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我在古代做金牌夫子 > 第23章 教十个也是教

第23章 教十个也是教


宋忆柳眸里闪着盈盈波光,为她仅是清秀的面容添上一抹亮色。

        若说方才她还是一朵羞答答的娇嫩玉兰,此刻已然是那冬月里怒放的腊梅。

        冲寒而开,傲然绝俗。

        “二妹妹,你说得对,日后我若要嫁人,也要嫁与能让我倾心之人。”她笑着说道。

        就像她娘,能和她爹这样的人生活多年,靠的也是一份心甘情愿。林氏心里始终是有宋怀远的。

        这个案例……好像不怎么正面啊。

        宋初夏咂咂嘴,她姐姐难得刚强一回,怎么就走了极端?

        吴氏从房里出来时神色蔫蔫的,跟在后头的林氏亦面有愧色。

        显然是林氏听了宋忆柳的话,婉拒了这门亲事。

        林氏自来疼爱女儿们,既然是柳姐儿自己的心意,自然没有不遵从的道理。

        但当着孩子们的面,也不好表现得太过,二人便热了那只鸡,又炒了个小菜,一顿午饭便张罗好喽。

        宋初夏等人无不是吃得肚皮儿鼓鼓的,石头更是把盘子剩的油渣都给舔干净了。

        吴氏走后,宋初夏摸着圆滚滚的小肚子,看着正打饱嗝的石头,眼珠子一转道:“石头,咱不学诗了,我教你一首别的吧。”

        吃人嘴软,她总得当个称职的夫子才是。

        石头刚吃饱喝足,又听到不用学那让他头大的诗,学习热情立刻捡回了七八分。

        宋初夏笑眯眯地在纸上写下几句——

        大白鹅,大白鹅,不脱衣服就下河。荡起水花一片片,好像白莲一朵朵。

        这是宋初夏小时候学的一首儿歌,简单生动又有趣,她便一直记到了现在。

        她又逐字逐句地教石头念了几遍。

        “这个好玩儿!”石头兴奋地拍手说道。

        虽然学习变得有趣了些,但石头依旧天赋有限,进展极其缓慢,好几天过去了,还拿着那张纸在学那首儿歌。

        就连出去放牛,在家喂猪,嘴里都在念“大白鹅,大白鹅,不脱衣服就下河”。

        相比起来,江澈这孩子就省心多了。他明显是受过一段时间的开蒙教育,基础已经打下来了,便能按着宋初夏制定的计划一步步学习下来。

        小童的字虽然写得不怎么好看,但也算工整有序。

        教一个资质不错的学生,显然更能让作为老师的宋初夏有成就感。

        她常常对着他就是哎哟哎哟一顿怪叫,打趣道是不是真要考状元啦?

        江澈也只是腼腆地笑笑。

        但有一件令宋初夏没想到的事,正在悄然发酵。

        这日宋初夏牵着老黄牛刚一出门,就遇到了路过的毛蛋父子。

        毛蛋他爹牵着牛,毛蛋坐在牛背上,小嘴儿哼个不停,哼的正是那首儿歌。

        “大白鹅,大白鹅,不脱衣服就下河。荡起水花一片片,好像白莲一朵朵。”

        毛蛋跟石头差不多大,但个头矮小,嗓音也稚嫩清脆,哼得还怪好听的。毛蛋爹在一旁摸了摸他脑袋上那搓毛,神色骄傲。

        宋初夏奇道,怎么毛蛋也会这首儿歌?难不成这时候就已经有《大白鹅》了?

        眼见毛蛋父子走远,宋初夏带老黄牛去到老地方,让它放开肚皮饱餐一顿。

        “大白鹅,大白鹅……”

        伴随着甜美的女童声,一阵“嘎嘎嘎”鹅叫声响起。

        宋初夏转头一看,见是村里叫春花的小妞赶着鹅群走过来。鹅群示威式地大摇大摆走着,更有一只靠近宋初夏时,突然伸长了脖子,猛地蹿上来,用嘴叼住了她的裤腿儿。

        好生猛的鹅!

        任宋初夏怎么甩,那鹅就是不松嘴。

        春花见状便哈哈笑出了声,又念道:“大白鹅,大白鹅,不脱衣服就下河。”

        宋初夏终于意识到,这一个两个的,不对劲儿。好像这儿歌一夜之间就风靡了小枣村似的,孩童们都会念了。

        好容易才把裤腿从鹅嘴里抢救出来后,宋初夏逮住了春花,问她这歌哪里学来的。

        “石头教的呀。”春花老实答道。

        原来石头自打学会了这儿歌,不仅见人就念,还硬要拉着人看他写字,他可是会识字写字了。

        村里人一开始还不相信,石头人如其名,脑壳儿就如那石头一样嘎嘣硬,指望他能开窍,太阳不得打西边出来?

        直到乡亲们亲眼看到石头一边念念有词,一边挥着棍子在地上写了几行字后,不禁哗然:虽然看不懂,但写得还有模有样的!

        石头顿时化身昂首挺胸的雄鸡,好不得意。

        但好孩子石头是不会揽功的,恨不能告诉全天下人,这是夏妹妹教会他的~

        众人再次哗然:夏姐儿还能教人读书识字?

        一传十,十传百,这首儿歌便让全村孩童给学会了,也让全村大人都开始交头接耳,共同琢磨起事儿来。

        ……

        宋初夏听得嘴角直抽,她在小枣村竟二次扬名了,第一次还是因为她是个众所周知的痴傻儿。

        谁晓得她向来只想低调做人啊……

        宋初夏回到家的时候,院门口正围着不少人,闹哄哄的。

        “夏姐儿回来啦。”有一男子远远地招呼道,“快过来。”

        竟是村长,他也来了。

        这是什么情况?宋初夏莫名有不好的预感。

        “夏姐儿,乡亲们商量了一下,准备把村里的娃娃们都送来你这儿,读点书,识点字。你看你教石头也是教,多教几个应该不妨事吧?”

        他老人家三言两语就把一件复杂的事儿描述得轻飘飘的,仿佛只是在和她讨论晚饭该吃什么。

        宋初夏扫了一眼,就在人群中看到了毛蛋爹和春花娘,其余也是家里有小童的长辈们。

        如今正是秋末农闲时分,农家人得以短暂歇息,故此家里无论是有儿还是有女的,听了村长的提议后,大多都决定把小孩送到宋初夏这来。

        倒也不是因为他们转了性,把女孩儿看得跟男孩儿一样重要,只是村里人向来爱凑热闹,如今哪里还能有宋初夏家里热闹?不凑白不凑。

        以及,还有另外一层缘由。

        村长见宋初夏没应声,便拿出了他作为一村之长的几分威严,劝说道:“咱们村里就你们一家有读书人,全村哪个小孩儿的名字不是你爹取的?姐儿也该学学你爹,多热心肠一个人呐。”

        热心肠?宋初夏笑了,村里哪个人不知道宋怀远是个浑人,这会子倒夸上了。

        不过村长倒说得有理,教一个也是教,教十个也是教,村里适龄稚童本就不多,她还应付得来。

        毕竟,读书总是好事嘛。

        “可是我是要收束脩的。”时刻不忘精打细算的宋初夏,端着一张笑嘻嘻的脸吐出一句无情之言。

        没想到身后的乡亲们却更热闹了。


  https://www.biqivge.com/book/55633923/2545079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om。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