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姜学民喜欢了李知青很多年,这件事就是连姜家人都不知道。

  他每次来知青办帮人,也都是很隐晦的那种。

  因为怕给李知青添麻烦。

  而李知青也心知肚明,他们双方之间,从未才穿过那一条隐晦的线。

  但是,李知青没想到,这一天到底是来了。

  她心里一沉,“姜学民同志,你知道的,我一直把你当我的亲哥哥对待。”

  听到这里,姜学民还有什么不明白呢。

  他心里苦涩极了,就仿佛多年的暗恋,刚见了一丝光,就一下子陷入了黑暗一样。

  李知青觊着他的脸色,低声道,“姜同志,你是个好人,但是很抱歉,我要回家。”

  “我们不合适。”

  她将来就是老死,也还是要回家的,她不可能留在这种山沟沟的地方。

  姜学民脸色一片惨白,往后退了几步,“我知道了。”

  说完这话,他扭头就走,手里紧紧的捏着照片和口红,那力度之大,差点没把口红管子给捏碎了。

  李知青站在原地,苦笑了一声,用低不可闻的声音说了一句抱歉。

  随即,也跟着转头离开。

  她不可能嫁给姜学民,也不会嫁给这个生产队的任何一个人。

  自始至终,她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回家。

  回到属于自己的家。

  她不要过这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

  比起那些谈恋爱,嫁给当地人的女知青,李知青是前所未有的清醒,当然,心也是前所未有的心狠。

  这么多年,她不是不知道姜学民的意思。

  只是,她不能回应,却依然吊着对方,利用对方帮忙,在这个穷山僻壤的山沟沟,努力的生存下去。                        

                            

  李知青知道自己做的不道德,但是在生存面前,道德底线反而是没用的东西。

  想清楚了一切。

  李知青深吸一口气,转身进了屋子。

  她一进去,原本热闹的屋内瞬间安静了下来。

  大家下意识地看着她,打趣她,“谈完了?是不是好事将近,我们要吃喜糖了呀?”

  这话一落,李知青脸色就变了,她语气淡淡,“没有的事。”

  说完,就转身直接进了里屋,钻到炕上,揭开被子,就把自己蒙进去了,没多久,里面传来低低的呜咽声。

  说对姜学民没一丝好感,那是假的,只是好感抵不上困苦的生活。

  还不足以让她把自己一辈子都搭进去。

  李知青不断地告诉自己,不要哭,也不要舍不得,她未来的路会更广阔,绝对不是这个穷山沟沟。

  不断地暗示下来,李知青那一丝带着裂缝的心,再次坚固到坚不可摧的地步。

  外面的知青大家面面相觑。

  “她是真不知道?还是假不知道?”

  “我看她是在装傻吧?”

  “就是,人家姜学民的条件也不差,生产队不知道多少姑娘愿意嫁给他,就连咱们知青办之前也有,怎么到了她这里,就成了这样了?”

  大家的交谈声,伴随着屋内砸了一个搪瓷缸落地的声音,瞬间跟着戛然而止。

  不说知青办这边的热闹。

  而姜家那边,姜舒兰因为担忧姜学民的事情,所以,一直有些神不思蜀。

  倒是周中锋看出来了什么,他低声问了一句,“怎么了?”

  姜学民的事情,姜舒兰的答应了对方要瞒着,所以连周中锋都没告诉。

  她只是道,“你一会注意看着,等学民进来后,招呼我一声。”顿了顿,补充了一句,“别让我大嫂看见了。”                        

                            

  周中锋嗯了一声,用报纸包了一个烤红薯,让她拿着捂手。

  也没有深究。

  没过多久,姜学民就从外面回来了,脸色有些惨白,不知道是不是冻的,还是说之前的事情伤着了。

  姜舒兰一看到,立马抄起热腾腾的烤红薯出去了。

  旁边的姜家人还跟着好奇,“舒兰这是怎么了?”

  周中锋跟着打掩护,“许是有事。”

  家里人喔了一声,倒是没深究,大家虽然在家猫冬,但是各个也没真正的闲着,炮制药材,搓麻绳,做木工,灌腊肠。

  总之,各个手里都有活计。

  外面。

  姜舒兰一出去,那凌冽的寒风刮得她,下意识把脸放到衣领子里面,走到姜学民面前,就直接拉着他手,四处张望了下,走到了那避风的麦秸垛旁边。

  “怎么样?”

  话还未落,就把热乎乎的烤红薯,递到姜学民手里。

  姜学民神色还有些恍惚,“姑,我——”

  话还未落,眼眶就跟着红了。

  看到这一幕,姜舒兰哪里还能不知道结果呢。

  她跟着沉默了片刻,很想说一句没事。

  但是这一句没事,又太过轻飘飘了,不足以安慰到姜学民现在的心情。

  她叹了口气,“你是怎么想的?”

  既然知青那边没成,那肯定还有后续的。

  是打算相亲成家,还是说做什么,总归是要有一条路的。

  许是姜舒兰太过镇定。

  又或许是自己这个姑姑,打小儿就是这种温和的脾性,不管遇到任何事情,从来不会咄咄逼人。

  这让姜学民也慢慢跟着冷静了下来。

  他抓起一把雪,用着冰冷的雪,揉了揉脸,“姑,我不想相亲,也不想结婚。”                        

                            

  他现在相亲结婚,对于人家姑娘来说,不公平。

  他不想欺负了人家。

  听到这话,姜舒兰忍不住赞赏地看了他一眼,“还不错,还算是有良心。”

  要是对方真和知青闹掰了,回头就去相亲,姜舒兰反而有些看不起自家侄儿子了。

  虽然说传宗接代重要,但是更很重要的是这个人。

  喜欢了那么多年的姑娘,哪里是这么能够轻易放下去的呢。

  姜学民苦笑了一声,“姑,我这算什么啊?只是一个普通男人会做的事情而已。”

  他在姑姑身上学到了一件事,更准确地说是郑向东身上学到了一件事。

  那就是追求喜欢的女同志,不能没有下限,不然会把对方逼死。

  这也是为什么,他喜欢李知青,却一直又保持着一个度,姜学民就怕自己有一天成为郑向东那样的人。

  从未给李知青添麻烦。

  姜舒兰忍不住摸了摸姜学民的头,感慨道,“长大了。”

  以前那个会跟她抢吃的小男孩儿,已经长成能够顶天立地的模样了。

  自己都二十好几的人,还被姑姑这般摸头,姜学民有些不太适应,他侧了下头,“你就不问问,对方为什么不答应我吗?”

  要是他妈的话,他妈肯定会打破砂锅问到底。

  姑姑这般不追问的态度,反而让姜学民觉得少些什么。

  “那为什么?”

  问得有几分敷衍。

  在姜舒兰看来,男同志追求女同志,没同意就是不喜欢呗,哪里有那么多为什么。

  要是足够喜欢,就是有再多的难题,也会跨过去的。

  姜学民听出了敷衍,但是他还是想回答,“她想回家。”

  而他却在这一片山凹凹里面。                        

                            

  两个人,似乎从一开始就不是一路人。

  姜舒兰听到这个答案,她并不意外,反而问道,“那你后悔吗?”

  如果她没猜错的话,这些年自己的傻侄儿子,可是一直在默默地帮助对方的。

  女知青那边没拒绝,也是存了利用的心思。

  只是,感情这东西,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姜学民摇摇头,“不后悔。”

  他能为她做事的时候,每次心里都会很高兴。

  “那不就行了,既然不后悔,也不合适,姜学民,你以后的路还长,大胆往前看。”

  姜学民嗯了一声,“姑,你说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的?”

  这让姜舒兰怎么回答?

  她思忖片刻,“一样的世界,一样的柴米油盐酱醋茶,一样的一日三餐,只是无非是大城市里面,人多一些,环境好一些,工作机会也多一些。”

  其他,好像也没啥区别了。

  姜学民听到这话,默默地陷入沉思。

  姜舒兰也没打断他,她想了想说道,“你要是想清楚做什么了,来和我说一声。”

  她要是能帮忙,自己肯定会帮忙。

  不说别的,就看在大嫂把她当亲闺女看待的份上,她也会帮学民的。

  姜学民点了点头,却没说话。

  等姜舒兰进屋后,家里人问,“舒兰,你和学民说什么?”

  姜舒兰笑了笑,“就问问他,将来想做什么。”

  提到这个,蒋秀珍就跟着叹了口气,“也不知道学民这孩子心里在想什么,都二十六七的人了,还不成家?”

  “那个、那个——”

  姜学华倒是知道一点,他抓了抓脑袋,到底是没出卖哥哥。

  他小声道,“我哥不想成家,我想成家啊?”                        

                            

  他也老大不小了,二十四了。

  这话一落,全家人都跟着安静了下来。

  下意识地看向姜学华。

  “学华,你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情?”

  姜学华红着脸,支支吾吾,“也没多久,就是、就是——”

  “哪一家的姑娘?”

  蒋秀珍激动得脸都红了,“你只管提,只要你们看对眼了,娘去给你提亲。”

  “就是咱们大队,大队长的闺女。”

  大队长好几个闺女呢。

  “你是指的哪个?”

  大家有些疑惑。

  “就是那个最好看的。”

  “你是说他们家老大明丽啊?”

  “不是,不是,是明霞。”

  这——

  他们若是没记错的话,明霞打小儿就胖,胖嘟嘟的,高高大大,比一般男人都壮实。

  实在是和好看没挂边。

  一时之间,大家一言难尽起来。

  “学华,你确定是明霞吗?”

  姜学华点头,“是她。”

  “那人家喜欢你吗?”

  “喜欢。”他声音低不可闻,红着脸害羞道,“她说就喜欢我这样的。”

  姜学华很瘦,跟竹竿一样,和明霞完全是两种极端。

  这——

  大家面面相觑。

  蒋秀珍直接拍板,“你要是确定两个看对眼了,娘明天就去帮你提亲。”

  什么胖不胖的,都无所谓了。

  只要他儿子喜欢。

  姜学华红着脸点了点头,“就是我大哥没成家,我可以成家吗?”

  他们这边的老规矩,上面大的成家了,下面小的才开始说人。

  因为,姜学民一直不成家的缘故,导致下面小的也给耽误了。

  “可以。”

  “不管学民了。”姜父看着全家的小辈儿发话了,“你们只要有喜欢的,就回来跟家里人说,家里人会给你们办婚事。”                        

                            

  学华下面还有几个弟弟呢。

  这几个人都害羞地摇头,“我们还没有喜欢的呢。”

  都是没开窍的小伙子。

  “那就先从学华开始了。”

  姜父一锤定音。

  姜家人的速度很快,第二天就带着媒婆上了大队长家的门。

  大队长家一开始还以为姜家人来提的是老大明丽,但是万万没想到,姜家人竟然来提亲提的是老二明霞。

  因为胖的缘故,明霞很惹长辈的喜欢,但是年轻一辈儿的男同志,却不乐意。

  觉得明霞壮得跟男人一样,谁愿意娶妻,娶个自己啊。

  这一来二去,明霞的婚事就给耽误了下来。

  老张家还一直怕,二闺女砸自己手里了,万万没想到,这姜家人来提亲了。

  姜家是谁?

  那在他们生产队,也是响当当的人家。

  大队里面不少人家,都相中了姜家,人家条件好是一方面,再加上家里人和气,不是磋磨儿媳妇的人家。

  这种可不就招人喜欢吗?

  所以,等蒋秀珍带着媒婆说明来意后,张家几乎没有任何拿乔,就直接答应了下来,“成,既然我家明霞和你家学华看对眼了,我们当长辈的,就直接同意了。”

  对方好说话。

  蒋秀珍也带着诚意来,“那你把你们家彩礼说下,我们这就回去准备,争取在年前把他们的婚事给定下来。”

  “彩礼?”

  张家人对视了一眼,想到当初姜家姜舒兰嫁人的风光,有些艳羡。

  但是到底也算是明白,明霞的模样在他们大队,是真排不上号。

  张队长思忖片刻,“我也不狮子大开口,这样,我们家明霞有一手好针线活,你们给一台缝纫机就行,走的时候,我让明霞在带走。”                        

                            

  也就是张家人不要。

  蒋秀珍一听,想也不想地答应下来,“这个没问题,只要我们能办到的,我们姜家人肯定办。”

  “还有吗?”

  “没了,剩下的就按照当地风俗给吧。”

  这就是一个地方的方便了,结婚的风俗都是一样的。

  “成。”

  蒋秀珍看了一眼胖乎乎的明霞,点了点头,“三天内我们把彩礼凑齐,给你拿过来。”

  “孩子们结婚,我就托个大,让他们定在腊月二十八好了。”

  早点结婚,双方父母都不操心。

  张家父母也是这个意思,于是就跟着点头答应了下来。

  和张家人说好了之后。

  蒋秀珍回去就开始准备了起来,缝纫机的钱他们有,但是票却不好弄,要赶紧想办法弄一张缝纫机票来。

  另外,除了这个,还有猪肉,烟酒,糖,这都是送上女方门的四样礼。

  以及,单独在准备一笔彩礼,张家人虽然没提具体数额。

  但是他们却要自己主动出,总不能让人家嫁闺女的,委屈了对方。

  彩礼的钱,姜家给的是八十八。

  在他们当地这边彩礼一般也就是三十多,若是舍得的人家,是五十多。

  这八十八都算是头一份了。

  等到晚上的时候,蒋秀珍来单独找了下姜舒兰,“舒兰?”

  她敲了敲,舒兰卧室的门。

  姜舒兰喊了一声进来,把两孩子剥得只剩下秋衣后,丢到被窝里面。

  蒋秀珍进来后,就看到被子里面两个圆嘟嘟的白包子脸,乌溜溜的眼睛,看着别提多可爱了。

  蒋秀珍一瞬间,甚至想到了,学华和明霞结婚后,生了一个大胖小子,许是就是这样。                        

                            

  这也让蒋秀珍脸上的笑容更大了几分,“是这样的。”

  她从口袋里面拿出了一只手表,这是舒兰单独给她买,送给她,让她好在上班的时候,方便看时间。

  只是,蒋秀珍却有了一个想法,打算和舒兰过来商量商量。

  “学华不是要结婚了吗?我想把你当初送我的这一只手表,添到彩礼里面,让明霞结婚体面一些。”

  姜舒兰愣了下,“当然可以,大嫂,手表送给你了,就是你的,你和我商量什么呀?”

  蒋秀珍还怕这件事,会让舒兰心里觉得不高兴。

  见她语气也很平常的样子,不由得松了一口气,解释,“明霞算是咱们老姜家,第一个孙媳妇了,我就想重视一些。”

  本来,这一份礼,是要给学民结婚娶媳妇用的。

  可惜,学民是个榆木疙瘩。

  只能先给老二了。

  姜舒兰嗯了一声,“这件事大嫂你自己决定就行。”

  “我啊,我就老老实实地喝个喜酒就行。”

  等喝完喜酒,她也就准备离开了。

  蒋秀珍摸了摸她脸,“成,我就是来跟你通通气。”

  “早点休息,这几天家里的事情约莫着不少呢,有的忙。”

  姜舒兰点了点头,送着蒋秀珍离开后,她叹了口气,“可怜天下父母心。”

  她送给蒋秀珍的那一只手表,蒋秀珍自己都舍不得戴,却舍得给儿媳妇当彩礼。

  周中锋忍不住笑了下,指着被窝里面被脱得光溜溜的两宝贝蛋儿,“还说大嫂,往后你不也是?”

  他们家还一对儿子呢。

  姜舒兰一想也是,吃痛地揉了揉眉心,抱着两孩子亲了一口,喃喃道,“也不知道你俩往后娶媳妇是个啥样的?”                        

                            

  她会不会像大嫂这般火急火燎的?

  算了算不想了,等他们娶媳妇,还有少说还有一二十年。

  蒋秀珍忙活二儿子姜学华娶媳妇的事情。

  姜学民找到了姜学华,拿出了当时姑姑舒兰给他的口红,他还回去后,姑姑没要。

  这口红他就自己留着。

  可是他一个大男人也用不上。

  想了一宿,还是给了弟弟姜学华,“你拿着,送你媳妇。”

  姜学华一愣,“口红?哥,你从哪里来的?”

  明霞一直羡慕她姐,明丽有一只呢。

  就是太贵了,明霞舍不得买,姜学华一直放在心上,打算攒钱了就给媳妇明霞买,但是没想到。

  他大哥竟然送给他了。

  怎么看怎么奇怪。

  “你别管哪里来的,给你,你要不要?”

  “要要要。”

  姜学华笑嘻嘻地接了过来,“谢谢哥。”

  顿了顿,话到嘴边,但是看到自家大哥眼底的青黑时,到底是把话咽回去了,转了个话题,“哥,你以后想做什么?”

  这带着几分拐弯抹角的试探。

  他其实想问的是,哥你和李知青怎么样了?

  可是瞧着,这口红哥哥既然给他了,那肯定是和李知青没成了。

  他算是家里少有,多少知道自家哥哥心思的人。

  姜学民双手抱头,看着天上的星空,“以后啊,以后好好赚钱。”

  除了这个,他也没别的想法了。

  姜学华嗯了一声,捏着口红,跟着说道,“那我和明霞多生几个孩子。”

  就留在父母身边,哪里都不去。

  而哥你,就代替我们,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潜台词姜学民听懂了,他站了起来,拍了拍屁股上的雪,对着姜学华道,“谢谢你,学华。”                        

                            

  姜学华咧嘴笑了,拳头捶在他肩膀上,“亲兄弟,不说这些。”

  转眼就到了二十八号,姜学华娶张明霞的这天。

  姜家娶媳妇的消息,很快就传了整个大队,而且姜家给的彩礼也丰厚,一台缝纫机,一只手表,还有礼金八十八块,外加一大块肉,白糖,一条大前门,一瓶茅台。

  而且,听说一大早,姜学华那小子,还翻了张家的院墙,给未来媳妇偷偷送了一根极贵的口红。

  据说,那口红还是大城市买的,小地方还买不到。

  这一下子,让这场婚事,推到了顶点去。

  因为这前前后后的彩礼,就是放在他们这整个公社娶媳妇来说,都算是出挑的。

  当然,当初那个妖孽姜舒兰除外。

  谁让姜舒兰生了一张好脸蛋儿,漂亮到人尽皆知的地步。

  抛开姜舒兰不说,姜家这彩礼拿的是真舍得。

  老姜家一下子就成了整个大队的谈资。

  连带着队长家,也跟着红光满面的,亲家重视他们闺女,他们也有面子不是?

  唯独,知青点却是一片安静。

  那安静过后,就是一阵窃窃私语,“以前就知道姜家底子厚,没想到姜家竟然这般有钱。”

  缝纫机,手表,还有八十八的礼金,更别说茅台和大前门了。

  这些玩意儿,就是他们这些从城里来的知青,家里都不一定能凑齐。

  “我还听说,一大早姜学华还去给他媳妇,送了一支口红,听说那口红是大城市买的,小地方都买不到。”

  这——

  女知青们就更羡慕了,没有人不爱漂亮的。

  不知道是谁,看了一眼紧闭的房门,“你们说,姜学华还只是姜家的老二,算不上老大,结婚彩礼都给这么多了,那姜学民身为姜家老大,那结婚彩礼是不是更高?”                        

                            

  “我倒是觉得相反,说不定正是因为姜学民不肯结婚,姜家人一气之下,把属于姜学民的彩礼,给了他弟弟呢?”

  这话一说,大家觉得有道理。

  “那你说,里面那位,是不是亏大发了?”

  里面那位指的是谁?当然是李知青了。

  自打那天和姜学民见面后,李知青的情绪就有些不太好,不爱搭理人。

  此刻,她在听到外面的碎嘴时,终于忍不住了。

  一把拉开房门,“你们说够了吗?”

  语气带着几分怒意。

  这让大家还有些心虚,但是心虚过后,转念一想,她们又没说错,心虚个什么?

  “没说够,我们就说个闲话怎么了?怎么你李知青管天管地,还管我们说闲话了?”

  这话一说,李知青气的脸色发白,“乡下的碎嘴都没你们八婆。”

  “你——”

  眼看着双方就要吵起来了,旁边的老知青忙拉了下对方,“好了好了,真打算闹起来?让外面的社员,看咱们笑话?”

  他们知青心里都是有些傲的,觉得自己和外面的社员不一样。

  这话,让双方到底是冷静了下来。

  李知青扫了一眼她们,转头再次关上门,拉上被子,她不知道自己怎么了,自己明明选择的是对的,但是听到这些话的时候,还是会心里难受。

  有些困困的难受。

  说不上来的感觉。

  她想,她可能是入魔了。

  姜家,极为热闹,外面的院子里面,摆了十来张桌子,每张桌子上都摆满了盘子,都是好菜,俏菜。

  自从姜学华打算结婚后,家里人就没闲下来。

  去山上下套的下套,抓猎物的抓猎物,野鸡兔子不要钱的往家里送,还有河里面的冰钓,一桶桶鱼就那样抬了回来。                        

                            

  这席面上的,红烧鸡,清蒸鱼,麻辣兔肉,都是不要钱的东西。

  还有一些是姜舒兰从海岛带回来的海货,凉拌海带丝,紫菜鸡蛋汤。

  至于干虾,干贝这类,姜家没舍得弄,因为如果办席面的话,可能把所有干虾,干贝,咸鱼拿出来,可能还不够一顿的。

  与其这样,还不如自家留着吃。

  在席面上其他的菜上,多下定功夫。

  六个热盘,四个冷盘,凑齐了十全十美。

  刚把菜上齐,外面就传来一阵鞭炮声,这是显然是姜学华接到新娘子回来了。

  院子内顿时热闹了起来。

  大家纷纷站起来,探头去看新娘子。

  姜舒兰家的闹闹和安安也不例外,他们长这么大,还没见过人家结婚呢。

  也不对,之前参加过罗玉秋和司务长的婚事,但是俩孩子都还小,显然是记不得了。

  所以,才在今儿的这种时候,格外的兴奋。

  跟着人群,跑来跑去的喊新娘子,新娘子。

  到了后面,姜舒兰纠正他们,让他们喊嫂子,但是俩孩子不肯,还是固执地喊新娘子。

  闹闹和安安生的粉雕玉琢,白白净净,这一下子就成了全场的焦点,甚至,差点没盖过新郎官和新娘子的风头。

  惹的姜舒兰,赶紧把俩孩子领到了屋内去。

  等到新娘子入了洞房后,姜家的小孩子们,端水的端水,拿梳子的拿梳子,都在新娘子面前讨红包。

  反倒是先前叫嚷的最厉害的闹闹和安安,一下子安静下去。

  躲在姜舒兰腿后,悄悄地去看新娘子。

  姜舒兰有些好笑,“你们之前不是一直嚷嚷要看新娘子吗?这会怎么不去了?”                        

                            

  安安抿着唇没说话。

  倒是闹闹,转着眼睛,观察着周围的人,学的差不多了之后,挤着人群进去后。

  朝着新娘子作揖,“嫂嫂,早生贵子,寿比南山。”

  他跟个小童子一样,漂亮极了。

  这话一落,全场都安静了下来。

  不知道谁先笑了出来,接着就是一阵爆笑。

  早生贵子还算是祝福的,这寿比南山,算是哪门子话?

  姜舒兰恨不得捂脸,想说,这不是自家孩子,太丢人了。

  旁边的安安也惊讶的瞪大眼睛,哥哥怎么又这样啊。

  真的是——

  不知道说什么好。

  倒是,坐在炕上穿着红棉袄的明霞,也忍不住咧嘴笑了,“谢谢你的祝福,我都收到了。”

  接着,从棉袄里面抽出了一个红包递给他。

  闹闹开心的笑了笑,“谢谢嫂嫂。”

  一转头,捏着红包,雄赳赳气昂昂的,朝着姜舒兰走去。

  姜舒兰很想说,不认识这货。

  但是——

  闹闹拿着红包飞奔过来,“妈妈,妈妈,红包给你。”

  人还没到,红包句递过来了。

  好吧,上一秒还嫌儿子丢人的姜舒兰,下一秒就被感动了。

  抱起闹闹,狠狠地香了一口,“真是妈的亲儿子。”

  旁边的安安一看,有些吃醋了,也跟着走到新娘子面前,认认真真地祝福,“嫂嫂,祝你和我哥哥和和美美,幸幸福福,早生贵子,百年好合。”

  他一个小孩子,能说出这么多成语,足够让人惊讶了。

  连带着明霞也跟着愣了下,然后高兴道,“好好好,红包给你。”

  拿到红包的安安,矜持地朝着新娘子说了一声谢谢。                        

                            

  这才转头朝着姜舒兰走去,“妈妈,红包给你。”

  不是哥哥才能给你红包,他也能。

  看到这一幕,大家都跟着深深地羡慕了。

  也不知道人家姜舒兰怎么教孩子的,教这么好啊。

  姜舒兰心里也妥帖,抱着安安,也跟着香了一口,一点都没有厚此薄彼的意思。

  这让安安不好意思的脸红了。

  等这一场婚事散场了。

  姜舒兰忍不住和周中锋低声道,“你说闹闹的性子想谁?”

  安安的性子有些闷,心里却有数,明显是随了周中锋的。

  但是闹闹却是个花孔雀的脾性,嘴甜爱美胆子大,这真的不像是他们两口子的任何一个。

  周中锋思考了半天,他摇头,说了一个极为晦涩的词,“许是基因变异?”

  姜舒兰看了一眼睡着,像是天使一样的闹闹。

  她忍不住笑了,“那这突变还变的挺多。”

  周中锋,“都是我们孩子就是了。”

  当父母的从来不嫌弃孩子。

  姜舒兰想想也是,拉过被子,往周中锋怀里一钻,摁住了对方不安分的手。

  她语气一本正经,“我们就单纯的盖着棉被,纯聊天。”

  周中锋,“……”

  隔天一早。

  他们这边有风俗,新娘子嫁进来第一天,要展现下厨艺,在婆家立足脚跟。

  姜家倒是还好,不在乎这些。

  等到明霞起床后,才发现厨房已经有人在忙活了,煤油灯的灯光,照亮了半个厨房,里面的人影绰约。

  明霞顿了下,忙扣上衣服上的扣子,有几分忐忑,“娘,三婶,我来晚了。”

  原来是蒋秀珍和姜家三嫂。

  蒋秀珍摆手,“你们年轻人累了一宿了,再去睡个回笼觉,我们家不兴这些规矩,等饭好了,我在喊你们来吃。”                        

                            

  明霞一听这话,心里说不出的感动。

  她摇头,“不了,我已经醒了,睡不着了。”

  蒋秀珍想了下,“那你去把学华叫起来。”

  做什么,媳妇都起来了,他一个大男人还在睡的猪一样。

  这可不行。

  明霞犹豫了下。

  旁边姜家三嫂道,“快去,你娘不是诓你的。”

  明霞点了点头,转开胖胖的身子,还有些忐忑。

  就听见厨房内的人说,“大嫂,你家明霞看着真喜庆,也不知道我们家那个,将来能不能娶这么一个胖媳妇。”

  “看着就让人心里敞亮。”

  这话一说,明霞最后一丝忐忑也没了,忍不住轻轻地笑了下。

  她好像没嫁错人。

  家里添丁进口,连带着过年都跟着热闹了起来。

  明霞性子不错,开始还有些生疏,很快就跟姜家人打成一片了。

  她尤其是喜欢姜舒兰,跟着姜舒兰屁股后面,一声一声姑的喊着。

  每次看着姜舒兰的眼睛,都亮晶晶的。

  姜舒兰不知道,她没出嫁的时候,明霞就最崇拜,最羡慕她了。

  因为她自己胖,长的也不是特别漂亮,所以她当姑娘的时候,就喜欢漂亮的姜舒兰。

  这不,嫁进来后,就仿佛一下子跟偶像成为亲人了一样。

  这一声声姑姑,还能少了??

  冲着这一声姑姑,姜舒兰都给她封了一个大红包。

  转眼就到了大年初五,姜舒兰和周中锋准备离开家里,回海岛的。

  而且,他们还决定了一件事——

  刚要和家里人公布的时候。

  姜家院子外面,就传来一阵敲锣打鼓的声音,“快来了,快来了。”

  “有大领导去江家咯。”


  https://www.biqivge.com/book/99502979/2609280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om。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