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东窗事发 > 第52章 多谢罗夫人

第52章 多谢罗夫人


“…”之几看着两样东西有些愣神,这怎么跟电视剧里演的不太一样啊。

        难道不该是给自己带一些烧鸡点心之类的,再拿一壶好酒,再不计,这里是客栈,下去提一壶茶也行啊!

        这盆饭,还冒着热气,估计是人家刚煮出来,就被七山抱走了,但之几表示,自己突然不那么饿了。再看那水桶,是水井边儿用来打水的那种,上面还有半截麻绳,想必是七山强行扯断的,绳尾翘在上面,不觉有些好笑。

        “小姐,快吃,没毒。”

        见之几光看着不动,七山怕之几饿坏了,连忙催促着。

        之几看看四周,没筷子没碗,自己总不能就这么上手吧?自己都没洗手,多不干净啊。可七山却管不了那么多,伸手两三下就给之几团了个饭团,递到之几面前。

        之几原本有些嫌弃的,但看向七山的目光,突然意识到,七山以前就过得这样的生活吗?所以才没有察觉到自己的窘迫,可见她是习以为常了的。而自己,前世刚出社会打拼的时候,为了省钱,硬生生吃了一个月的白面馒头,如今才过了几天好日子,就变得这般矫情了…

        想通之后,之几看到七山递过来的饭团,突然觉得它也不是那么难以下咽的存在。接过放到嘴边,闭眼大大咬了一口,很实在,七山本就力大,经她之手做出来的饭团没有了颗粒间的松散,紧实得像个饼,又有米饭的清香和回甜,在口腔扩散开了,哪怕没有其余的作料,也是美味的存在。

        当然,不排除是因为自己饿久了的缘故,现在喝西北风都是香的。

        体会了饭团的美味,之几也不知拘禁,大口大口造了起来,正吃着,便听见外面有人大吼:“谁,到底是谁这么缺德,我刚煮好的一盆细粮,连盆都给我端走了,还有我那后院的水桶,我都用好几年了,这都偷,别让我抓到你,不然我扒了你的皮!”

        之几眨了眨眼看向七山,七山没有多余的反应,依旧吃着手里的饭团说:“吃吧,小姐,他抓不到我。”

        之几没想到七山这么有意思,还会玩儿梗,当即掩嘴笑了起来。

        …

        饭团真的很实在,狠狠塞了三个拳头大的饭团下肚,之几就造不动了。毕竟目前自己只是一名十四岁的小女孩,胃就那么大,能吃多少。

        转头看向七山,还在埋头苦干呢!

        “七山,你以前就是吃这些?”

        七山咽下嘴里的东西,看向之几回答:“不是,我们有什么吃什么,没有就不吃。”

        听七山这么说,貌似这白米饭就凉水还是不错的口粮呢!之几竟一时不知该说些什么。

        七山是真的能吃,除去之几吃下的,其他全进了她的肚子,完了还灌了两口井水,跟之几知会一声,飞快将水桶和木盆还了回去。

        当然,之后又听见店家一阵气的跳脚的吼叫。

        如果是在前世,七山的做法就是杀人诛心,拿走也就罢了,将东西用完还给放回去。换作自己是那个店家,肯定也得气得不轻。

        之几其实不想白吃人家的,让七山给放点银钱,七山表示她没钱。也是,向她这样身手的人,到哪儿不能白嫖?而自己身上也没有银钱,之前原本想着这是给人送还银两,然后就回戏座阁,所以根本没想过要揣多少钱在身上。而且前世的生活环境都是手机支付了,自己早就养成不带现金的习惯了,所以身上没几个子儿,吃馄饨又将身上为数不多的十个铜板都用掉了,自己现在也是身无分文。

        作为温歌,自然是不用发愁回去的,但自己现在是唐之几,两袖清风加上现在身无分文,要是现在跑路,自己都没钱回到渭阳城,更何况之几也想看看,这李清二人的背后,到底是什么人。

        吃饱喝足,又出不去,之几现在只能躺在床上发呆,不是不想找七山唠嗑解乏,主要是和她聊天还不如不说话。

        就在之几闲的都快睡着时,门口突然有了动静,之几立马来了精神,翻身在床边坐正身子,摆出一副老僧入定的架势。

        很快,从外面推门而入三个人,是一个面容慈善的夫人带着两个打手。

        三人进来就看见之几端坐在哪里,那夫人率先开口说道:“姑娘你醒了,可有哪里不舒服。”

        之几没有回话,只是直勾勾地看着她。那夫人也不怯场,继续说道:“姑娘你莫怕,妇人也是赶巧,近日回家乡祭拜,今早是有人在街上将妇人拦下,将姑娘你买过妇人的。近日回家乡祭拜,今早是有人将姑娘你买过我的,看,这是卖身契。”

        说着,那夫人从袖口取出一张契纸,展开放在之几面前。

        虽然之几认不到这里的文字,但那白纸黑字写着她卖身为奴的字眼,她用脚指头都想得到,上面还还按了手印,但之几知道不是自己的。

        再看那夫人一副有恃无恐的样子,若是普通人,或许真要着了她的道了。

        那夫人继续开口安慰说:“姑娘无需害怕,我不过是看姑娘可怜,想将你从那人贩子手上救下来,这卖身契便还给姑娘,姑娘自己好生保管才是。出来这么久估计家里人该担心了,快些回家去吧!”

        之几看对方演的尚好,便决定将计就计,看看她想怎么做。

        于是之几缓缓起身,走到妇人面前,接过卖身契揣入怀中,才淡淡开口道:“多谢夫人出手相救,小女子感激不尽,可否请夫人留下名讳,等日后小女子攒够银钱,定会将这笔钱加倍送还夫人,报答夫人的相救之恩。”

        那夫人见之几虽然语气冷淡,态度却还算上道,便热情拉过她到桌边落座,然后开始自来熟地侃侃而谈。

        之几有一句没一句避重就轻的回应着,到也不显得气氛尴尬。

        从聊天中得知,这妇人是当朝命官史部左侍郎的二夫人罗氏,说白了就是个姨娘妾氏,她祖籍是在荔安县的,此次从上京城回来是为了祭拜已故的亲眷,原本是要回去了的,今日上街不过是想再体会一下这里的乡情,毕竟等回到上京城估计以后很难找到机会回来了。

        结果她正逛着,从旁边突然窜出一个人,点头哈腰地问她需不需要丫鬟,很便宜的那种,因为看到她身后跟着的是家丁,没有伺候的丫鬟,这才选中了她。

        她大致猜到什么,当下便花了银子将人买下,那人贩拿了钱给她留下一把钥匙和一个地址就跑了,这才有了刚才拿出。

        然后对着之几一阵嘘寒问暖,但之几嘴巴何等严实,只说自己是个孤女,在一处艺阁谋生,想是那人觉得自己身上肯定有钱,才将自己掳走,却不想自己比他们还穷,所以才出此下策,也好过他们白忙活一趟。

        两人东一嘴西一句,慢慢也就熟路起来,明眼可见,之几的态度不似刚开始那边生冷。

        “那唐姑娘可有什么知心的友人,我派人将姑娘送过去,也免得姑娘这一路回去再有什么危险,毕竟你一个小姑娘,人生地不熟,若是从我这儿离开出了什么事,我也是难辞其咎的。”

        之几见那罗夫人开始正式旁敲侧击,也便将计就计地开口:“这…,不瞒夫人,小女子曾有幸结拜过一位义兄,只是我们互表心照不宣,平日都是他来找我,我也不知他家住何处,是何身份,想来,也是找不见了的。”

        罗夫人拍着胸脯跟之几保证着说:“嗐,这有什么!唐姑娘你只管将他的相貌告知我,我将你送回去再让他们替你找寻一番便是,我在府中没什么权势,但只要报上我家老爷的名讳,想必就是县令也会给三分薄面。”

        之几也不再掉她胃口,主动拉住她的一片衣角说:“那便多谢夫人了,夫人的恩情,小女子没齿难忘,蒙夫人不弃,日后若是有用得到小女子的地方,小女子愿任凭差遣,已报夫人今日的大恩大德。”

        罗夫人:“唐姑娘言重了,先不说我身为朝廷命官之妇,便是一介草民,遇到这种事也是尽量能帮就帮。”

        又聊了一会儿,罗夫人才想起来之几应该还没吃饭,就要张罗小二上菜。

        之几肚子里那三个饭团还没消化完呢,现在哪里还吃得下其他东西。

        于是之几温婉拒绝罗夫人的好意,并找了个说辞道:“夫人有所不知,小女子身患隐疾,多年来一直在服用汤药,这每日起身最先入口的便是那苦涩的汤药,若是一日断了,之前的调养便是前功尽弃了。”

        罗夫人听了愣了愣,自己得到的信息里并没有对方身上有病这一条,是下面人忘记写了,还是她藏得太好了?又想想唐之几是在那种地方讨生活的,顿时感觉整个人都不好了。

        但戏都演到这儿了,罗夫人自然不能就此作罢,讪然一笑就将事情掀了过去。

        又是一番嘘寒问暖,这才带着之几离开客栈,掏腰包替之几给了船票钱,又让身边两个仆从跟随保护,再拿来十两碎银塞给之几,让她安心上船,有自己的家丁保护,不会有危险。

        于是之几又感激地说了一堆谢词,等船家催促了,才依依不舍地上船离开。

        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二人是姊妹或母女间的分别呢!

        罗夫人目送船只远去,人群里走出来几个家仆打扮的人来到罗夫人身边,如果七山在,一定会认出来,几人就是掳走之几的人。

        罗夫人看了看几人,然后嫌弃地拍了拍自己的衣裙,赶紧让人牵来马车,刚刚和之几有不少肢体接触,她要快点回去换掉这身,然后仔细洗个澡,去去晦气,生怕之几将病气过给自己。

        罗夫人原本的打算,是想多留唐之几两天,好叫关系更近些,以后打起感情牌来自己也有底气。

        可一听对方有病,这自己如何留得!

        一方面自己嫌弃得紧,另一方面,是不敢耽误了自家大人的正事。

        若是这唐之几一日不回去,便一日不吃东西,就那瘦小的身体,再加上她的病,估计没等把人送回去,就得饿死在自己这里,到那时自家大人怪罪下来,倒霉的还是她自己。

        当然,罗夫人的这些想法之几是不知道的,就算知道了也不会有什么想说的,只会觉得,这个罗夫人也是不过尔尔。

        唐之几这边,一上船就去了船舱,因为这是一艘商船,除了唐之几,还有很多顺路搭船的商贩百姓等,以免人多眼杂,之几钻进分给自己的那间小屋就再没出来过了,而且自己自己给自己打着不能吃任何东西的旗号,这样不但避免了门外两个家丁的监视,也让之几有空余的时间留出来思考,接下来要如何操作方为妥当。

        两个大汉就守在门口,虽然不担心唐之几那丫头会跑,但小心驶得万年船。屋里的小人儿不可怕,但她背后的人就不一样了。

        到了晌午该吃饭的时候,也是两人轮流去的,所以唐之几的小屋外一直都有人守着。

        好在唐之几并不担心,因为就七山的身手,莫说他们在门外守着,就是在自己面前盯着,七山也能将食物给自己送来。

        这一顿七山不知从哪个房间拿了人家的烧鸡和白云糕,还有一只牛皮水袋。这次之几身上有钱了自然不能白拿,让七山给人送来二两碎银过去,免得到时候人家以为遭了小偷,闹到船家那里去就不好了。

        午后的时间过得非常慢,尤其是现在什么都做不了的之几,简直快闲得落灰了。

        之几无聊地趴着窗沿上问:“七山,咱们多久才能到渭阳城啊?”

        “最快,明日,辰时。”

        之几叹息着抱怨道:“啊?这么久,咱们来时也不过是大半日,怎的回去就得花一日的时间?”

        “小姐,水阻,船上,人多。”

        之几这时也反应过来,来时是目标明确,而且轻舟简行,又是顺流而至,能不快嘛!如今不光要考虑水流的阻力,这么大的商船,有的人在这个地方下,有的人在那个地方下,再快也要耽搁不少时间,七山说的时间,也是保守估计的,正式到达多半只会更晚呢!

        再说另一边,杜欣萍将事情拜托给奶娘就没了之前的焦急,因为她知道,凭蒙柯琪的实力,一定能替自己找到温歌。

        既然此事有了着落,现在便可以把心思落在虎口山清剿的事情上了。

        之前驻营那边请了费添卿过去,毫无疑问是要被骂的狗血淋头,但毕竟是朝廷的将士,就算要杀要剐,也得是陛下来决定,由不得费添卿处置,费添卿知道其中的道理,所以哪怕只是出言呵斥,也要解了自己心中那口怒气。

        费添卿在温府好吃好喝调养了这么久,身子骨早好透了,一顿猛烈的输出后,也没显得多疲惫。但最后还是耐下心来给将士们规划策略,到了夜色将至,才回到温府。

        杜欣萍她是信得过的,所以等晚上一同用膳时便和杜欣萍说了一嘴,她心中对军中儿郎的武力落后表示担忧。

        杜欣萍自然不能和费添卿一样随口就来,费添卿活够本了,她还没活够呢!

        于是开口宽慰了她说:“老夫人放宽心,我大好河山自有胸怀大志的好儿郎守护,如今外敌蠢蠢欲动,精兵强将自然要紧着边关才是,就好比您长乐将军府的几位,哪个不是骁勇善战,不惧沙场。况且我渭阳也有精锐的驻营军,但那也是用来防备外敌的。陛下派了这些人来,一来确为清剿山匪,二来,这不也是想让他们知道,参军不是让他们去白拿军饷的…。您也得明白,陛下的良苦用心啊!老夫人。”

        费添卿听了点点头,之前最开始去看望伤员那次,她就大致了解了这群将士的能力,这群人多是富饶家庭花钱塞进军营里来历练的庶出子弟或旁系,在家里说不上什么话,到了军队也是碌碌无为,一直闲置着,平时训练就是垫底的存在。

        这次听说是清剿山匪,而且配了好几个将军,连大理寺的钟书远也带上了,想着跟去混个军工,塞了钱才被选中的。如今才知道山匪的凶残,个个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当然,他们并不会知道,就算他们不塞钱,被选中的照样会是他们这一批。

        费添卿无力地叹了口气,但不知道陛下到底打的什么主意,暂时不敢轻易写信送去。又看杜欣萍一脸相信朝廷的表情,费添卿也只得将话语咽回肚子里。

        再说戏座阁这边,之几失踪的事情自然不能告诉阁里的人,不然闹得人心惶惶,等之几回来岂不是一堆烂摊子。

        温锦让彩衣先去安抚好红姨,切勿走漏了风声,温锦自己则开始装模作样地在城中展开地毯式搜索。


  https://www.biqivge.com/book/79260085/2549819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om。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