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遇神 > 第 209 章 太后与首辅

第 209 章 太后与首辅


千秋殿

    与萧皇同岁的首辅黄少安是上一任黄首辅的同族侄儿。第一代黄首辅辅佐三代帝王直至七十岁善终赐葬皇陵入太庙,因祖上的荫泽与历经三朝内阁的政治资本,传承至此的黄家算是名副其实的钟鸣鼎食之家。

    年轻的首辅跪在殿阁中央,风太后看完有关于所谓的辟邪计划的卷宗,方抬眼对他说道:“少卿,以你所见这个辟邪计划可谓完善?”

    清朗的声音徐徐响彻大殿:“回皇太后,世间事波云诡谲,没有哪项计划可以完善到天衣无缝的地步。只要预估到的结果利好于现状,就值得实施。”

    傀儡人内务官闻此言不由得抬眼再度打量这个被老首辅极力保荐之人。年轻的首辅没有等太后问话又继续说道:“人间修门五十年间萎靡不振,四大道宗尊位空悬,人间修士人才凋零。若能借辟邪计划解决旧皇城问题,那么于修门是重振信心。于政堂便是解决了悬在皇城头顶的隐患,旧皇城改为屯兵及物质转运地都起到威慑北疆、护卫皇都的作用。故而,当这一计划雏形之时,微臣便极力赞同。”首辅抬眼直视风太后,僭越地说道:“皇太后,以上臣之所述皆在为公。而臣下之所以赞同还有私心。”

    风太后给予眼神回应,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布置在旧城的两个卦阵的阵眼需派人长期守护。而守护阵眼的职责便落在曾经的京畿两大修门世家-黄家与师家身上。也就是出于这个原因帝国才需要一位有修门背景的内阁负责人,不然天下一定会因那满城的妖物邪祟而再度动荡。

    黄首辅跪地拱手向风太后行了一礼,再展宽袖垂手仪态端方。他继续朗声说道:“至五十年间,上任首辅、也是微臣的叔伯,忠勇公大人陆续将自己的三个儿子都送入旧皇城。三位哥哥一入旧城而不出,守着阵眼守着秘密。长兄守城十年病故,二哥守城十三年病故,三哥垂暮前段时间传来书信。宗祠又要选出新一位守阵之人。想那三位堂兄无一不是琅嬛俊秀,入修门则道风仙骨定然会是宗门顶梁。如若入仕,想必今时之内阁也没有微臣的席位。可他们却都在弱冠之龄进入旧城,从此再也没出来过。让他们空老旧城在微臣看来无异于楠木腐于土室,天不惜才。”

    风太后听到此,笑着摇头说道:“所以,你是为了不再牺牲黄门后辈守护阵眼才不反对陛下的计划?”

    “是。”黄首辅说道。

    “无可厚非。”风太后取出夹在卷宗最末的修门评估报告。

    黄首辅见她反映如常打消心中顾虑,又再次说着:“五十年前修门断代,为宗门传承历时百年的观星计划被迫搁浅。分布在九州的八十一处观星点除最北极而外全部撤销,观星修士皆回归各自宗门,承担起培养后辈的责任。观星修士皆是从幼时便以观星相及专注星算的修门分支,他们的修行重点在星术,就勘测、绘图、算力等来看他们是翘楚。至于其他道宗知识技能便只能现学现卖。曾经的道门学派大致可分为符箓、占验、丹鼎、积善、星术、道医六大派,六派之下又有庞杂分支。今日的道宗人才凋零、传承艰难,已经无法像曾经的宗门那般五派齐全,各支皆繁的局面。曾经归一于宗门之内的学派逐渐演变成宗门流派,曾经的四大道宗犹如四大汪洋,随便一门便能保罗道学万象。而如今,四大道宗就如同在沙石上的孱弱溪流,枯竭到截流的程度。修门萎靡如此门户之见却根深蒂固。这个辟邪计划虽不算周全,利用外力提升修为更是有违道法自然。可是太后明鉴,只有用灵鲸脂才能诱使他们下山融合,也唯有在同一目标之下他们才能交流、才能取彼之长,避己之短。只有把他们捏在一起,才能保证修门的完整传承。”

    年轻的首辅说得慷慨激昂,风太后还在看评估报告,听他没再说话她抬眼瞟了他一眼,不咸不淡地笑道:“少卿胸有万壑,首辅之位于你真是屈才了!”

    对于太后的揶揄,黄首辅也不怕她会撤了自己首辅之职反而顺着她的话说道:“如果不是叔伯强加重责,微臣或许会进入宗门潜心问道。”

    看完报告的风太后将资料放回卷宗,才又说道:“若有心修行,处处皆是道场,何须拘泥于形式。少卿既然承担了黄门的责任就安心分内之事,好高骛远于修行无益。坐上来。”风太后瞟了眼凤台上紧挨着自己的软椅,又看向下跪之人。

    黄首辅抬头便与之对视,只觉凤目灼灼间似一泓春水波光粼粼,心下一震,慌乱低头回避道:“微臣不敢。”

    “洋洋洒洒抱怨许多,你还有什么不敢的?”风太后笑道。

    内务官近前引路,黄首辅遂跟在其后掖袍从侧阶而上,来到风太后跟前行礼入座。风太后单手撑着肘靠,身体倾向他说道:“这评估报告中的堪舆一项是谁人负责的?”

    “是龙门山明净宗宗长负责堪舆。”黄首辅回避风太后的目光,方才在殿阶之下离得远未曾留意,这位老太后虽横纹满布尽显苍老之相,但离近看那皮肤却白皙发亮,不似平常老妪那晦暗无光和大大小小的斑纹。再加上那对凤目波光流转,难怪自己那位首辅叔父在临终前拉着自己的手一再嘱咐要遵从千秋殿的旨意。

    “是你们黄家所在的宗门。”

    “是!”

    风太后看着那堪舆报告,就想到泽浣,她原本是想请国师出面帮助遣散修门,可今早从奉莲殿返回的内侍来报说国师仙游去了。风太后以为他是见了波波等人,有事需回天庭。她五十年前就想解决南召,无奈当时帝国刚刚结束与北域柔然的战争,又加上泽浣的极力反对才憾憾作罢。五十年过去,帝国国力鼎盛,而国师又恰巧不再。

    真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风太后暗爽,遂正色道:“黄首辅。旧皇城的事暂时搁置。让净明宗长带着门人去端州支援新学。”

    “新学?”黄首辅愣怔,“修门不染尘世。”

    “不染尘世又如何让尘世瞻仰修门风采?!如果你们愿意将算力、勘测、地质以及绘图教给新学弟子,那么我愿意可以将仙门所学倾囊相传。这样一来或许能完善宗门遗失的道学支脉。”风太后一直都想完成萧朔寒的心愿,将他们在幻灵宫所学带入人间。然而,天机不可泄露,她那一头白发就是书写天书的代价。如今她在看到堪舆评估报告之后,灵光一闪,为何不能通过修门来完成这件事?

    “可…就算修门筛选弟子,单一算力就能难退很多人。新学学堂所收纳的多是工坊子弟,微臣怕他们听不懂。”

    “无妨,教材由我来督办,不会涉及到修门秘辛。只要能为帝国培养出普通地质勘测的人才就好,九州的疆域图还是四百年前的旧版,如今新纳入了北海以北很多区域。湖州、及南召周边都没能画入九州疆域图,你作为首辅,不觉得是一件很遗憾的事情吗?”风太后说道,“民生多艰,多在行路艰难。你看南北运河覆盖的区域都是帝国富饶之地,如果九州多几条类似的能连接四方的水陆驰道,不也是一件能载入史册的事情吗?”

    经过她这样一说,黄首辅豁然开朗,旋即起身行至太后面前领命谢恩。

    风太后话锋一转:“黄首辅,回去让户部盘查湖州储备粮,让兵部给两江、湖州下达驻军对抗演练的文牒。”

    “太后,可是要…图谋南召?”黄首辅惊出一把冷汗。

    风太后被他秒懂心事,窘态毕露,带着思虑不周地自责急道:“意图如此明显?”

    黄首辅点点头,风太后抬手尴尬地刮了下鼻翼,又道:“那既然少卿已知晓哀家所图,那就拟定个隐秘方案悄办此事。”

    “可…出征外邦需调度九州资源,需要从长计议。”

    “兵贵神速,从长计议什么?打一个南召只需要湖州支援便可。”风太后在东京城呆了五十年没挪窝,很想出去晒晒太阳。“我知道东京城有南召的探子,你要作的便是在他们耳目下把我送到湖州。”

    “太后离京?万万不可!”黄首辅急得当场下跪!

    “有何不可,让南召以为我们想图谋旧城,让东京城的南召探子肆意蹦跶这很难吗?想你叔父做这些事的时候表现颇佳,很是在行啊!”风太后微愠的瞪视黄首辅。

    “要瞒天过海暗中布置围剿南召不难,可太后您…应该在皇都享天伦。”

    “你暗示我老了?”风太后摸摸脸颊,皱纹有些膈手。

    “太后福寿千岁!”黄首辅叩首。

    “哈哈!看把你吓得……”风太后朗声笑道,她望向殿阁之下的内侍官说道:“你去把我的东西准备下,随时准备出发。”

    内侍官颔首点头。

    风太后遂看向黄首辅又道:“少卿,这事情就先预定再此。先让你所在之宗门悄悄的离开东京城前往端州,其余修士先待我回京在遣散。”

    “是!”黄首辅刚低头答应又不放心地说道:“皇太后,南召之征还是择位良将吧。”

    “帝国的良将对付不了南召,少卿,回去翻翻你叔伯给你留的工作笔记。看看当初十年,他是怎么配合我出征北疆的。”风太后单手撑着头,对年轻的黄首辅笑了笑。随着这一笑,一团灵光焕现在黄少卿眼前,恍然一瞥,似惊鸿掠影,司音仙子不老容颜让他的心怦然跳动。定神再望,又是太后千秋尊容,黄首辅赶紧跪地叩首,表示会像自己叔父上任首辅那样谨遵太后懿旨办事。


  https://www.biqivge.com/book/99986728/2494106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om。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