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节目组失联,荒岛直播逆转人设 > 第406章 唐探首映

第406章 唐探首映


第406章  唐探首映

        从前车马很慢,书信很远,造神称王也很难。

        但在网络时代,苏哲只上了一次春晚,就算加上拜年祭,满打满算只有4个小品,其中1个还是编剧,网络上就有人叫他“小品王”了。

        粉丝们开心极了,再次认定:

        【苏哲无所不能!在任何领域都能称王。】

        【他就是新时代的小品王。】

        甚至在【苏哲是否是小品王】的投票中,【是】获得了超过七成的选择。

        但这不代表大众的看法,毕竟粉丝们最擅长投票,哪个正常人整天在网上投票、刷评论啊?有这个时间看小说不香吗?

        苏哲从系统中,发现【小品王】的成绩上升到31%,便知道,自己至少要连续三年春晚发挥出色,才能在这個春晚小品凋零的年代,荣膺末代小品王。

        但【小品王】哪怕到100%,对他的加成也近乎没有了——原版小品王的片酬和商业价值也没他高。

        可能最大的作用,就是让【枪斗术】晋升为中级。

        这技能虽然用不上,但中级就相当于受过正规训练的军人水准,也算技多不压身。

        这也就是苏哲,否则换成别人,都能演绎出什么叫真正的一夜成名。

        哪怕是热搜排行不如他的#郝建#,都可以算得上一夜成名,几乎在第二天,就有广告商和综艺、剧本找上他了。

        现在他们只能羡慕:

        这些成绩让圈内人看到了,甚至都不感到惊奇了。

        一个小品的角色,戏份加起来十几分钟而已,就获得了78%的进度!

        可见这个角色到底有多深入人心啊!

        相比起来,苏哲饰演了令狐冲加杨过,两名几乎是武侠男主天花板的角色,【武林少侠】的进度也才获得了65%而已。

        今夜,“小俊”火了。

        这太正常了,沈腾直到“夏洛”之后,才逐渐摆脱“郝建”之名。

        世界上有比这更痛苦的事情吗?

        有。

        “小俊”的火不光体现在系统面板上。

        苏哲想到网上看到的手术演示视频,就感到一阵幻疼。

        他们还只是羡慕,而程永俊就是苦涩了。

        有多火呢?

        【经典角色:娘娘腔(78%)】

        【抽取奖励:泰语(高级)】

        甚至翟效文都专门找他谈话,告诉他,小品不长久,闹剧一样的丑角没什么可留恋的,拍好电影才是正途。

        “我算是明白了,只要苏哲愿意,哪怕是一条狗,他都能捧红。”

        于是《不差钱》的男主名就成了“小俊”。

        但所有人都很喜欢《不差钱》里,苏哲饰演的服务员——原本应该叫“小沈阳”。

        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

        ——还被别人知道了。

        第二天,程永俊在翟效文的剧组里继续拍着主旋律电影,就发现别人看他的眼神怪怪的。

        接下来几天的热搜榜,#小俊#甚至力压#苏哲#自己,以及受到官方力捧的#《如愿》#,纯靠观众们的喜爱,就稳稳地排在榜首。

        而沈鹤……我不说你知道他就是“小沈阳”吗?

        春晚排练太早了,苏哲当时只捧红了苏女郎,圈内还没认识到他剧本的威力。

        想到这些,他就心如刀割。

        他以近乎背刺的方式,放弃饰演的角色,却大火特火。

        “吕剑运气太好了,原本就是个剧场演员,饭都吃不饱,一夜成腕儿了,据说以后还要力捧,继续拍喜剧电影呢。”

        “就他啊,一夜成名的机会不要,祖坟冒青烟都救不了他。”

        看到系统抽取的奖励,苏哲不由愣了一下:这是不是在暗示什么?

        学会泰语,是为了方便做手术吗?

        若是现在才排练,吕剑根本不可能捞到饰演“郝建”的机会,圈内的演员们会发疯似的抢夺。

        只不过对于苏哲来说,被一个角色覆盖真名是不可能的,却依旧给他一个不小的惊喜——

        “他祖坟冒青烟了,遇到了苏哲提携,这可是圈内第一的伯乐。”

        现在“小俊”火了,和他无关。

        但这是艺名,实在没法抄,太奇怪了;也没必要抄,又不会影响剧本结构和包袱。

        万一开始S3赛季呢?

        粉丝们吹嘘的新时代小品王有些名不副实,路人不太认。

        更讽刺的是,这个角色还是为他量身定制的,名字都叫“小俊”。

        换苏哲饰演后,已经设计了一些包袱,而且小俊这个名字也很正常,就干脆继续沿用下来。

        如果不是苏哲本身太有名气,甚至很可能大家只知“小俊”,不知“苏哲”。

        程永俊懵逼地点头,终于弄明白,剧组内都知道他辞演“小俊”了。

        就干脆用了原定演员程永俊的名字——小俊。

        只要想一想,他如果坚持下去,继续饰演“小俊”,就能比现在的吕剑更出名,热搜榜第一被他牢牢霸占。

        “笑死我了,没想到世界上还有如此傻的人。”

        “有的人就没这命,这辈子都红不了。”

        “别这么说,电影火了,肯定比小品更好。”

        “但他就是个配角啊,电影火了,和他关系大吗?”

        程永俊听到这些背后的议论,脸都红透了。

        圈内讨论就罢了,由于故事实在太有戏剧性,自媒体立即报道,让圈外都知道了——

        《他竟然辞演“小俊”!》

        《程永俊和“小俊”的故事》

        《他临春晚前放鸽子,让苏哲不得不亲自上场》

        一系列报道出来后,程永俊瞬间成为了笑料,而他背叛苏哲的行为,也让广大的甘蔗群体,对他充满了厌恶。

        这让他的公众形象,变得可笑又可恶——这几乎是最糟糕的形象了。

        只不过,苏哲没空关注程永俊的笑话,他连除夕都没法过,上完春晚,就要忙着《唐人街探案》的上映。

        《唐人街探案》是他除苏式武侠外的最大IP,而且很有可能成为短期内最圈钱的IP。

        (长期来看,还是苏式武侠更赚钱,毕竟还有游戏、不断翻拍等长期赚钱的方式。)

        前世唐探三部曲就累计票房近百亿啊!这还因为最优秀的第一部,票房成绩扯了后腿。

        苏哲相信,以他现在的号召力,第一部受到的关注一定超过了前世的主演,达到第二部的票房应该不难吧?

        如果第一部就爆了,那三部曲能圈多少钱?

        哪怕他照抄前世狗尾续貂的第三部(肯定不抄第三部,太难看了),也赚翻了!

        苏哲估摸着,自己的身家估计能破百亿,绝对的娱乐圈首富。

        这让他鼓足干劲,一点不觉得过年需要放假——钱给足了,完全可以不放假——全身心投入到最后的宣传中。

        其实该做的宣传都做了,该知道的目标观众都知道了。

        但春晚给了《唐探》一个宣传和蹭热度的好机会,宣传部门立即炮制出几篇软文——

        <div  class="contentadv">        《春晚没看够?电影院继续看唐探,笑破你的肚皮!》

        《当“小俊”成为侦探》

        《比小品更好笑,全程笑点,阖家欢乐》

        这通过大数据投放到一些中老年观众面前,真的吸引了不少人临时决定购买电影票,大年初一和全家人一起看比小品更好笑的电影。

        宣传部门预计,仅仅在第一天,这些软文就至少能增加几千万票房。

        整个档期的话,很难估算,因为你很难说清一个观众到底因为什么原因走进电影院。

        宣传本就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很难准确划分功劳。但根据估算,苏哲在春晚小品上的出色表现,至少也能带来几亿票房。

        ——这才是春晚的正确用法。

        不用发通告费,宣传作用就顶得上几千万甚至上亿,毕竟春晚广告费就差不多是这个价钱。

        当然,前提是节目优秀,否则有可能是反向宣传。

        甚至可能因为某句台词,被骂上十几年。

        这些都做了,宣传已经拉满,苏哲唯一能做的,只剩下路演了。

        其他主创也要分头路演,只不过在首映场,所有主创都得齐聚某大会堂,参加首映礼。

        这不是大会堂第一次举办电影首映礼,但也不是每个电影人都有资格。

        苏哲不是国师,没导演过奥运开幕式,但他今年的综艺和歌曲太华夏,太中国风了,有些事情就好办了。

        细节不能讲,反正苏哲突发奇想,申请之后,就通过了。

        而在参加首映礼的路上,苏哲和尤梦黎坐一辆车,还有他俩的经纪人,以及龙傲天的发行经理江友亮。

        在路上,江友亮发挥主观能动性,又提出一个点子:

        “苏总,不然你找个不顺眼的同行,炮轰一下?我梳理了名单——和你有仇的,路人缘差的,拍过侦探剧的。你炮轰起来绝对有理有据。”

        炮轰搞大新闻,可以说圈内常用的廉价宣传办法,另一个是炒绯闻。

        江友亮小主意再多,也不敢让苏哲去炒绯闻啊,只能想到炮轰的点子。

        但苏哲挠挠头,感觉没有必要,还是算了吧:

        “虽然圈内有些人误会我,觉得我让一些同行塌房了。但实际上,我从没主动惹过事,更没惹过人,不想搞这些乌烟瘴气的歪门邪道来赚钱。”

        尤梦黎在一旁崇拜地看着苏哲:

        “哲哥,你太正直了。”

        苏哲耸耸肩:

        “和正直关系不大。主要是我明明能靠光明正大的手段赚大钱,为什么要获得‘苏大炮’之类难听的外号呢?”

        靠之前作品形成的观众信任,靠春晚小品的热度,这都是正途。

        炮轰、绯闻等猎奇产生的观众吸引力,不是说不能用,但谁能靠正途了还用这些烂招?

        苏哲的话,让尤梦黎更加崇拜了,左右看看,很遗憾江友亮和贾鑫还在车上:

        “哼,真没眼色。”

        江友亮:我应该在车底……

        俩经纪人:不应该在车里……

        贾鑫:看到你们有多甜蜜……不对,我是司机啊!我不开车伱们走着去?

        苏哲确实不用担心。

        在“正途”下,全国的首映都几乎爆满。

        无数观众涌进电影院,有人想看比苏哲小品更好笑的喜剧,有人想看精彩的侦探剧,还有人被特效画面吸引进来。

        他们大部分人,尤其是老观众,都对苏哲充满了信任——

        懂不懂什么叫豆瓣平均分超过8分啊?这是什么含金量?不用等评分和影评出炉,就可以无脑看!

        苏哲牵着尤梦黎的手,走完了首映礼的红毯。

        接下来,除了主创外,还有一些圈内好友,或者给苏哲面子,为电影增加热度的明星们,一一从红毯走过。

        而其中最火的明星,无疑是苏哲的师傅成兰云和师公周佳敏……

        “师公好。”苏哲老老实实地喊人。

        成兰云目瞪口呆:

        “你叫她啥?”

        苏哲有些惊奇:

        “咦?我搞错了?没想到师傅你小小的,啧啧啧,想不到啊……那该叫师娘?”

        成兰云气得拍他:

        “瞎说啥?闺蜜而已。”

        周佳敏也在一旁摊手:

        “苏大帅哥,别污蔑我,我还馋着你身子呢。”

        苏哲告饶:

        “得,算我心脏。两位抓紧进去吧,电影要开始了。”

        苏哲没搞太复杂的首映礼,人到齐了就开始播放电影。

        而在全国的电影院里,无数期待的观众们,也沉浸在大荧幕中,期待在光影的魔法中度过接下来的两个小时。

        很快,电影从《周易》中的一句话,“一阳一阴谓之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开始。

        这可以说《唐探》第一部甚至全系列的主旨。

        但此时,观众们还没有看到电影,只是不明觉厉,等他们看完电影后,回看这句话,才会有更深的感受。

        电影里,苏哲饰演的秦风登场,在面试警察学院时失败,同时埋下伏笔。

        家人为了让他散心,让他去唐人街找“大名鼎鼎的唐人街第一神探”,也就是他的表舅——唐仁。

        虽然电影画面十分简单,但观众们看到苏哲郁闷地躺在床上,都忍不住发出惊呼:

        “好帅啊!”

        “弟弟别哭,姐姐安慰你。”

        此时,画面一转,李道强饰演的唐仁出现,服装放荡不羁,表情神采飞扬,用一个字可以形容——

        丑。

        对不起,含蓄一些——

        比较像人。

        这里也没什么喜剧包袱,但观众们看到李道强的脸,都忍不住笑起来:

        “哈哈,他也太丑了吧?”

        “这就是唐人街第一神探?太反差了。”

        苏哲见此,十分满意。

        这两幕就是双主角的第一次亮相,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树立人物形象,看来完成得不错——

        秦风负责帅,唐仁负责搞笑。

        而李道强则一脸幽怨地看着他:

        “你把自己拍得好帅哟,而我好丑啊……”


  https://www.biqivge.com/book/88882546/9325957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om。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