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浮萍乱世 > 一言而决

一言而决


葵亥年九月初九夜,周二郎和哥哥李继名刚进李家院子,就被李秀才招进了书房。

        李秀才:你俩考试如何?

        李继名:祖父,今年的题太难了,尤其是策论!

        李秀才:哦?以何为题?

        李继名:有征无战,道存制御之机眷言筹画滋理何从?

        李秀才呀了一声!不应该啊,这哪里是童试!考秀才也不过分。

        李继名:考进士也不过分。

        李秀才转头又问周二:你考的如何?

        周二:题太难,发挥一般,截题和诗还行!

        李秀才点点头:题难,大家都考的不好,蓝田县是有二百个名额,矮子里拔将军吧!考试结束你俩下去好好休息吧!

        回到卧房里的周二失眠了,并不是为了童试,是为了接下来的路,童试过了肯定要备考来年春试的,中了秀才,家里的条件才算改善。

        进了蓝田县后的周二,才后知后觉的汤峪镇周村,太过贫穷落后了,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虽然两位舅母并未表现出什么,两世为人的周二怎么会不懂的人情世故。

        总是住在李家,两位舅舅没说什么,两位舅母背后应该没少唠叨。这也是看在周二学问过人,得到李老秀才的赞赏,将来看周二能走到哪一步,才没有出言讽刺。

        对李家来说,县试不稀罕,秀才自己家就有两位。自己家里需要的是进士及第,哪怕这个进士是亲戚。如果县试不中,不用人家赶,周二自己就会羞愧的滚回周家村。

        因为蓝田县直接在长安治下,少了一道府。所以少了府试,但是考试的程序不能少。

        长安附近的几个县的学子要去长安参加院试,院试过了才是秀才,拥有科举做官的门票。

        而且后年就是大比之年。三年一次的春闱大考。所以明年的院试,周二必须要过,不然还要再等三年,多少学子的寒窗苦读,就这样蹉跎了年华。

        因为周二家庭的拮据,周二只能中了秀才,才能得到官府的米粮,家里供应一个读书人的开销实在太大了。就这样周二还没有真正的拜师,因为拿不起学费。这也是周大和父亲去上战场的一些原因。只是该拜谁为师呢?

        次日,周二早早的起床,刚来到院子里就看到了起的更早的外公,周二看到李秀才在锻炼,看了一会感觉像五禽戏。

        五禽戏:华佗在《庄子》“二禽戏”(“熊经鸟伸”)的基础上创编了“五禽戏”。其名称及功效据《后汉书·方术列传·华佗传》记载:“吾有一术,名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亦以除疾,兼利蹄足,以当导引。体有不快,起作一禽之戏,怡而汗出,因以著粉,身体轻便而欲食。普施行之,年九十余,耳目聪明,齿牙完坚。

        等李秀才练完,周二上前见礼。然后递上了一旁的毛巾,李秀才一边擦一边说:等你县试完了看考试结果,如果中了,老夫再舍一张老脸,替你引荐一名师。

        周二连忙感谢,不知外公说的?

        李秀才:韩文,韩德明。我昔年好友,上任县令,今已退休。

        李秀才又笑道:学问就是陛下也曾夸赞!只是不会做官,别人越做越大,他是越做越小。

        周二再次表示感谢!

        学衙:考试已经结束,在两位礼部官员监督下,由县令和县里其他秀才阅卷韩德明也在,县令张文华陪同。两位并未阅卷,只是在喝茶。

        等下面阅卷完毕,两位再审查遗漏。最后在礼部两位官员的监督下,确定最后名单。

        忽然:一阵惊呼!

        一名秀才连呼:好诗,好诗啊!

        引得一众审阅人员纷纷侧目。县令还未出声!

        韩德明急道:快呈上来看看。

        县令张文华并未不悦,只是笑了笑。因为了解对面这人的性格,虽然都是出身两榜进士,但是对面比自己年长许多。是真正做学问的人。

        那秀才呈上来的试卷,韩德明急忙接过看,顿时眉开眼笑,嘴上道:果然好诗

        张文华也好奇了,但并未上前观看,因为了解,所以不急。

        果然韩德明摇头晃脑道: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好诗!好诗啊!

        张文华听了也是一愣!细细品味一番!果然是好诗!

        韩德明:就凭此诗,可点头名

        张文华道:明公切勿着急!依才而论,还是要看策论的!

        韩德明边笑边说:是我着急了,没办法,就好这一口。

        周围人大笑!

        韩德明又往前翻!眉头时而皱,时而舒!最后默默无言。

        张文华好奇了!问道:明公!明公?

        韩德明:文采嘛,一般般,有些语句用的不对,按理写这么好的诗文采不菲。

        张文华:怎么,文章极差?

        韩德明:是字有点差,内容不差。

        张文华接过来细看,出的题目他是知道的,也认为太难,可是礼部下的卷子,他能说什么。张文华不同于韩德明,对方是做学文的,自己是做官的,国家的外交政策,内政国策都要了解,等张文华读完。一言而决:一等头名!


  https://www.biqivge.com/book/74058288/2503639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om。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