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浮萍乱世 > 长安国子监

长安国子监


兄台刚才在可惜什么。

        没什么,只不过可惜赵师之言。

        黄依桐:你觉得赵氏之言论不对。

        对,我可惜的是现在并没有一种思想,可以把天下百姓拉回正轨。

        周二继续说,汉朝确定了儒家学说在整个社会中的主流地位,但以儒家为指导的王朝依然出现了很多的大问题。

        尤其近代武人当国,军阀混战,军人当国,充满着血腥残杀,勾心斗角。整个社会根本没有什么秩序,更无法形成公共道德。

        这种残酷的社会现实直接击碎了儒家对汉唐以来政治经济体系的迷信,而必须去寻求建立新的儒家学说理论,以指导如何用新的方式建立、建设国家,来约束所有人,包括皇帝的行为,并确保不会再出现如此恶劣的人间地域模式,不会再涌现出朱温等这样的人间禽兽。

        太祖起身于平民,以一己之力南征北战,终于建立了大齐,迎来了百年太平,使得大齐子民不再惶惶,过上太平日子。

        说着,周二朝皇城那一边拱拱手,千穿万穿,马屁不穿,封建时代,一定要拍当政者的马屁。

        黄依桐不得重新打量周二了,眼前这人也不全是草包嘛。

        那你说说儒家如何重新领导百姓们的思想。

        正在这时,一旁的一位老者说。

        周二看向问话之人,一位六十多岁的老者,一身普通儒衫,面留长须,说话之时还缕缕自己胡子。

        周依桐也看向老者,面色慌乱,不过很快镇定下来,眼前这人她认识,正是中书省,门下平章事,当朝宰相。这老头怎么也来了,政事不忙吗?怎么有闲心到国子监来。父皇可是每天都忙,改天告这老头一状。

        欧阳同显然也看出了俊俏书生打扮的身份,并未点破,对着黄依桐点了点头。

        黄依桐赶紧行了一礼,没办法,这老头很厉害的。告状的事只能以后再说。这老头是翰林学士、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很受父皇信任,授为散骑常侍,工诗文,特别长于词,又善长笛,是花间派重要作家。

        欧阳同转头看向周二,周二顿时压力倍增,只是一个平静的眼神,就让周二觉得这老头不简单,比自己大兄韩玉初身上的那一股气势强太多。

        虽然不知道老头身份,周二不敢怠慢,行了一礼回复六个字。“存天理,灭人欲”。

        哦!此言何意,老头问。

        周二继续回答:单只靠法律,国家是无法长治久安的。毕竟法律是有限的,法律太多太繁杂,人们就没法生活了。而仅靠法律是绝对无法去约束人的欲望的。建立新的儒学思想,告诉读书人,这个世界上读书人追求的最顶峰不是当大官,而是成为儒家圣人,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修养,尤其是道德修养,达到超凡入圣的境界。

        欧阳同听完大为震惊,自古都是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儒生不追求做官,读书只为提高人的思想,提高道德修养,然后去禁绝自己的欲望。世上欲望如此之多,欲望是无穷的,一味追求欲望最后的结果必然是被欲望所毁灭。

        欧阳同:你叫什么名字。

        周二赶紧回答:周维扬,字文若,蓝田县人。

        你恩师是谁。

        家师韩德明。

        他啊!不是我刻意贬他,他可教不出你这样的学生。我与他年龄相仿,当年曾同朝为官,还算知根知底。

        周二微微低头,并未说话,一来这老头和老师岁数相当,也不知俩人有旧还是有怨,听这语气他看不上老师的才学。

        你读书将来要做儒家圣人。欧阳同问。

        不,不,我读书为了做官,做大官。

        欧阳同一下子被噎了不轻,敢情你在这说半天,只要求别人去如何如何做,别去做官,你自己去做官。

        那你刚才言论。

        刚才听了赵师之言,儒家并未找到一种思想可以教育与约束百姓和自己,以至于礼乐崩坏,人心不古,我提出,“存天理,灭人欲”,未尝不是一种办法。

        欧阳同深深的看了周二一眼,然后一言不发的走了,周围随即出现几名伪装成学子打扮的壮汉,显然是暗中保护老头的。

        我是不是说错话了,周二觉得自己好像错了。

        这时,一旁的韩子墨才出声说:小师叔,这里是京师,皇亲国戚,达官贵人多的很,万万不可胡言乱语,万一说错了话,被有心人听到,会招惹不必要的麻烦。

        周二这才点头,好吧,那咱们回去吧,说着并未搭理一旁的黄依桐。

        黄依桐看着周二离去的背影,口中喃喃:周文若,好奇怪的年轻人。


  https://www.biqivge.com/book/74058288/2499358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om。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