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明:老朱,咱说好的不急眼! > 第300章 大胜!

第300章 大胜!


第300章  大胜!

        刘伯温官复原位。

        这就是苏璟的办法,大明洪武初年朝堂的稳定,便是靠着刘伯温在维系着的。

        现在让刘伯温重新回到这个位置上,虽然不是什么根治的办法,但至少回归之前的状态不难。

        苏璟并不是在害刘伯温,而是尊重刘伯温本人的意愿。

        不久前,刘伯温才和苏璟交流了一次,刘伯温并不是那种安心归隐的状态,他依旧想要为大明做些什么。

        苏璟更是记得,历史书中学到的刘伯温辞官回青田归养之后,朱元璋还多次派人到青田向刘伯温询问治国之策,刘伯温亦是全部一一解答。

        刘伯温更是在其死后留下了治国良策,可见他对大明是真的呕心沥血。

        “牛懿,怎么,还有顾虑吗?”

        苏璟看着朱标问道。

        其实朱标的顾虑他知道,就是朱元璋。

        老朱不开这个金口,刘伯温是不管怎么样都无法重返朝堂的。

        有时候想想也是无奈,自己不想入朝堂,偏偏老朱就是要自己入,而想重返朝堂为大明效力的刘伯温,却是被老朱拒之门外。

        朱标脸色沉重道:“苏师,学生明白了,学生一定会去试试看的。”

        历史上的朱标,就经常因为政见不同而和朱元璋争论的是面红耳赤,甚至有时候被朱元璋大骂。

        现在的朱标,在苏璟的言传身教之下,与朱元璋的思想差异无疑是更多了。

        “尽力就好,有些事情,为师说的也不一定对,说到底是身份不同,利益不同,想法也不同。”

        苏璟淡淡道。

        他从未觉得自己就真的比古人聪明多少,现代的知识只能让他有更开阔的思维,并不能让他变的睿智。

        在治国上,苏璟仅仅只是将自己见到的例子直接搬过来用而已。

        相较于朝堂上处理着各种突发事件的文武百官,苏璟自问和他们还是有着不小的差距的。

        朱标点点头:“学生明白,多谢苏师教导,这几日学生见苏师一直忙活科举改制的事情,经常烦忧不断,不若去做些其他事情,转换转换心情,或许能有些改变。”

        朱标直接将苏璟平日里教他的东西反过来教导苏璟了。

        做事不能一味的死钻牛角尖,停下休息,做做别的事,或许会更好。

        苏璟闻言笑道:“也是,倒是我最近太过执着了,这科举改制和职业教育本身就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何必着急呢?”

        苏璟也是洒脱,虽然这事是他主动挑起的,但该放下就放下。

        至于老朱急不急,那就不是他的事情了。

        “苏师,您还记得之前在莱州府的时候,学生做的孔砖吗?”

        朱标朝着苏璟说道。

        此言一出,顿时将苏璟的思绪拉回了冬日的莱州府。

        寒冬腊月里没什么事情,苏璟让朱标在院子里烧砖,为了找出御寒性能和可制作性相平衡的砖,那可是费了老大的功夫。

        “自然是记得的,怎么了?”

        苏璟回答道。

        朱标说道:“学生回来之后,立刻便找人开始大批量的制作,如今已经推广给了不少的百姓了。”

        孔砖的保暖还有隔热都是非常好的,朱标作为太子,一直都是身体力行的在为百姓着想。

        “不错,能将这孔砖推广开也是大功德。”

        苏璟微微点头,对朱标的行为表示认可。

        有些东西虽然好,对百姓也有利,但想要推广,却也需要有人去做,朱标这位太子,在这方面,是真的做的不错。

        朱标面露喜色,说道:“苏师谬赞了,虽然孔砖是学生烧出来的,但全靠苏师您的指导,您其实早就知道孔砖更好,只是为了让学生了解的更为清楚对吧。”

        对于苏璟的教学方式,朱标早就习惯了。

        循循善诱,从不会直接告诉答案,而是让他在不断的探索中自己获得答案。

        “也许吧。”

        苏璟笑笑,没承认也没否认。

        毕竟他也只是将前世现成的砖拿过来了而已,真要据为己有说这是自己的东西,苏璟也没这么厚脸皮。

        朱标继续道:“苏师,您知道吗,山东沿海最近又出现倭寇了。”

        “哦,情况怎么样?”

        苏璟面色一凛,立刻询问道。

        对于倭寇,苏璟相信每一个前世的华夏人,都有着异常强烈的情感,仇恨的情感。

        更不要说现在苏璟脚踏着的土地是金陵了。

        “明军大胜!”

        朱标只是回了四个字。

        “好!”

        苏璟大喝一声,相当的振奋。

        “打的好,具体的战损如何呢?”

        苏璟又继续追问道。

        朱标回答道:“有着狼宪和鸳鸯阵,咱们几乎以零战损的战绩将对方全部歼灭。”

        第一次听到这个战绩的时候,朱标也是颇为震惊的。

        虽然对于狼宪和鸳鸯阵的威力早有预料,但没想到战果竟然如此的丰厚。

        这对于一直以来都被侵扰的山东沿海边境,无疑是注入了一记强心针。

        “嗯。”

        苏璟点点头,倒没有太意外,看向朱标道:“也不能太过高兴,这狼宪想必那些倭寇是第一次见,并不熟悉,猝不及防之下打成这样是正常的,但之后对方肯定不会坐以待毙,必然会想应对的办法。”

        对于这样的战果,苏璟非常的冷静。

        因为即便是戚继光在世的时代,倭寇节节败退,但依旧是没有被彻底的消灭。

        现在,只是初期而已。

        朱标点头应道:“苏师说的对,还是得提防这些倭寇,这些倭寇的武器倒是都异常的精良,无论是火铳还是弓刀,都是少见的上品。”

        要说武器,倭寇的武器对大明的士卒来说是几乎是碾压。

        这也是倭寇此前一直能够猖獗的重要原因。

        一把良好的武器,能够帮助倭寇以一当十。

        狼宪的出现,很大程度的弥补了明军武器的弱势。

        “火炮很重要,对付倭寇,光是靠狼宪和鸳鸯阵还不够,要有可以移动的小型火炮,如此一来,方可以对倭寇的船只造成威胁。”

        苏璟认真道。

        他的脑海里又回忆起戚继光抗倭的历史记录,除了狼宪和鸳鸯阵之外,戚继光改进的小型火炮,也是非常重要的武器。

        “山东沿海的海岸线绵长,可以登陆的海滩岸口不少,倭寇的船只普遍不大,正常的海防红衣大炮虽然威力大射程远,但不易移动,对付倭寇的船只并不方便。”

        苏璟继续分析道:“而若是有了可以便携携带的小型火炮,那效果就非常好了,同时小型火炮也可以直接作用于陆战,可谓一举两得。”

        听着苏璟的话语,朱标眼神变得明亮起来。

        等到苏璟说完,他立刻问道:“苏师,那您所说的小型火炮是什么样的?苏师您会制作吗?”

        虽然苏璟在宝源局的那段时间,朱标正好在查马致远的案子,但之后苏璟改进的各种火铳,朱标都有尝试过。

        那些火铳,早就彻底的征服了朱标。

        苏璟就是朱标心中的火器第一人,也是大明朝野上下心中的火器第一人。

        苏璟既然提出了小型火炮,那肯定是言之有物的。

        “我还真没造过大炮,不过应该不难。”

        苏璟回答道。

        相较于火铳,这明朝的火炮构造更加的简单,苏璟在改进火铳的时候根本就没有想过要造大炮。

        哪怕是搞几个炸弹,都比造大炮要有意思的多。

        “还请苏师出手,为大明沿海百姓谋福。”

        朱标立刻朝着苏璟行礼道。

        “行行行,我知道了,我会造的,放心吧。”

        苏璟看到朱标如此正式的朝着自己行礼,立刻就答应了下来。

        “多谢苏师!”

        朱标说道。

        ……

        时间很快到了下午,宋濂来到了牛府,想要和苏璟讨论科举改制的事情。

        然而苏璟直接一句话打发了他,暂时休息一下,此事搁置。

        宋濂直接傻眼了,这朱元璋吩咐的事情,苏璟还能搁置的。

        “苏先生,我以为此事还是应该继续,不然我不好交代。”

        宋濂朝着苏璟说道。

        苏璟和老朱的关系很好,不怕老朱的问责,但宋濂怕。

        他这么大年纪了,整日要在翰林院牛府还有家三点一线来回跑,其实也是蛮累的一件事。

        不过因为是朱元璋的命令,所以宋濂从来都不敢说什么,只能是咬牙坚持着。

        但现在,苏璟直接来了一句暂时搁置。

        这……

        苏璟看着一脸惊讶的宋濂道:“宋大人,人不是机器,有些时候当休息要休息,我看你最近也忙的太多了,气色都有些不好了,实在不行,你也休息几天吧。”

        宋濂的状态,那是肉眼可见的差。

        毕竟这么大年纪了,还要承担这么繁重的职责,实在是不容易。

        “苏先生说笑了,老夫身上的担子很重,还是请苏先生继续探讨科举制改革的事情。”

        宋濂将话题又拉了回来,他是真不敢休息。

        “牛懿,你和你父亲说下,让宋大人休息一天,起码得好好睡一觉,看看他气色都差成什么样了,总不能把宋大人当牛使吧?”

        苏璟直接朝着一旁的朱标说道。

        老朱用人的方式,在苏璟看来,是真的很苛刻。

        “是,苏师。”

        朱标立刻点头道,说完便直接离开了牛府。

        苏璟又看向宋濂道:“宋大人,这下放心了吧,有什么事情我担着,你呢好好休息一天。”

        有朱标出面,这样放一天休息的事情,老朱这个面子还是会给的。

        “苏先生,你……”

        宋濂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了,自己的身体他也知道,这么高强度的转转转,真快顶不住了。

        “别说了,你要是真担心,那就先在这呆着,等牛懿汇报了消息下来只有再走。”

        苏璟宽慰道。

        反正他现在是真不想思考什么科举改制的事情了,和宋濂这么个老顽固沟通是真的很累。

        这让宋濂休息,其实也是给苏璟自己的脑子放个假。

        宋濂无奈,只能朝着苏璟拱手道:“多谢苏先生。”

        他也明白,苏璟这是关心他的身体状况。

        “好了,宋大人,随便聊聊吧,不用那么拘谨。”

        苏璟笑了笑,起身给宋濂倒了杯茶。

        宋濂看着苏璟这副随意的样子,不由的感慨道:“苏先生还真是洒脱,之前诚意伯和我说起过,我还不怎么相信。”

        刘伯温?

        苏璟好奇道:“诚意伯还和宋大人提起过我吗?不知道诚意伯都是怎么说我的?”

        这大明当世第一聪明人对自己的评价,苏璟还是很好奇的。

        宋濂回答道:“苏先生非凡间可有,乃是天人。”

        天人!

        “哈哈哈哈哈!”

        听到这个评价,苏璟立刻笑了出来。

        他想了想,大概是之前的王朝覆灭论还是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对刘伯温的影响。

        这些知识内容,对于现在明朝的人来说,的确是足以碾压思维的存在。

        “苏先生,你笑什么?”

        宋濂看着大笑的苏璟诧异道。

        苏璟淡淡道:“没什么,只是诚意伯对我如此评价,实在是受之有愧,但想想这是诚意伯的评价,与我何干,笑笑自己的骄傲自满而已。”

        听着苏璟的回答,宋濂脸色微变,朝着苏璟说道:“苏先生真乃妙人。”

        “有什么妙不妙的,只不是有自知之明罢了。”

        苏璟摆摆手道。

        两人又闲聊了几句,喝了一口茶。

        宋濂问道:“苏先生,你有此等才学,为何会选择去经商呢?”

        宋濂对苏璟的第一个印象,那就是苏璟是一个商人。

        作为读书人,还是当世大儒,对于苏璟的第一印象,相当的一般。

        不是说看不起商人,而是他认为商人就不够格做太子的老师。

        哪怕是现在知道了苏璟的才学非同一般,他依旧没有改变对商人的看法。

        “为什么不能呢?”

        苏璟反问道。

        宋濂立刻道:“我辈读书人,胸有才华,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商人不过是高买低卖的货郎而已,实在是浪费苏先生的才华。”

        宋濂认同苏璟,但不认同商人。

        苏璟笑了,说道:“宋大人说的好,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事又不是只靠读书人就可以完成的。”

        “士农工商乃是天下之基石,缺一不可,又怎么能说是浪费呢?”


  https://www.biqivge.com/book/55158891/9664275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om。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