于最后一道,是淮扬代表菜之一的平桥豆腐。平桥豆腐用鲫鱼脑和鸡汤调味,辅以鸡肉丁,香菇丁,香菜末,食而不腻,滋味鲜美。

        因为这是晚餐,所以不似午食一般丰盛,厨房里的大师傅只做了三菜一汤。紫鹃和雪雁站在黛玉身边,刚要帮忙布菜,就听黛玉对着那四个丫鬟说:“你们先下去用饭,用完再过来服侍。”

        雪雁拿起汤勺盛了一碗汤放到黛玉面前:“姑娘,先喝口汤开开胃。”接着黛玉又吃了紫鹃递过来的平桥豆腐。由于林黛玉身虚体弱,待四道菜吃了小半,她主动放下筷子,就把自己剩下的饭菜赏给了两人。

        紫鹃和雪雁谢过自家姑娘,“姑娘,先让紫鹃下去歇息吧,我先在这伺候姑娘。”

        “不用,你们两个用饭也花不了多长时间,我要是有事,还有翠翎她们在呢。”

        “雪雁姐姐放心,我们虽然初来乍到,可是替你们一时片刻还是可以的。”白鸥因着以前伺候过官员夫人,在四人之间隐隐占着主导地位,因此这个时候她主动请缨,也是理所当然的。

        雪雁听着白鸥这么说,也不好意思强留下来,只能和紫鹃下去先用饭。好在她是从林家就陪在姑娘身边,姑娘不会因为新来的丫鬟冷落自己。

        “姑娘,饭后可要在院子里走一走?奴婢原先听人说过,饭后不宜久坐,而且散步也能让姑娘增强体质。”白鸥看林黛玉用完饭暂时无事,就大胆的说了自己的提议。

        “是啊,姑娘。奴婢村里在田里做工的女孩是比在家做绣活的女孩身体看着好些。”苍鹭也不甘落后,她在家里什么活都做,在村里见识的也多,壮着胆子把自己的想法也说了出来。

        林黛玉见眼前无事,索性随着丫鬟的想法打算去外面消消食,“那就听你们的吧。”

        于是苍鹭从梳妆台旁拿来了手炉,添上几块暖碳,保证黛玉拿着的时候温度适宜,既烫不着也冷不到。白鸥去了衣橱取出一件红色披风,上面还有一圈纯白的狐狸毛做装饰,走到黛玉跟前给她系好,“虽然出去一会儿,姑娘也要穿严实点,免得着凉。”

        林黛玉让这两个丫鬟随着去了小花园,也许是大家都在用饭的缘故,一路上并未碰到几个人。还没到花园里面,几支红梅已经伸出墙头,似乎是招呼着人进来看看。

        花园中红梅灿烈如火,枝头上花蕊盛开,伴着丝丝寒风展示着自己不屈的傲骨。白梅掺杂其中,棕色的树枝点缀着点点繁星,给这浓重的画面上添了几笔留白。一轮圆月挂在天上,花园四周流淌着丝绸般的月光,应该是月宫中的嫦娥不忍无人可见冬夜美景,所以才把人间布置成这个样子吧。

        昔日林黛玉总是沉溺冬日的衰败,自哀自怜,今日偶然夜间赏花,见识到梅花凌寒而开的孤傲。这梅花和荣府中的黛玉何其相似?

        “姑娘,小心脚下。”三人出来时天色尚明,因此游园前只拿了一个灯笼,到现在只能照亮脚下的方寸之地。

        “我晓得,只是你们也要注意些,莫要摔倒。”身后的丫鬟听到姑娘的提醒,心中一暖。

        林黛玉摘了几支梅花,准备回去插瓶,装点一下屋里。“我们回吧。”

        黛玉刚到院子门口,就见紫鹃雪雁迎了出来,“姑娘,怎么逛着这么久?夜晚寒凉,姑娘的披风上都有露水了,等会儿可要喝碗姜茶,祛祛寒才行。”

        “不就出去了一会儿,哪就值得大张旗鼓。我的身子自己有数,不用这么麻烦。”林黛玉看着手中的梅花,刚才的好心情一扫而光,自己想的再明白,身子骨不争气又有什么?

        “姑娘可不能这么说。若是姑娘病了,怕是老太太知道还要怪我们伺候不周。再者临近年根,姑娘虽然因孝不能入宫参宴,可还是要在府中守岁。到时候姑娘身子怎么撑得住?”紫鹃明白姑娘有时候会耍小性子,只能借着由头委婉劝一劝。

        林黛玉知道紫鹃说的有道理,只得同意临睡之前喝姜茶的提议。索性心中郁闷也是一时兴起,刚才一通抱怨已经打发的差不多了。于是林黛玉又让雪雁找个素色的瓷瓶,按原来的计划把梅花插起来。

        “姑娘,瓶子放桌子上了,还有剪刀也备好了。”雪雁动作利落,不费什么时间就把东西备好了。

        因着刚才黛玉外出散步时没带翠翎和绿雀出去,她们两也不想落后,要给新主子留个好印象,于是一人去打理黛玉刚才用的披风,一人去给黛玉准备姜茶。

        黛玉没理会丫鬟之间的官司,她此时的注意力全在桌上散落的梅花上。先是拿剪刀剪去过于杂乱的散枝,又拿着花枝比划了半天,才把摘回来的红梅白梅全部按自己的心意摆放好。

        “若是天公作美,让红梅映雪,花园还能再加上几分风采。到时候请府里的姐姐妹妹们聚一聚,想写诗的写诗,愿意作画的作画,若是没有灵感,也可以单纯的看看美景,愉悦愉悦心情,可谓是乐事一桩。”

        “姑娘也能借着时机收集些梅上雪,存到瓦罐中泡杯茶也是香的。”雪雁在一旁凑趣。

        主仆几人这时兴致勃勃,随意的说说话,打发着临睡前的时间。谁也没有料到今年林黛玉受了皇后召见,一并随着荣国公府的家眷进宫参宴。

        大梁皇宫

        “越贵妃怎么还没有来啊?去派人看看,可是有事耽搁?”言皇后头戴凤冠,身着正红华服,端庄稳重的坐在朝阳殿正中的主位上,语气却隐隐透出几分不满。

        “回娘娘,贵妃一早遣人来报,要伺候陛下早朝,所以晚些才能到。”皇后没想到越贵妃今日竟然早有准备,让她刚才的发难像笑话一般。既然这样,她更要展示出皇后的威严,不能让底下的妃嫔像越妃一样目无尊上。

        “越贵妃伺候皇上也是辛苦,来人,赏贵妃金如意一把,白玉耳坠一双。”皇后这手既彰显了自己的正室地位,又侧面体现了自己的大度。

        底下的妃嫔在后宫相处了这么多年,能混到能给皇后请安的位分,显然一个个不是蠢笨之人,于是一个接一个的夸起了皇后。

        在这其中,有一位嫔妃看着和其他人截然不同,她头上并无太多装饰,两三只发钗静静地呆在发间。衣服也并不艳丽,淡绿色的衣服显得整个人温柔稳重,与世无争的样子。

        “妾这么多年多亏娘娘的照拂,只是娘娘宫务繁忙,妾不便打扰,只能略尽绵薄之力,在自己宫中为娘娘抄抄佛经。”

        言皇后听了非常满意,像静嫔这样的妃嫔无宠无权,即使有个儿子,在朝中一样不受重用,威胁不到她们母子的地位。既然这般,她也不介意借他们显显自己的仁慈:“靖王今年都快三十了,整天在军中忙忙碌碌,连个正妃都没有,改天我和陛下商议一番,早早定下才好。”

        静嫔听了,不敢提出异议:“谢娘娘关心景琰,可是妾担心······”

        言皇后也知道景琰的性子跟头倔驴一样不听人劝,但既然话已出口,她又怎么会把话收回去打自己的脸:“你也趁着现在靖王在京劝劝他,堂堂一个王府,连个女主人都没有,怎么管理内宅?难不成他为身为王爷自己过问后宅的琐碎之事?”

        静嫔一听这话,知道不能再推脱了,于是点点头:“娘娘,妾会好好劝劝他的。”

        言皇后眼见着越贵妃还没来,心中暗恼,面上却不动声色:“既然这个点了,你们也先回吧。至于越贵妃,既然她还没来,也不用为请安再跑一趟了。”

        “臣妾告退。”一众妃嫔成群结伴走出了正阳宫。可是没等静嫔走几步,她却被意想不到的人叫住了。

        “静嫔娘娘留步,我家娘娘想让你去元藻宫一叙。”贾元春的贴身侍女抱琴快速走近到静嫔前面,虽然没有大声喧哗,可还是有几个靠得近的听到了。

        静嫔不想引起太大的阵仗,只好依言让抱琴前面引路。等到了贾元春的步撵三两步距离时,静嫔行了个日常礼:“贤德妃安。”

        贾元春似乎是顾忌什么,也没有难为静嫔的意思,赶紧点了点头,就命前面的公公抬着回了自己的宫殿。静嫔看着这个样子,明白贤德妃是有些私话要谈,于是落后步撵两步一块跟在了后面。

        元藻宫

        贾元春回到自己宫中,提着的心也回落了几分,没有像刚才那么紧张。她看向静嫔,即使抱琴在外面守着,依旧压低了自己的声音,凑到静嫔的耳边:“静姨,可要我像陛下转圜一下,拖一拖靖王的亲事?”

        静嫔没料到贾元春竟然如此沉不住气,怕元春贸然行事惹得陛下大怒,只能耐下心思:“元春,我们之前明面上并不亲密,如果你陡然像陛下提及靖王的婚事,一是有人会牵扯到你和景琰,捕风捉影制造你们的谣言,二怕陛下顺藤摸瓜,查出你我之间的联系。祁王一事已过多年,虽然无人再提,也没有人会把国公府和我一个医女出身的妃嫔想到一处,可万一有人触碰到陛下的禁区,你我现在万万承担不了这个后果。到那个时候,恐怕当年之事又要重演了。”

        贾元春没想到自己随口的建议能引出这么大的震动,她心中明白静嫔所言俱是事实,她进宫是为了给家族挣出一份荣耀,而不是雪上加霜的。她虽然受封贤德妃,却无子无权,只有陛下时不时过来一趟,让自己这个贤德妃不至于像住在冷宫一样。

        她如果想陛下能对贾家施恩,不是靠生育之功,就是自己凭着现在表面的风光,投靠一位王爷,搏一搏下一任陛下的从龙之功。她的念头静嫔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她们两之所以关系这么亲近,祁王旧情只占了三分缘故,七分更在于贾元春在太医院没有信任的太医,想让静嫔暗自给她调养身体罢了。


  https://www.biqivge.com/book/90797891/2592724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om。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