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上和谣 > 第41章 军饷

第41章 军饷


顾彦轩捧着宫舍衙署的修缮计划,进了杜濬的房门。

        齐卓炀让他自己琢磨喜好,调整修改方案,但他一笔都没动,生怕乱了都城所正常的工作安排,给工部添麻烦,于是原封不动地把计划拿了过来。

        杜濬看到了顾彦轩,开口打了个招呼,道:“彦轩,听说你这几天在衙署里废寝忘食的,辛苦了。”

        眼看着顾彦轩气色比往日更好,杜濬心里感叹,到底还是年轻人,身体底子就是扛得住。

        顾彦轩笑了下,走上前去把修缮计划放到了杜濬的桌案上,在一旁站着,说:“大人谬赞了,应该的。”

        杜濬拿着在手上一页页地翻,随口问:“昨天三殿下特意差人来工部找你了?说了什么?提了对府邸修缮具体的要求吗?”

        顾彦轩想起了昨天晚上发生的事情,心里暗动,有点不好意思,手指悄悄捏紧,答:“三殿下没专门说什么,就是想确认一下都城所的具体计划,又问了几句需要他帮着配合什么,我就正常回答了。”

        杜濬眼睛盯着手里的文书,没当回事,点了点头,一边看一边说:“六部衙署的翻修都是例行的,按照流程走就可以,你派几个可靠的人去监督着。三殿下那边的配合……尽量挑他不在府上的时候派人过去,叮嘱工匠手脚麻利些,别扰了三殿下休息。”

        顾彦轩轻声应了,又听杜濬继续道:“……还得提前知会三殿下,卧房修葺的时候,需要麻烦他去其他地方暂住些时日,不会太久,我看这计划也就一周的样子。彦轩,这事情就交给你了,你得空去把话汇报给三殿下,请示下他的意思。”

        顾彦轩咬了下嘴唇,克制着慌乱的心跳,说:“好。”

        杜濬翻完了一本计划,提笔在卷首页尾签了字,又拿出工部的官印盖了章,对顾彦轩说:“具体的预算我去跟陛下汇报,再去和姚仁飞那个老东西磨,你不用担心。专心盯着工事,咱们争取能赶在过年之前把活干完,踏踏实实地过个好年。”

        顾彦轩表面上一派淡然,却不由自主地在心里想,卧房不能住的时候,他和齐卓炀究竟要睡到哪里去。想着想着,脸上就冒出了可疑的红晕,轻咳了一声,上前接过了文书,沉着声答:“大人放心。”

        爹娘去世快满一年了,又快到了一个新的除夕。他一个人在雩城过了六个年,终于回到了建邑,回到了齐卓炀身边。六年前的政变、二十多年前的下毒,都逐渐在他的眼前展开,顾彦轩想,他要给爹娘一个满意的答案。

        顾彦轩转身走了出去,有阳光倾洒,照得齐卓炀系在他身上的披风暖洋洋的。

        齐卓炀走进城西巡防营的时候,齐绍威已经在校场旁边站了片刻,看着兵士们操练。

        齐绍威看到了齐卓炀的身影便开口招呼他,让他到自己身边来:“卓炀,过来,二哥有事跟你说。”

        齐卓炀皱了下眉,快步走了过去,问:“怎么了?”

        齐绍威环视了一圈,压低了声音道:“这两天我去给母后请安,明里暗里提了好几回顾彦轩,母后态度倒是也挺好,问了顾彦轩现在在工部的差事做的怎么样,又关心有没有人难为他,说了一会儿,想起了顾彦轩小时候的事情,最后叹了口气,说也是苦了这孩子了。”

        齐卓炀眉头松了下,说:“母后看着顾彦轩长大的,也算是疼他。”

        齐绍威点点头,道:“话是这么说,但我总觉得母后不会往那方面联想。况且……她还拐弯抹角地问我,觉得给你挑个什么样的媳妇合适。”

        齐卓炀问:“你怎么说的?”

        齐绍威抿着嘴说:“我说,卓炀从小就挑,我也不知道他喜欢什么样的,媳妇是个大事,最好还是让他自己挑。”

        齐卓炀在齐绍威的手臂上拍了两下,说:“二哥这话说得好。”

        齐绍威笑了笑,道:“这事儿你自己留点神,你年纪也不小了,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你二嫂都嫁给我一年了,也不怪母后着急操心。最近关州有点麻烦事,我也没太多精力能放在你这婚事上,你自己多操心。”

        齐卓炀声音一紧,问:“关州怎么了?”

        齐绍威朝着北方关州的方向望了望,叹了口气,道:“今年粮食收成不好,军饷有些吃紧,父皇让我给他报个心理预期,看看关州最少能用多少粮食熬过这个冬天。”

        齐卓炀问:“也没听说今年什么地方遭了灾,国库里也有存粮,粮食储备没有亏空,怎么能至于扣减了边关的军饷呢?”

        齐绍威脸色阴了三分,说:“往年上缴赋税,都是粮食和银子掺着来,也不觉得有什么。可是今年鄂州不知道出了什么问题,粮食比往年少了太多,主要交的都是银子……鄂州是大粮仓,他们不放粮,国库就有压力,边关就要遭罪。”

        齐卓炀的嘴唇抿成了一条线,道:“鄂州……今年开春不久之后我听说,鄂州粮食播种情况相当不错,无缘无故遭的是什么灾呢?”

        齐绍威压低了声音说:“报上来的文书里说,粮食遭了病害,只开花不结果,几十万亩的农田颗粒无收,父皇正要传鄂州巡抚来建邑问责治罪。”

        齐卓炀问:“这事情什么时候知道的?”

        齐绍威答:“户部把今年赋税的情况呈上来之后,父皇看了,才告诉我。”

        齐卓炀心里一凛,鄂州的事情,又没逃开户部和姚仁飞之手。

        齐绍威忽然想到了什么,补充道:“……况且,鄂州那个新科武状元说,今年的确听说了,许多禾苗无缘无故就烂死在了地里,有的都长成了,但一粒粮食都不结。”

        鄂州,粮食,还有捏在姜家手里的铁矿。

        齐卓炀忖了忖,说:“你先琢磨着军饷的事情,我进趟宫去给父皇请个安。”

        齐绍威点了下头,没再说什么,目送着匆匆离开的齐卓炀的背影,又看着日头下晒着的兵士,叹出了口忧愁的气。

        御书房内,洪仁帝把户部呈上来的赋税档册交到了齐卓炀的手里,让他自己翻着看,肃声问道:“之前让你查姚仁飞的事情,有眉目了吗?”

        齐卓炀敛着神色看着鄂州的部分,抬起头来回话,说:“回父皇的话,姜才逸到了建邑以后,儿臣留心着去调查他和姚仁飞之间的关系,无意中发现,姚仁飞和这鄂州姜家的关系不简单。”

        洪仁帝眯着眼,问:“鄂州姜家?朕倒是有所耳闻……姚仁飞和他们有什么关系?”

        齐卓炀认真地答道:“儿臣截下了姚仁飞手下的口信,他们具体谋划的是什么,暂且看不出来,但是可以推断,鄂州姜家给了姚仁飞好处,而姚仁飞投桃报李,也要替他们做点什么。”

        这话虽然不是完全的事实,但是齐卓炀想瞒下顾彦轩在这件事情中的存在,以及淳王的谋算。

        洪仁帝盯着齐卓炀的眼睛,道:“所以,按照你的意思,姜才逸来到建邑,是姚仁飞对姜家的回报?这姜家哪儿来的本事,能勾着朕的臣子替他们办事?”

        齐卓炀垂着眼答:“父皇,听闻姜家在鄂州生意做的不小,财大气粗,出手阔绰……如果有可能,召来鄂州的督抚问一问,或许能知道更多消息。”

        洪仁帝一脸模棱两可,手上摩挲了下玉扳指,道:“姚家从姜家手里拿了钱,替他们说几句话,保荐几个人,这也不是什么大事。不过……鄂州今年粮食歉收,倒是给朕惹了不小的麻烦。边州和关州的军饷,今年怕是艰难了。”

        齐卓炀垂着眼站在原处,没答话。

        洪仁帝沉默了一会儿,又看着齐卓炀,忽然转了个话题问:“顾彦轩还住在你府上?”

        齐卓炀愣了一下,答:“是,他调到了工部之后,礼部的院子也收了回去,正好儿臣府上有空着的屋子,就让他住下了。”

        洪仁帝手指在桌案上轻轻地叩着,若有所思地说:“先前说过,你把姚仁飞的事情调查清楚,顾彦轩住在哪儿,朕不管。但过了年,你就二十一了,再怎么拖,你也得考虑娶妻生子的事情,到时候,顾彦轩还住在你府上,怕是不大合适。……等都城所修完宫舍,给顾彦轩座宅子,就当赏赐了,他也有个去处。”

        齐卓炀躬身道:“父皇,儿臣不想娶妻。有二哥在,他和二嫂已经生了三个儿子,也算是开枝散叶。……况且,还有四弟。”

        洪仁帝眼神里凝满了不悦和审视,含着怒意斥责:“齐卓炀,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齐卓炀跪在了地上,说:“父皇,儿臣现在只想调查姚仁飞和鄂州的事情,以国家大事为重,旁的个人问题无心涉及,还请父皇体谅海涵。”

        洪仁帝盯着他的脊背看了片刻,眼神晦暗。片刻后,却还是收了些语气中的凌厉,冷冷地说:“你最好说的是实话。”

        齐卓炀伏在地上,叩了个头,道:“儿臣想查清楚姚仁飞和鄂州之间的勾当,的确是实话。”

        洪仁帝许久未开口,末了幽幽地说了句:“再过几日,鄂州巡抚赵材就会到建邑,到时候,你也跟着一起过来。”

        齐卓炀直起身来,恭敬地答:“儿臣遵旨。”

        洪仁帝看着齐卓炀跪在地上的样子,想起了顾彦轩跪在正和殿前的身影,单薄瘦削,眉眼和淳王极为相似。

        齐卓炀这些年做的事情,他不是一无所知,齐卓炀喜欢顾彦轩,他也不是看不出来。可是,顾彦轩毕竟是前朝淳王的儿子,他对自己、对齐卓炀怎么可能没有恨意?他到底是真的对齐卓炀抱有同样的感情,还是在利用齐卓炀?

        六年前那夜,毕竟是他亲手夺走了顾家的江山,将淳王夫妇囚禁在了高墙之中,又下令把顾彦轩送去了雩城。

        点点滴滴,历历在目。

        洪仁帝阖了阖眼,什么都没再说。


  https://www.biqivge.com/book/46534933/2599807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om。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