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重生开国女帝不在,背锅去了。 > 第90章 刺杀(捉虫)

第90章 刺杀(捉虫)


秦昭坐在上面看着他们吵个够,而原本吵得热火朝天的大臣们突然觉得脊背一凉,等回过神来才惊觉他们闹了这么久,也不见女帝发怒呵斥,悄悄地瞄了眼女帝的面容,见女帝正面无表情,冷眼观看,心下顿时打鼓,赶紧回去站好。

        而两派吵架主力惊觉周围声音小了许多,等停下缓了口气见大殿中央就只剩下他们几人,连忙灰溜溜地站回原地,头低的恨不得缩到地缝里去,心下已经把那些先溜为敬,还不提醒的同僚骂的狗血淋头。

        瞬间朝堂静了下来,朝臣们个个噤如寒蝉,在这凝肃令人胆战的气氛下,众臣们感觉女帝凌厉的眼神扫过,好一会才听得陛下开口。

        “既然众爱卿都不说了,那朕说几句,刚才已经让你们讨论了国库亏虚的问题,众位大臣却是没一个能拿出解决的办法,既然如此,那么自今日起,便开始执行周宣,白晟均、陆敬等人上疏的新政十条。今日的早朝便到此吧,下朝之后,周宣、陆敬等人留下,与朕继续相详议此事。”

        这番话刚落,那心里有些异议的礼部侍郎,正要出列上奏,起头来正对上女帝冷酷锋利的目光,霎时仿佛被掐住了脖子,顿时忘了要说什么。等回过神来,女帝已经离开了昭辰殿,而大臣们也陆陆续续地往外走出。

        呆立原地的礼部侍郎,从那惊骇之中回过神来,才惊觉自己后背已是满身冷汗,回想起女帝那威严冷酷,充满血腥杀气的一眼,连牙齿都忍不住胆颤。

        突然想起之前周宣刚一上奏后,不到几日那韩明辉便献上了《新律》,这分明是女帝授意。这些时日女帝任由他们吵闹议论,原本还以为女帝心存顾虑,现在看来恐怕这是女帝最后的耐性了。

        野兽猎食之前,蛰伏数个时辰能够岿然不动,然一击则必中。这大烨怕是以后要迎来狂风暴雨了!礼部侍郎感慨的摇了摇头,才转身慢慢地往外去。

        这位在宦海沉浮了二十多年,一直坚守着祖宗理法的礼部老臣,此时离去的身影慢慢地佝偻,显出岁月在他身上刻印的的痕迹。

        果不其然,自周宣,陆敬等人于宫中议事之后,上书的新政十条便开始执行了起来。先是女帝诏令天下,自京城到地方,修编的《新律》主要内容,自州郡一级级往下张贴;吏部、户部的重臣一连几日频频传召于宫中。

        而这时,吏部对着刚培训考核完,新进官员任职书下来,另众臣们惊异地是,这一批新进官员一律被放到地方任职,就连新进的前三甲都不例外,完全不同往日的翰林任职,令烨朝的朝臣们极快地嗅到了大烨朝局变动的苗头。

        而暗自察觉不妙的大臣们,自新政开始,便每日在早朝上奏,原本以为在这激烈的反对声下,能够触动陛下。却不想想每每此处,皆被女帝以“只要能拿更好的财政解决之法,必停用新政。”的说辞挡了回来,挣着闹了半天才发现又回到了文武百官,哪个方面也不能消减支出的结论。

        眼看着新政的举措一日日地推行起来,吏部、户部的人事频频调动,京畿附近的底层官员接连调到地方,已经为重新丈量核定土地和户籍登记核查做充分的准备。反对的旧派之中,有些人悲愤无奈之下,开始铤而走险。

        他们联合起那些力持“祖宗理法不可改”的老臣,以撞死朝堂的方法要挟以试图阻止新政,却未曾想到女帝根本没有阻拦,睁着眼看着这位撞在柱上。更加可怜的是,未曾想,这位老臣没能殉道反被御医救起之后,女帝冷酷的下旨:让这位老臣脑子什么时候好了再回来,分明是变相的被撸了官职。

        看清了女帝一心变革的旧派倒吸一口凉气,消停了些,没过几日便见他们转变方法开始攻击推行新政的官员,各种鸡毛蒜皮,两帮朝臣每日便在朝堂之上犹如论战一般,虽然磕磕碰碰碰,好在新政一直在推进,秦昭便由着他们去了。

        这一年六月的烨朝京都,格外的热闹。新政已经如火如荼的进行了一个多月,大街小巷,酒肆茶楼,上到文人士林,下到贩夫走卒,无一不议论着有关新政的事情。

        君不见那京郊城外,京兆郡所辖二十二县官员频频走访,核查登记田地,接连不少世家大族侵占田地的事情被查出,一时间,见那京中的的不少富户人家,金吾卫上门带至刑部审查,重至杀头流放,轻至笞杖,纳钱赎罪。

        因着去年秋天经历了大批官员查处的前例,百姓们一开始见到金吾卫出动,还有些害怕,之后见得频繁了,加之倒霉的都是富户人家也就习以为常了,到了如今更是本着不观己事的态度饭后茶余,闲聊几句。

        然而那京城的世家大族却没有百姓这般闲情逸致。随着新政推进,越发惶惶终日,这京城之中哪个世家大族没有在侵占田地上伸过手?眼看着女帝不顾众怒,铁了心要拿他们开刀。

        虽还没有查到此处,但听着京中之中,那些被问讯处置的小一点世家富户,已是胆战心惊,人人自危。

        天下熙熙攘攘,本就皆为利来,皆为利往。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利益被损害又怎能甘心束手待毙,而这些世家大族如何惊惧、愤恨先暂且不表。

        正好是旬休的日子,上午时分,周宣便乘着马车往皇宫去,这几日下来,他一直在京畿四处走访查看田地核查登记的工作进度,对着实际中遇到的问题有了不少想法,便连夜奋笔疾书写好了折子,故而一大早便命人驾车,准备进宫面圣。

        坐在马车上的周宣,胸口装着折子,那激荡的心情犹如疾驰的马车一般上下起伏,想着力主推行的新政,若是能够成功,必能一扫烨朝数十年积弊,那素来方正平稳的脸上掩饰不住的兴奋激动。

        过了半个时辰,马车渐渐停了下来,听着外面的随从开口道:“少爷,皇宫到了。”周宣收了收脸上的表情,恢复了一贯的严肃,从车上下来。

        对着小厮吩咐了几句,迈着大步往宫门去,眼看着不到几米便到了宫城之下,这时却突然见守门的禁军目眦尽裂,大声吼道:“周大人小心。”

        周宣的瞳孔不由紧缩,脖子上的汗毛竖立,后面一阵疾风,他下意识地回身,还未看清来人的面目,便觉得胸前一痛,汩汩地鲜血从胸口淌下。

        那一刻大脑仿佛僵住一般,他倒在地上,只听是四周吵杂一片,刀剑声,疾驰声,呼喊哭叫的声音,慢慢闭上了眼睛。


  https://www.biqivge.com/book/15970340/2641060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om。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