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我为谁妖(修订版) > 第158章 第158章

第158章 第158章


我歉疚地看着惠岸,真没想到连他也连累了,“不关惠岸的事,是我,我自己不辞而别……”我想向菩萨解释。

        “灵珠,”惠岸不原我求情,“有错受罚理所当然,不要多言。”

        我真是难安,和他的严厉比起来,以前对我确实太宽容了。

        “灵珠,”菩萨说,“我知道你已拜唐僧为师,不过前段时日你一直跟着惠岸修行,也算是我名下弟子了,我暂且收你为记名弟子吧。”

        我有点意外,怎么突然想到收我为弟子?犹疑间注意到惠岸看了我一眼,我知道他是希望我应承下来,虽不明白原由,但我相信惠岸此意必有缘故。

        去天庭报到之前,我还要先见一人——王母,她是私下召见,和九头虫的上告无关。

        我知道灵珠仙子的受封是王母娘娘所赐,也听说王母待灵珠不错,但私下召见,她们以前的私交很好吗?我迷惑不解。

        惠岸一直将我送至天宫,一路上不停指点着天宫各路神仙分布的区域,还有该注意的天庭条规,至于跟什么人说什么话,那就只有我自己见机行事了。

        天宫虽然威严,好像在礼节的细节方面倒不如人间苛刻,这大概源于凡人的耍弄权术更甚,一旦位高权重,就会以礼节来显示高高在上的地位吧。

        我低着头,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来觐见王母。

        说不上那是不是宫殿,一来不敢仔细看,二来空间太高也无法肆意地看,四周云雾遮掩,只觉坐在上方的女人霞光万丈,几位仙娥也是仙意袅绕,围侍两旁。

        “灵珠仙子到。”我听见仙娥传唤道。

        我立在殿中央,只觉得殿座上的女人在细细打量我。她,便是西王母。

        “灵珠,你自遣去西海协助治理水源,一别也有八百余载不见,哀家甚是想念,听说三百年前那场大劫,你命在旦夕,后来竟香消玉殒,哀家心里着实难受了好一阵子,若是早点回天宫,就逃过此劫了。”王母说,余音袅袅。

        “灵珠不才,劳烦王母娘娘牵挂,实在难安。”我诚惶诚恐。

        “今见你完好无损,哀家就放心了,上次听阿琼阿瑶提及你,哀家还有些疑惑,今见你面,果然依旧光彩照人,你即已离开西海,莫若再返天宫,重掌旧职,如何?”

        “这……,谢王母娘娘抬爱,只是三百年前那场劫难,我的能力已受极大损害,恐难以担当,”我一时不知作何回答,只有找理由搪塞,一路我一直揣度王母召见的用意,莫不是真为了召回天宫?这还着实始料不及,天宫不是我所愿,但莽撞回绝又会让彼此难堪?“再说,,我修行途中,已拜唐僧为师,打算一路随去西行,还望王母娘娘成全。”

        “哦?”她这一声并不意外,“哀家也有听说了,他收了几个弟子?”她好似不经意地问。

        “三个。”我如实答着。

        “那弼马温……?”她刚说了这几个字,停顿了一下,旁边仙娥提点道:“孙悟空。”

        “对,孙悟空,是他大弟子吧,可还安分?”她问。

        安分?我琢磨着这个词,是了,他曾大闹天宫,这么说也合情合理,“他一路斩妖除魔,保护师傅。”我回答。

        “哦,”堂上一声冷笑,又听到:“这猴子当年反叛而为,逆天而行,动用了多少天兵天将才拿下,而今也该让他尝尝个中滋味,”沉吟了片刻,又问:“他这一路在人界行走,想是多有牢骚和不满?那大逆不道的说辞是有的吧?”

        我恍然有点明白此行的目的了。

        说起来,孙悟空口口声声宣称自己是齐天大圣,讲述着大闹天宫的辉煌,原就是犯了他们的忌讳,虽说玉帝封他为“齐天大圣”,但那是不得已而为之,这天帝只有一个,谁愿与他人共存?偏偏孙悟空又喜欢时时挂在嘴边炫耀,这不是让至高无上的脸面无光吗,这下面的话恐怕不好回答。

        唉,叫我怎么说呢?“有”?那誓必更让王母心怀芥蒂;说“没有”?孙悟空的张扬,怎会有不透风的墙?王母既能知道我拜唐僧为师,又怎么不听闻孙悟空的言行。

        “孙悟空一心只想护唐僧师傅去西天取经,盼望到佛祖如来处修得正果,其他,不曾听说。”

        她沉默了一会儿,“那天蓬呢?现现在也是唐僧门下弟子?”

        天蓬?怎么又扯到猪八戒了?是了,灵珠以前在天宫任职,自然是认识天蓬元帅的,“是。”我回答。

        “他,平日可说过什么不中听的话?”王母又问。

        猪八戒能说什么?这可奇了,若说关注孙悟空,是因为大闹天宫,倒情有可原,那猪八戒不过因为调戏嫦娥闹出的丑闻打入下界,值得王母娘娘垂询吗?

        “不曾听过,王母娘娘是指哪方面不中听的话?”我不解,小心翼翼地问。

        她闷闷不乐了好半天,“平时他说了些什么?比如有什么言语对天神不敬?”

        “他只是抱怨吃不饱。”

        王母哈哈大笑道,“他投的是猪胎,食肠宽大,自然吃不饱,还有呢?可提及当年水军元帅时的往事?”

        我摇摇头,“他只是偶尔想念他高老庄的娘子。”

        王母的扶着宝座的手好像紧捏了一下,又不以为然地放下了,沉静道:“灵珠,你既然跟随唐僧,怎么对他们的情况不甚了解?”

        所谓言多必失啊,我还是早点结束谈话比较好,“王母娘娘明鉴,我离开西海后,重伤未愈,修行途中适逢唐僧师徒,拜了唐僧为师,后来与黑熊打斗,伤势加重,得观音菩萨相救,一直跟随菩萨的弟子修行,现也是菩萨门下弟子,所以先前和唐僧师徒相处时间不长。”

        我现在才发现拜在观音名下真是明智之举,她像一把保护伞让我避免了不必要的麻烦,莫非观音和惠岸让我入门做弟子之意原就是如此?


  https://www.biqivge.com/book/70965692/2706108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om。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