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我的养老院风靡全古代 > 第21章 青霉素的制取与感染

第21章 青霉素的制取与感染


猩红热的传染力极强,禾木村里又几乎都是免疫力低下的老年群体,温颜自然不可能带着一个病患和三个疑似带菌者进入村中。

        思虑良久,温颜带着几人远着村子绕了个大圈,将几人安置在了村尾处的一个破庙里。

        这破庙离村子很远,且平日里鲜有人至,绝对是一个合格的隔离点。

        它虽破旧,但好在空间不小,几人收拾打扫一番,立马像模像样起来。

        为了防止有人闯入,几人还用了一下午的时间,砍了木材劈成木桩,在破庙外一米处,围了一圈小栅栏。

        温颜这边正愁着怎么才能联系到家里人,拿到生活物资、酒精和那三个培养皿呢,一抬头,就见不远处,王莲娘和温玲正往这边走来。

        眼看着二人越走越近,温颜赶紧带上面巾,扬声阻止:“娘、小玲,你们就站那,别再过来了。”

        两人应声停下,温玲一脸疑惑什么都不懂,而身为大夫的王莲娘见这架势,却是一下就懂了,她怔怔地看着温颜,眼泪“刷”地流了下来:“颜儿,你怎么那么傻啊?那可是瘟疫,你要是有个什么三长两短……”

        “娘,你放心,我没事的。”温颜安慰了一句,连忙转移话题,“小玲,你们怎么会过来。”

        温玲扶着王莲娘,回道:“不久前苏大哥带着一车木头回来,但却始终不见阿姐身影,我与阿娘追问,苏大哥却一直躲着我们,全身围得严严实实的,把木头交给王爷爷后就把自己关进了屋子……”

        “我和阿娘担心,便一直在村口等着阿姐。不久前见有马车进村,阿姐又一直没回来,我和娘便想着碰碰运气来看看,没想到真是阿姐。”

        看来苏河有按照她的方法认真防护,没有接触村里人,温颜松了口气,随即正色起来:“娘、小玲,你们听我说……”

        将轮椅的制作监督事项交给王莲娘,又细细的嘱咐两人做好各种防疫事项,温颜才向王莲娘提起被褥、食材等生活物资,并着重叮嘱了温玲送来酒精与培养皿。

        临近傍晚,两人细心的给温颜几人送来了齐全的各种生活必需品,比起温颜之前提到的要齐全得多。

        将各种用品一一归置好,温颜看着几乎被布置成另一个家的破庙,扬唇勾起了一个温暖的笑意,这种被人关心着的感觉,无论经历几次,都令人无法抗拒。

        将破庙用布隔出四个隔间,除去安置老婆婆的病房,以及男女各一间休息室外,还特意隔出了一个小型的实验室。

        休息片刻,温颜带着老大夫三人,进入了实验室。

        她拿起培养青霉菌的三个透明小盒,里面已经能看的出成长得十分繁茂的青霉菌。

        温颜看着这大片的蓝绿色,面上一喜,这种形态的青霉菌,很明显已经处于了成熟期,足以达到制取青霉素的条件。

        看来,禾木村的这种湿热的环境,确实很利于青霉菌的生长!按照这种三天一成熟的进度,他们成功的几率就更大了啊!

        按捺住心里的激动,温颜给三人介绍:“这就是我们此次用来配置药方的原料,名为青霉菌。”

        先开口的是书生,他一脸难以置信的盯着那“发霉的盒子”,脸色难看得跟吞了苍蝇,吐不出来也咽不下去,“神医,你这不是在开玩笑吧?”

        他这反应在温颜的预料之中,她明白现代西医和古代中医之间不可逾越的天堑,也不打算解释,反问道:“你觉得我像是会开玩笑的样子吗?”

        书生摇头又点头,他内心很想相信神医能通过这个“发霉的盒子”救下他们,但理智却又告诉他不可能,“可这要怎么救人?难不成是把这霉放进药里一起煎吗?”

        “不是。”只从他这个反应,温颜都能猜到后期真制取出青霉素,他们得知要用针筒把青霉素注入到身体里面,是个什么反应,“准确的来说,能救人的不是这霉,而是这霉里蕴含的一种物质……而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把这种能救人的物质给弄出来。”

        书生依然一副难以理解的表情,倒是老大夫盯着那青霉菌看了许久,忽然福至心灵:“老夫年少时曾游历行医,曾有幸识得一种名为‘陈芥菜卤’的偏方,此偏方以芥卤贮瓮中,晒夜露,使之霉变,待齐长出长达三四寸的绿色霉毛,再将瓮密封保存,埋入泥土之中。“

        “后三、五年后开瓮,缸内的芥菜完全化为水,霉毛消失不见,取名为‘陈芥菜卤’。取其水服用,有下痰、清热、定嗽之效,能治肺痈喘胀。”[注]

        他习惯性的捋胡须,笑得高深莫测:“小神医这青霉菌,是否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

        “正是如此!”温颜简直喜上眉梢,既然有了先例,那这事就好解释了啊,“不过陈芥菜卤所需时间过长,我们显然是等不了那么久的,所以只能通过一些手段,来缩短制作这种‘陈芥菜卤’的时间。”

        书生:“可是……”

        伙计揽过他的肩膀,打断他的话,“你哪来那么多可是?现在除了相信神医,你难道还有其它方法吗?”

        “没有。”书生失落摇头,然后发现其实自己在医馆时就是死马当活马医的想法了,现在完全是因为他看到的事实和之前想象中的差距过大,才产生了这种不信任的心理。

        他整了整衣袖,再抬头时脸上浮现出了歉意,“神医,那我们现在该做什么?”

        温颜勾唇,看向地上足够多的瓷碗,“首先,我们得培育足够多的青霉菌。”

        用米汁和山芋汁水作为培养基溶液,再从腐烂的水果上移植青霉菌,这是一个特别简单易操作的过程。

        四人配合着,速度很快的就把六十多个瓷碗都利用了起来。

        然而,接下来才是重头戏……

        老大夫三人只见温颜不知从哪里提出了个小包袱,然后从中掏出了一些奇形怪状的东西。

        温颜见他们目露疑惑,边往外掏边念着:“煮沸消毒过的瓦罐若干、菜籽油、自己烧制的炭粉、棉花、蒸馏水、海草煮汁配置的碱性水、用醋配置的酸性水、用竹节制成的分离管和漏斗。”

        这些都是温颜在这些天里提前准备好的,她有些庆幸自己有这种类似于强迫症的行为,习惯于提前把实验需要的用品准备完毕。

        这不,就因为这个习惯,倒是给他们节省了不少时间。

        她有意于教会老大夫三人制取青霉素的所有步骤,于是放慢了手中的动作,边做示范边做讲解:“第一步,需要用到一个消毒过的瓦罐、漏斗以及棉花。在漏斗底部放上瓦罐,漏斗里放上棉花,然后慢慢的在漏斗中倒入培养过的培养液体,得到瓦罐里的滤液。”

        “第二步,在瓦罐里倒入培养液体三倍的菜籽油,搅拌之后会发现,瓦罐里的液体会分为三层。”

        老大夫三人瞪大了眼睛,好奇的盯着瓦罐,心中疑惑水怎么还能分为三层?

        然而瓦罐并不透明,任三人盯了许久,也看不出它到底分没分层。

        温颜对此表示无奈,她当然也有心想让三人看看,但无奈透明盒子太小根本不够用来做实验,古代又实在没有玻璃之类的透明容器,她也只是有心无力。

        但……也不是完全没有办法。

        温颜取来煮过消毒的小竹片,将瓦罐向三人的角度偏了偏,小心的操作着:“瓦罐里的水会分为水、油、脂三层,水在最低下,我们要做的,是将上层的油和脂去掉,只留下水。”

        油脂与水,还算好区分,温颜稍微加快了点动作,很快就结束了这步。

        “第三步,在瓦罐中加入炭粉搅拌,直至炭粉吸收瓦罐中的所有液体为止。”

        “第四步,这里要用到上方开口大、下方开口小的名为分离管的容器,将活性炭放入分离管中,先用蒸馏水冲洗得到滤液,再用酸性水冲洗得到新的滤液,最后再用碱性水进行冲洗……别忘了在分离管下方放上棉花。”

        这第四步也是最后一步,因为缺少器具的原因,操作难度大大提高,温颜小心翼翼的按照步骤冲洗着炭粉,紧张到屏住了呼吸。

        三小盒培养液,最后也不过析出了很少的清液,温颜小心的将清液放在三人面前:“如果一切顺利,那么这里面,就是能治疗这次瘟疫的高浓度青霉素。”

        老大夫激动的看着这点清液,有些不敢相信能治疗烂喉痧的药竟然这么容易就被制作了出来:“这么简单吗?”

        温颜摇摇头:“这可不简单,青霉素要想达到治疗效果,必须得保证它的纯度。如果它的提纯不足,其中的杂质容易导致人发生过敏,直接致使人死亡。”

        就从他们这简略的制取设备来看,真的很难保证它的纯度,而且……他们手中的这些清液,到底是不是青霉素还未可知。

        所以,现在其实还剩下这最后一步,试药。

        温颜取了老婆婆的血,制作了能够代替琼脂培养基的营养液去培养球菌,准备进行药剂感受性测试。

        然而,就在第三日,老大夫三人及温颜都陆续的出现了起热、发疹的症状,齐齐确诊感染猩红热。

        这要是等球菌培养出来,再一个个的进行药剂感受性测试,他们都得死!

        温颜被烧得晕晕乎乎的大脑几乎要转不动,她咬牙起身,反正都得死,不如赌一把!

        迷迷糊糊之间,她取过梁国公府不久前送来的针管,直接一针青霉素,送进了自己的身体。


  https://www.biqivge.com/book/88205255/2406742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om。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