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新东方陆大少的磨人小妖精 > 第十二章~~~成年人的放下,一半是理解第章 …

第十二章~~~成年人的放下,一半是理解第章 …


小时候都盼着长大,但是在长大的过程中,吃了很多亏,摔了很多跤,才发现原来最单纯最快乐的时光,还是在小时候。

        以前棱角分明,不愿退缩很少让步,觉得什么“退一步海阔天空”都不过是没本事的懦弱话,而今却慢慢的懂得了,所谓放下,一半是理解,另一半,是算了。

        理解,大家都不容易;算了,生活本来就已经很难了;就这样吧,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我想起前两天点了一份外卖,送迟了半个多小时,而且还送错了,又赶上工作里有不顺心的事情,一时间有点焦躁火大。

        这个时候骑手打来电话,很着急地跟我道歉说不好意思,说今天真的是太忙了,刚才在路上还不小心摔了一跤。

        他说要重新给我买一份,我说算了没事,我就吃这个吧,他又说,那我加你微信给你发个红包吧,真的很抱歉。

        他的声音里有焦急,还有一点哽咽。

        我反复说我不会给差评的,不要担心了,赶快去忙吧,他才终于在连连道谢中挂断了电话。

        我想起刚才取外卖的时候看到他,看模样也早差不多是知天命的年纪了。他又是谁的丈夫,又是谁的父亲呢?

        即使自己过得也不尽人意,却总见不得那些人间疾苦。

        有时候我们体谅别人的过错和无助,其实也是想替别人谅解一下在某些时刻,同样着急无助的自己罢了。

        我有个朋友,一直是那种很拼很努力的工作狂,几乎每次微信给她发消息她都能秒回,对客户提出的要求总是能够使上十八般武艺去满足。

        结果昨天我在朋友圈看到她发了交接离职的说明。

        问她原因,她说这半年身体状况特别差,谁见了她都要问一问怎么脸色这么蜡黄,熬夜、失眠、掉头发,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去医院看了,医生说她压力太大了,针灸调理,每天喝中药,有了些起色,但整个人的状态都很倦态。她说:“最开始一个月赚两千块钱,就想着要是一个月赚五千多好啊,等赚到五千的时候,又想赚一万,咬咬牙挣到一万了,又想是不是再努力一点,就可以再够上一层台阶了。这两年卡里的确有了一点点存款,可是到了医院,这不过就是数字而已。

        躺在医院病床上的时候,突然就觉得很没劲。想想在客户面前的小心翼翼,在领导面前的唯唯诺诺,在同事面前的八面玲珑,那些想要争的气,想要证明自己的决心,突然一下子都成轻飘飘的一句‘算了’。

        何必呢?自己为难自己。”

        她一番话,说的我也很感慨。

        人总是贪心的,拥有了,就想要更多,可是跑得太快,我们就很容易忘记自己当初是为什么出发。

        如果不能及时找回自己的节奏,到最后只会发现,原来浮华不过过眼云烟,兜兜转转,还是大梦一场空。

        成年人的生活里,总是背负着很多很多的东西,但往往在这样的时候,放下,成了比坚持更难的一件事情。

        可有时候,放下,其实更难得啊。

        坚持做一件事,从某个角度来讲不过是你习惯了走这条路而已。但有时候想一想,如果换条路,会怎么样呢?

        你当然可以站在自己的立场,以强者的姿态捍卫自己的权利,但有时候,放过当时更弱的对手可能会让你更轻松。

        你当然可以坚持自己的人生信条,不达目的不罢休,即使再难也不回头,但有时候,稍微驻足看一看沿途的风景,你会发现小憩的价值并不亚于奔跑。

        你甚至也可以对那段不会再继续发展的感情,仍然抱有期待,仍然试图挽回,但如果有一天你愿意真的让这个人这件事翻篇,你会发现,原来,结束在彼此都还体面的时刻,可能才是更合适的结果。

        理解和放下,有时候不仅仅是对事、对他人,更是对自己。

        有时候会在后台看到留言说,为什么很多事情说变就变呢?为什么很多人,走着走着就散了。

        可人生实际上不就是这样吗?

        你18岁时想要的东西,到了28岁的时候可能会嫌幼稚;你28岁信奉的真理,到了38岁的时候,可能又会有另一种角度的理解。

        年纪长了,经历多了,心态,也就不一样了。

        所以,有些人有些事,想通想不通,终究是该放下了。

        理解那些一直追逐却还是没有如愿的,还有那些已经逝去却还是难以释怀的,也别忘了,跟那个一直活在别人的眼中忘了快乐的自己,说声算了。

        生活很短,好好爱自己,开开心心去过,比什么都重要。

        生活由自己创造,幸福与否全掌握在自己手中。

        心理学上有个“强者思维”,意思是说当你面对挫折时,先别急着质问命运,而是去想“怎么办”。

        当你将抱怨转变为行动,你会发现,事情远没有那么糟。

        生活中的10由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组成,而另外的90则由你对所发生事情如何反应决定。

        也就是说人生中仅仅有10的事情,是我们无法左右的,而另外的90却掌握在自己手中。

        与其抱怨,不如行动。

        作家詹姆斯·艾伦讲过一个“花园效应”。

        人的头脑就像是一个花园,不管你怎么做,花园里都一定会长点什么东西。

        如果不播下有益的种子,那么有害的种子就会在花园里生根发芽,并且生长出更多有毒的东西。

        任由毒草蔓延,心灵的花园必将荒芜,只有及时修剪,不给坏情绪生根发芽的机会,花园才能枝繁叶茂。

        正如《不抱怨的世界》这本书中说的:

        让生活变得更美好的秘诀,其实就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


  https://www.biqivge.com/book/86226157/2605779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om。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