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摄政王妃护夫成狂 > 第221章 出自先皇的手稿

第221章 出自先皇的手稿


  那突然异常样子,如同是在向主人疯狂暗示什么。
  尹云楼不懂它的狂躁,只当它又在调皮耍泼赖。转身将它丢置在案上,便去拿汗巾,擦拭身上雨水。
  而至于知微到底在暗示什么?
  可能是在告诉它这傻傻的主人,韩雨就是他日思夜想的萧湘吧。
  …………
  藏居在云水汀这几日,尹云楼无事便看看书,写写字,偶尔画上几幅画。有时也会清理翻看先皇先后遗留下的文字书籍等。
  那日料理好知微,无事时又去房间里的书柜里整理书籍,无意间,在书柜中稍显隐秘的角落中看见一沓用黑布卷起的宣纸。
  因为时间过于长久,那黑布上已生了诸多虫卵。
  掀开黑布,里面的纸已泛黄,一角也被虫鼠咬损,但上面的字迹却很清楚。那字迹尹云楼熟悉,正是出自先皇之手。
  厚厚一沓,像是手稿。
  翻开最上面的纸张,下面赫然出现“上官培世家”五个苍劲的行书大字。
  脑海中模糊记得上官培是萧家之前的大将军,但上官家族并无什么突出功绩,也只是在常青战乱时期奉旨出征过几次,并未取得太大功勋。
  随手翻动后面内容,大致判定这是先皇为其世家撰写的生平事迹。但这样一个平平无奇的世家怎值得先皇为其撰写事迹?
  尹云楼心间不禁有些疑惑,带着这些疑惑,也因念着无事,便就势席地坐下。
  身靠书柜,捧着手稿细阅起来。
  不看这些东西,尹云楼心间是未觉得什么,可当他看过后,心却被强烈冲击了。
  文字中,先帝记述了上官家的兴起,讲述常青受外敌侵略时,上官家族独当一面,以一支历经上官家两代人苦心训练出的精锐军队——赤渊军用血肉之躯浴血护国,上面详细记载以上官培为首的上官家族与赤渊军,御敌征战的每一场战役。
  在那大大小小近百场战役中,上官家族带领赤渊军以不屈的坚韧意志为常青守疆土、驱外敌,他们对敌表现出的英勇无畏已超出世人所能想象的极限,其所做出的牺牲与贡献更是任何一个常青皇室人与官员所无法比拟。
  甚至可以说,在那段动荡、民不聊生的时期,将上官家族及其所带领的赤渊军称为常青的守护神一点也不为过。
  与此同时,通过阅览这些真实事迹,让尹云楼真正了解到,那段时期的常青,竟远比他所了解到的更加凶险与艰辛。
  可为何如此激昂悲壮的护国事迹,在后来的朝廷、宫中乃至在民间甚少被人提及?
  不由地,他又想起幼时常与先帝在一起的时光。
  幼时,先皇为培育皇室子弟的忧患意识,常常将常青那段悲惨动荡的时期拿来讲,而他讲述最多的就是大夏谢文珏率兵领医援助的故事以及常青的一支神勇军队赤渊神军。却从未听过上官家的事,唯一从他口中知道的就是上官家族是武将世家,曾为常青抵御外敌出过一份力。
  明明功勋显著,为常青将史上一段传奇,却不为世人所铭记——其间的矛盾原因,尹云楼实在想不通。
  之后继续翻阅后面的内容——
  上官家族带领赤渊军将侵入者逐一驱逐出境,并一一收复曾被掠夺的城池土地,由此常青结束了长达五年的战乱时期。
  为表上官家族的赫赫战功,皇帝特封上官培“战神”称号,并赐赤渊军为“神军”——也即是到而今依旧为人们所提及的赤渊神军。
  然而,天不佑上官,一场天灾大火一夜覆灭上官家族五百余口。
  尹云楼心头紧促,立即翻开下页——
  却再没有任何字迹。
  他有些不相信,又连翻好几页,可最终结果依旧是没有任何字句对后面发生的事进行记载。
  也就是说,这本史传仅仅写到上官家为一场天灾大火灭族,至于这场天灾的原因都没有交代。
  是还没来得及写,还是因为其它原因没有写?
  一时尹云楼不禁陷入了深思。
  手里握着未完成的上官培世家史传,屈腿靠在书柜,目光落到光线昏暗的窗子上,回忆起?岁时,他正在宫中阁楼的楼台上玩耍时,却碰巧目睹了宫外的东方一场大火。
  那火之大烧红了半边天,就连皇宫也染了大半的红光。壮阔之景,令人难以忘却。
  那一夜,有不少宫女太监及侍卫驻足观望,窃声讨论这火的出处。他记得很多人说,那是上官大将军家的方向。
  再到后来,全永兴城都被白色布条(丧幡)挂满,最后连自己的父亲也为一场丧事操劳数日。
  那个时候他还小,不懂什么样的人物能让自己的父亲如此上心、悲痛,觉得那人不过就是一位带兵打仗的将军,不该全城都这样兴师动众。
  现在再想想,于皇室及全常青百姓的确都该为上官一家送行。
  时隔二十多年,关于上官家族的一切记忆都被抹去,反而在一处无人问津的隐秘角落中真实记载了他们的一切。而这还是出自先皇之手。
  这些,他实在想不明白。
  后来卫忠过来送茶,他提起这件事,问:“上官培你知道吗?”
  卫忠不知道主子为何突然提起这件事,只回忆道:“好像是先帝在时的一位将军。”并道“小的时候听老人提到过,说他们一家死于大火中。其它的,属下就不知了。”
  一问一答,也没得出什么有用的线索,之后,尹云楼也就未将此事放在心上。
  想着,此事已过去许多年,上官一族生前享受殊荣,死后更受到最高礼节的厚葬,也算无愧他们为常青所做的贡献。
  因此,这本未完的手稿,在尹云楼这里也算不了了之。
  ……
  又三日,当永兴城正查的如火如荼时,尹云楼从云水汀出来了。
  不过他是趁夜出的北山,当夜并未直接回到城中,而是一个人拐到青龙寺,跑到后山的静和居,见韩雨去了。
  因为卫忠跟他说,韩雨近几日便要离开永兴。


  https://www.biqivge.com/book/77213892/10627594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om。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