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我在古代做金牌夫子 > 第20章 好学童子

第20章 好学童子


宋初夏从屋子里捧了个小包裹出来。

        她扬起笑脸道:“大伯大娘,看我给你们带了什么回来。”

        包裹虽小小,但四周鼓鼓囊囊的,一看就装了好几样东西。

        闻言,程大郎等人都伸长了脖子,尤其石头,直接从凳子上蹦了下来,直嚷道让他拿就是了,怎么能累着夏妹妹。

        石头心里头还惦记着上回那果脯的味儿,甜滋滋又有嚼劲儿,就是份量太少了。那包果脯连第二天的太阳都没见着,就一个不落地进了肚子里……他明明都省着吃了!

        宋初夏失笑,就你那食量,把人铺子还吃空了怕也是不够的。

        她没让石头把包裹拿过去,搁到饭桌上就打了开来——

        里头是给吴氏的一罐脂膏,给程大郎的一壶药酒,还有一包牛肉干。

        吴氏惊讶了一瞬,随即明白了:原来今晚这顿饭只是前菜,压轴菜才上呢。

        心底一时有些感慨,吴氏点了点宋初夏额头道:“这丫头,我们都是长辈,怎么好让你这般破费?”

        宋初夏也跟着笑。

        都说远亲不如近邻,她们家虽然没多少亲戚,但恐怕是血亲也做不到像程家人这般热心肠了,有来有往才有人情,这点小礼物不算什么。

        这脂膏名叫贵妃膏,是宋初夏从县城市集里淘来的。那摆摊的娘子称这膏可是宫里贵妃娘娘的美容秘方,抹了保准儿能养得贵妃娘娘一样仙姿玉容,不然哪能叫贵妃膏呐?

        一顿天花乱坠的推销,惹得街上一众小娘子莫不是心动不已,围着摊子纷纷挑拣起来。

        宋初夏拿起一罐脂膏,见膏体脂白油润,闻着有股淡淡的茉莉清香,心想该是用动物油和植物精油混合制成的。虽不知贵妃娘娘她老人家会不会用这二三十个铜板一罐的“贵妃膏”,但的确算是不错的天然护肤品。

        农村妇人和汉子没什么两样,整日里种地植桑,大多糙头糙脸的,但那是她们天性不爱保养么?不过是没有条件罢了。

        宋初夏立即从小荷包里掏出钱来买了四罐。

        “不碍事儿的。”她把小罐子递给吴氏,杏眼弯弯,“用得好了,我下次还给大娘买。”

        吴氏是个风风火火的耿直性子,做不出扭捏样子,感慨之余更多的是欢喜,便接了过去,朝林氏挤眉弄眼道:“我要是也有这么一个把人心窝子都暖化了的闺女,可不得每天给老祖宗上三炷高香?”

        林氏听罢作势嗔了吴氏一眼,两人笑作一团。

        程大郎不似宋怀远那样嗜酒,但闲时也好小酌两口,宋初夏便给他买了这壶药酒,既能过个嘴瘾,还有滋养补身之效,当真是两全其美。

        见捧着药酒的程大郎笑呵呵的,宋初夏不禁为自己挑礼品的眼光而小有得意。

        “夏妹妹,那剩下这份是给我的吗?”石头的眼珠子就没离开过那包牛肉干,狗鼻子都嗅到香气了。

        宋初夏举起牛肉干,在石头巴巴的眼神注视下,放到了水哥儿桌上。

        “这包五香牛肉干,是打胡商那儿买来的。”她说道,“听说跟我们这儿的口感不一样,水子哥你尝尝。”

        水哥儿受宠若惊,没想到还有他的份儿。

        石头却看着空荡荡的包裹,不敢置信道:“我的呢?”

        “上次不是给过你了吗?”宋初夏一脸惊讶,吃完就翻脸不认人啦?

        石头立刻急了。

        “上次……上次那果脯如何能跟牛肉干比?”石头哼哼唧唧的。

        唉,这孩子,要她说什么好。

        宋初夏拍了拍石头肩膀,不无失望地轻叹道:“贪心不足蛇吞象啊。”

        石头鼓起了腮帮子:不想给就不想给罢,为什么老说一些他听不懂的话来敷衍他,太坏了!

        一顿饭吃得算是宾主尽欢,哦,石头除外,临走前还一脸闷闷不乐的,但显然宋初夏并没有放在心上。

        今日恼了,明儿没准就又和她天下第一好了。小孩子心性嘛,她有过吗?有过,但那已经是遥远而模糊的记忆了。

        夜深时分,只宋初夏屋里的油灯盏还亮着,她在灯下把自己的银子翻来覆去地数了几遍。

        除去江澈的医药钱和这段日子里大大小小的花费,她还余有足足八十多两银子。

        八十多两,不算多,但也绝不算少,可保她们一家子起码五年吃喝不愁。她俨然已经是小枣村的隐藏小富婆。

        过过苦日子,当知钱财得之不易,石头这小子还想从她这儿多诓一份礼?好不知趣!宋初夏如是想着,浑然没觉得自己是越有钱越抠门。

        她一把兜住银子,紧紧捂在胸前,露出了财迷专属的满足笑靥。

        给稻谷脱粒不是件轻松的活儿,对着稻桶甩打了几天稻谷后,宋初夏的手酸又麻,完全抬不起来,一动就酸痛得紧。

        让她一度怀疑自己胳臂是不是脱臼了。

        这边林氏和宋初夏负责苦力活儿,家里宋忆柳则负责照顾小妹,也会做好饭食给她们送来,当然,味道是比不上林氏所做的。

        但宋初夏发现,好像有几天没见到江澈这小孩儿了。

        她白天在外边忙,晚上回去扒两口饭,匆匆洗漱完倒头睡了,确实分不出心神注意他在做甚么,可也不至于好几天都不见人影吧?

        今日恰好这一阶段的脱粒工作结束了,宋初夏能早点回到家来。

        见宋忆柳抱着小妹坐在院里,她便径直走到屋内,屋内静悄悄的,全然不似还有个人在的模样。

        “你在做什么?”宋初夏突然出现在江澈身后,出声问道。

        江澈转过身来,见是她,便指了指怀中。

        他膝上摊着一本书,那是在宋怀远半墙书里的一本《论语》。

        这个地方有《论语》,不仅如此,还有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也有孔子等先贤大家。

        宋初夏早就发现,这是个和她从前世界相似而又不重合的时空。

        原来这家伙这几天都在偷偷看书。是个好学的娃儿。

        “你读过书?不错呀。”宋初夏赞道。不愧是富贵人家的小孩,就是启蒙得早。

        闻言江澈摇摇头:“我只是识得一些字。”

        “那你这几天一直都在这儿看书么?”宋初夏问道。

        江澈眼皮微垂,浓密而纤长的睫毛轻颤着,仿佛蝴蝶扑扇的翅膀,掩去了眸中情绪。

        “嗯,我喜欢读书,我……想读书。”他轻轻地道。

        嗯?想读书是一件好事儿啊,为何他的语气却好像很悲伤?

        宋初夏开始还不解,但很快就想到了:莫非这孩子觉得她们家太穷,供不起他读书……

        虽然,她确实没有这种打算,准确来说,是目前还没有。

        大晋科举之风盛行,读书的士子人数和前朝比自然是成倍数增长,但这里毕竟还是相对贫瘠落后的古代,大多人读书不是为了明理,而是为了科举。

        要供一个人读书,不仅意味着家里要少一个现成的劳动力,还意味着要举全家之力投入到一项持续十数年甚至数十年的投资,耗费甚大,回报却不是可以清晰预见的。除却家底殷实的富户或大家族,还真没有多少人家有这样的实力。

        当年宋怀远能上学堂,还是他爷爷和爹商讨许久,咬咬牙才下的决定。

        宋初夏自己的事儿都还没倒腾明白,至于江澈的事儿嘛,自然得往后排排。

        但江澈却忽的轻笑出声,先前的沉闷之气似被一扫而空。

        他指着书页上的一个句子,眨巴着大眼睛道:“最后一个字,我不会念。”

        那他就问对人了,如今站在他跟前的可是小枣村数一数二的文化人。

        “这是‘谋’,计谋的谋。”宋初夏看了看便说道,“你现在读一遍试试。”

        江澈乖巧点头,读道:“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稚童清脆的嗓音吟诵起来,颇为悦耳。

        “可我还是不明白是什么意思?”江澈眉头微皱,显然是不能全解其意。

        《论语·卫灵公》里的经典名句,意思倒不难懂。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花言巧语就会败坏道德,小事不忍耐就会坏了大事。”宋初夏解释道。

        江澈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小不忍则乱大谋,是在告诉我们,遇到一些不好的事、糟糕的事时,要学会忍耐,因为还有更大的目标要实现,不能被小事耽搁了。”

        不错,这孩子理解能力不俗。宋初夏给他比了个大拇指。

        江澈见惯了她做这手势,知道她是夸奖他的意思,顿时笑意更盛,眸子亮亮的。

        “二姐,我经常看见你在芝林堂看书。”他看着宋初夏说道。

        那确实是的,宋初夏点点头。在芝林堂里只要是闲暇时间,她都在看书,勤奋程度让杨掌柜看了直想流泪,回家就操起棍子要把家里那俩混小子好揍一顿。

        “你好像识得很多字,会念很多书?”他接着问道。

        那确实不算少,宋初夏再次点点头。经史诗赋、志怪游记都算有涉猎吧,还不是为了尽快了解这个时代,杨掌柜给的书都被她囫囵吞枣似的看了大半。

        江澈手指放在书页上,嫩白的指尖轻轻摩挲着,默了半晌后道:“那你可以教我读书么?”

        那确实……什么?


  https://www.biqivge.com/book/55633923/2545079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om。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