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李景行的科举之路 > 第123章 重返观山书院

第123章 重返观山书院


“不错,你们都没有让为师丢脸。”因为在信里知道了徐铭泽因为救人。感染了风寒缺席了这次会试。
  “泽儿,这次你二师兄没有辜负为师的期望。三年之后我相信你一定可以的。”
  徐铭泽看向老师郑重的点了点头,他也觉得他一定可以的。
  把秦老和山长请到里间坐上宾,几人干脆也不出去待客,反正外面还有一堆人忙活呢。
  许久不见老师,他们有太多问题想要问他了。他们想知道禹州后面发展的怎么样了?
  随着秦老的不断讲解,几人知道了禹州百姓们过得很好。
  现在他们再也不用担心雨季洪水来袭的烦恼。农田的产业也高,每家每户都养着几只鸭子。田里没了虫害,谷穗结的都比往年来的多。
  跟秦老聊了一会儿,人又出去跟之前的同窗一块应酬了一番。
  又让秦老今天不要走  ,在这里待几天。
  秦老实在耗不过几个乖徒儿,只能听他们的在这里待几天。
  随着外面的鞭炮声震天,村长又安排人抬着好大一个猪头。上面香案和贡品摆得满满当当。
  就连他们平洲府的知府大人,也派人送了礼来。
  等李景行和李绍轩经过了繁复的祭祖礼节。整个祠堂大大小小挂满了李景行和李绍轩的牌匾。
  两人接过村长递过来的族谱,翻到他们两个那一页,两人都惊呆了。
  村长竟然直接给他们单开了一页族谱,两人真是有点受宠若惊。一整页的族谱密密麻麻记录着他们生平的事迹。
  他们现在也就十五六岁,一页的族谱都写不下他们的上半生,所以以后要是升官进爵。那不是还要搞出好几页来。
  李景行不敢想,等他的后代到时候翻开族谱  ,发现自己竟然还有一个这么厉害的老祖宗。
  侧过脸的李景行,忍不住轻笑出声,想想就觉得有趣。
  等全部忙完,也没有他们俩什么事了,他们又去找自己的小伙伴和老师们去聊天去了。
  送走了几批自己熟悉的客人,李景行和李绍轩就赶紧把老师和伙伴带到家里去。
  好久不见的众人总是有很多的话题要聊。
  秦老看着眼前的四个弟子,以后他们就要正式踏入官场了。
  身为他们的老师,不得不多多叮嘱一下几人。
  “你们三个入了官场,可以碌碌无为,不受重用,但是你们一定要记住万万不可与他人站队。”
  “夫为官者,当以公正廉明为本,岂可因站队而偏私乎?学生诸君,尔等初入仕途,根基未稳,若急於站队,恐有诸多不利。”
  “你们一定要知道,你们现在忠心追随的人只有一人,那就只能是当今天子。”
  “官场风云多变,势力常有兴衰。一旦所站之队失势,君亦难免牵连。你们可明白了。”
  几人如小鸡啄米般点头,秦老的话,可是没有一点藏私,对他们可以说是肺腑之言。
  几人哪有不知的道理?他们这些初入官场的小菜鸟一定要听人劝,吃饱饭。
  “老师日后你还要回禹州吗?”李绍轩率先开口。
  “不去了,你们肖山长要我留下来,在书院教书。我本是不同意,但你们肖山长竟然威胁我。”
  既然听到这个消息都很高兴,毕竟一直在外漂泊,还是很让人不放心。
  现在有了肖山长的照应,身边又有这么多人看顾,这么多年轻有活力的学子,也不会觉得无聊。
  反正他们都觉得这个决定挺不错的,以秦老的学问,只怕以后关山书院会出更多了不得的人才。
  几人能在老家待的时间不多,除了一些必要的走亲访友。和交接一下族里的事务。该捐的捐出去,该交给村长的交给村长。
  以后这些东西全都给族里面打理,他们下次回乡还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呢。
  其实李有根他们更想在乡下生活,但又是真的舍不得跟孙儿们分开。
  他这一辈子的风光,都是孙儿们替他争来的。
  他还想看着剩下的两个孙儿成亲生子,还想看一眼他的小重孙。
  只希望行儿,以后能找个聪明的姑娘传宗接代,到时候,有这么聪明的爹娘,一定可以再给他们老李家考个状元回来。
  想到这里,李有根对老家也是没有什么眷恋了,  等以后把身体保养好,有时间就回老家看看。
  几人又受邀肖山长的邀请去往观山书院上一节课。
  以他们和观山书院的交情,这件事还真没有拒绝的理由。
  从前在下面听课的孩童,现在却能站在讲台上侃侃而谈。
  李绍轩问几人都准备讲什么课,李景行没想好准备到时候随机应变。
  几人可没有李景行那么变态,老老实实的在一边准备教案。
  而且那天不光学子们会来听课,就连肖山长和秦老也会来。
  几人可不是要好好发挥,不然到时候被底下的学子们问住了。岂不是给老师他们丢脸?
  几人再次爬到观山书院门口的时候  ,心里的感触很深。

  有一种他们现在虽然还是少年,但终不似少年游的感觉了。
  “你们看,我们的状元学兄来了!”门口乌泱泱站着一大片来迎接他们的学弟们。
  几人当然不会怯场,平易近人的跟学弟们打招呼。
  看到以前教过他们的夫子,连忙上前行礼。
  “学兄们看起来年纪比我还小,为什么他们却这么厉害?”
  “我最佩服的就是李学兄,不但出身农家,还是有史以来第一个六元及第的状元郎。”
  “我也是,我也是。我家的条件也不是很好。要是我也能像李学兄那般厉害  ,就好了。”
  …………………
  “你们还傻站在这里干什么?还不去抢位置。等会你们学兄讲课,你们是不要听了吗?”
  随着刘夫子斥责的声音响起,门口叽叽喳喳议论纷纷的学子们赶紧跑去大堂那边占位置。
  “师兄,我第一个上台去讲课,我感觉有点紧张。”
  李景行让李绍轩放宽心,你在皇上面前都能侃侃而谈。还会怕这一群小学弟吗?
  果然男人就是要夸,越夸他他就越起劲。要是旁边有一个测量自信心的仪器,那此刻李绍轩的自信心肯定爆棚了。
  在底下学子们的热烈欢迎中,李绍轩雄赳赳气昂昂直接走到台上。
  “今蒙书院庠序相邀,得以归焉。余科举得中,深感荣幸。忆往昔岁月,于此求学,多得师友教诲。今归,愿与诸君分享所得。”
  李绍轩的上台,才开口一段话,就获得了满场的欢呼。少年的意气风发在此刻表现的淋漓尽致。
  底下的学子也是纷纷抢答,台上就是他们的同龄人。问的问题也是百花齐放。
  不过李绍轩答的也是游刃有余,丝毫不见慌乱。真是一个特别有台风的学兄。
  “学无止境,当勤奋刻苦,不忘初心。科举虽艰,然持之以恒,终有所成。愿诸君皆能立志高远,不懈努力。
  余亦当以所学,报效国家,不负书院培育之恩。
  多谢诸君。”
  随着李绍轩的演讲结束,台下热烈的气氛瞬间被推上了高潮。
  就连李景行也忍不住为自己的小伙伴鼓掌呐喊。你看看他们家李绍轩还是很能镇得住场子的。
  “师弟,你也太棒了。  你现在在我心目中的形象已经二尺八了。”
  几人的夸奖被李绍轩照单全收,并用手往下压,表示低调低调。
  第二个上台的是林子俊,身高腿长一出场就获得了场上的欢呼声。
  随着林子俊的讲课,底下的学子更加激动了。
  你听听林子俊说的是什么?
  “吾辈今日得中,实非天赋异禀所致。余自忆往昔,愚钝平平,然幸得良师之教,益友之助,兼以自身之勤学,方有今日之成就。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于学之途,师之指引,如明灯照我前行,使我明事理,通经学,知是非。
  友者,相扶相持相进也。同窗之谊,互勉互励,共研学问,同克难关,使我在求学之路上,不感孤独,倍增动力。”
  ……………


  https://www.biqivge.com/book/53675900/3030290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om。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