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三国之大伯是曹操 > 第270章 迁都

第270章 迁都


  杨奉接到曹操的书信,没有生疑,真以为天子是要暂时离开洛阳,前往荆州鲁阳就食。
  洛阳这边,曹操又等了半个月,才准备上朝请天子迁都。
  在这半个月之中,他私下里串联与自己有私交的百官,  相约于九月初五朝会这天向天子上奏,请求将大汉朝的都城由洛阳迁往许县。
  时间不知不觉就到了九月初五这天。
  辰牌时分,洛阳南宫,杨安殿。
  曹操、董承等朝臣分成两班,站在殿下,向刘协施礼,  并三呼万岁。
  刘协端坐御床之上,待殿下众臣施礼罢,便让他们起来。
  有个站在刘协身边的宦官上前几步,  走到御案前的台阶边缘,扯着鸭公嗓子叫道:“众臣有事早奏,无事退朝!”
  “臣有本!”曹操忽然开口叫道。
  刘协望着曹操,道:“不知曹爱卿有何事要奏?”
  曹操出班奏道:“陛下,臣来洛阳后,见都城残破,周围百姓已经在战乱中流离失所,田地无人耕种,因此没有粮食供应,而大司马以及微臣不久前送来的粮草也快吃完了。”
  大司马,即张杨。
  张杨在护送刘协回洛阳后,因此功被任命为大司马。
  刘协听说洛阳城中粮草将尽,脸上顿时流露出担忧之色。
  他寻思片刻,道:“既然如此,那曹爱卿就再从豫、兖二州调一些粮食过来。”
  “微臣遣人调粮食过来,十分容易,只是……”曹操欲言又止。
  “只是什么?”刘协问道。
  曹操道:“这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微臣以为,洛阳现在已经不适合再作为大汉朝的都城,  陛下应该迁都,从根本上解决缺粮的问题。”
  “迁都?”
  刘协听说又要迁都,内心有些不愿。
  许多朝臣也是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几年前,朝廷已经在董卓的威逼下迁过一次都了。
  现在好不容易重返旧都,怎么还要迁到别处去?
  董承脸色忽变,道:“曹校尉,我们在这洛阳好好的,怎么又要迁都?”
  因曹操不久前被天子任命为司隶校尉,因此董承称呼他为曹校尉。
  曹操道:“曹某刚才不是说了么,洛阳缺粮,天子、百官以及护卫的将士在这里多有不便。”
  董承道:“洛阳没有粮食,朝廷可以派人到附近的州县征调嘛。”
  刘协道:“是啊,可以要周围州县的官员送粮过来。”
  曹操奏道:“陛下,派人到附近州县调粮,旷日费时,同时还要耗费民力,  倒不如将都城迁到一个粮食富足的大县省事。”
  此言一处,曹德、丁冲、董昭、钟繇等人都随声附和,以表支持。
  董承、杨彪等人有心反对,  却又不知道如何反驳曹操的论调。
  毕竟,洛阳荒残,周围的田地也因为无人耕种,早就不产粮食了。
  要从洛阳周围的州县征调粮食的话,确实会耗费民力,浪费时间。
  董承、杨彪等人无法反驳曹操,只得保持沉默。
  刘协见众臣没有异议,只得答应迁都。
  俄顷,他又问道:“朝廷迁都的话,迁到何处为好?”
  曹操道:“臣以为可迁往豫州颍川郡许县。”
  刘协问道:“许县不过一个小县,有什么资格成为新都?”
  “陛下,许县不是小县,而是大县,那里人口众多,粮食充足,当然可为新都。”曹操耐心向天子解释。
  这时,殿下传来一个五旬老者的声音:“曹校尉希望天子迁都许县,只怕不是为了汉室,而是因为那里是足下的地盘吧?”
  说话的五旬老者姓杨名彪,字文先。
  他是杨修之父,现在在朝中担任尚书令之职。
  曹操闻言,脸色微变,皱了皱眉。
  他正要反驳杨彪的言论,这时忽听见一人大声道:“杨令君此言差矣。许县不也是汉家的地盘么?既然是汉家的地盘,那汉家的天子将都城迁到那里,又有何不可?”
  说话的汉子年纪约莫四十五六岁,头戴进贤冠,身穿黑色官袍,说话中气十足。
  此人姓钟名繇,字元常,时任御史中丞。
  他也是颍川人氏,与荀彧是同乡,早年又与曹操交好。
  这次商议迁都之事,他自然站在曹操一边,帮老友说话。
  董昭、丁冲等人也先后出班,奏请天子同意曹校尉之议,迁都许县。
  刘协见有相当一部分朝臣都开口劝谏自己迁都,而公开反对的只有董承、杨彪等寥寥数人,另外还有一部分朝臣在讨论的过程始终保持沉默,没有表态,似乎是保持中立。
  他畏惧曹操的势力,考虑良久,最终还是同意了迁都的请求,并决定朝廷于下月中旬迁往许县。
  ……
  建安元年(196年)九月中旬的某个风和日丽的上午,天子刘协以及朝廷百官在曹操及其大军的护卫下,正式启程,离开洛阳,前往许县。
  护卫天子一行的曹军前锋兵马有三千余人,主将由曹恪担任。
  曹德已经升任大司农,不再掌兵,他的部曲转归曹恪管理、指挥。
  曹军的左、右两翼分别由曹仁、曹洪担任,后军由夏侯惇统领。
  至于中军,当然由曹操亲自统率。
  曹恪领着曹军前锋走了一天,便到了轘辕关。
  曹军的动向已然被杨奉军的探子侦知。
  那个探子很快就赶到梁县军营,将自己侦查到的情报报知杨奉。
  梁县军营,中军大帐。
  一个年过四旬的汉子穿着黄色战袍,披着一副两当铠,据案高坐。
  这个汉子正是白波军统帅之一的杨奉。
  当初,杨奉应邀领军护送天子刘协回归旧都洛阳,因功被封为车骑将军。
  他在天子回洛阳后,便领本部兵马万余人前来梁县驻扎。
  这天,他听探子说曹军护送天子车驾赶到轘辕关,不由得愣住,片刻之后对旁边一个黑面汉子说道:“奇怪,天子不是要去鲁阳么?去鲁阳,应当直接南下,怎么会绕到轘辕关去?”
  那个黑面汉子大约三十一二岁年纪,身高八尺,唇边留着一圈长须,头戴红缨兜鍪,身披两当铠,手拿一把大斧,站在帐下,显得威风凛凛。
  此人姓徐,名晃,字公明,是杨奉帐下骑都尉。
  徐晃听了杨奉的问话,略一思索,便知道了曹军的意图。
  只听见他说道:“天子只怕去鲁阳是假,去许县才是真。曹军过了轘辕关,就到了颍川地境了,那里可是曹孟德的地盘。”
  “你的意思是说,曹阿瞒把本将给骗了?”杨奉道,“曹阿瞒请天子前往鲁阳就食是假,强迫圣上去许县才是真?”
  “末将正是此意。”徐晃说道。
  “啪!”一声脆响从公案那边传来。
  杨奉脸上青筋直冒,一掌拍在公案上,怒道:“曹阿瞒竟然骗我!”
  徐晃道:“天子圣驾刚到轘辕关,距离许县还有几天的路程。主公现在调兵前去截击的话,还来得及。”
  “好!”
  杨奉翻开公开上的一副地图,用手在上面比划了一阵,最终将手指停在了一个叫住逍遥岭的山峰上面。
  他对徐晃说道:“我打算亲率兵马前往逍遥岭拦截曹军,将圣驾救出。徐都尉,我命你为先锋,统领三人马先行一步,抢占逍遥岭,不得让曹军过去。”
  “末将遵命!”
  徐晃轰然领命,随即转身离去。
  ……


  https://www.biqivge.com/book/96347316/70616085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om。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