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李景行的科举之路 > 第125章 诸君共勉(离别)

第125章 诸君共勉(离别)


等到徐铭泽下台,李景行开玩笑的说道。
  “子俊师兄和邵轩,真羡慕你们俩,以后就有两个状元师兄弟了。”
  李景行的话一开口,李绍轩和林子俊都非常上道。
  “可不是,所谓下一个状元,安知非余乎?亦安知非诸君乎?”
  几人的玩笑和打趣,让徐铭泽稍微有点脸热。
  还不等他反抗争辩一下,就见秦老和肖山长走了过来。
  四人连忙上前行礼,满脸笑容的两个老人看起来十分慈祥和蔼。
  “你们都很不错,你们老师眼光很好,作为观山书院的优秀学子。以后你们的事迹将会刻在无涯碑上。与学子们共勉。”
  肖山长的话让几人一惊,他们在观山书院这么久。怎么会不知道无涯碑呢?上面的名人事迹他们可都去看过。
  那些都是从观山书院出去后,不是为官一方,就是对社会做出了很大贡献的人。
  现在他们也会出现在上面,给后面一批一批的学子看他们的事迹。
  而且还会随着他们以后的生涯不断的更新他们之后的所作所为,除非他们以后无恶不赦,出卖国家。
  几人都特别开心,他们四人就是在观山书院结缘。
  对观山书院的感情,不可谓不深,能把自己的名字永远留在这里。他们都十分感慨。
  然后又去陪秦老说了说话,最后留了徐铭泽在里面。
  几人知道秦老师有话对他说  ,也就老老实实的在门外等着徐铭泽。
  “泽儿,为师并不是想开导你。一时之挫,何足为忧?当上天让你慢下脚步来,你也不要心急。最好的终会在前方等着你。”
  徐明泽望向秦老那双慈爱的眼睛,眼里水光闪过。
  其实他心里早就已经放下了,身边有良师有益友的宽慰。
  “师言如醍醐灌顶,使学生明悟一时之挫,非终局之败。学生深知才学尚浅,然师之鼓励,如春风拂面,温暖于心。
  往昔之勤,学生不敢忘;师之教诲,学生铭记于心。今虽遇挫,然信师之所言,当自省己身,加倍努力,以期他日有所成。
  师之恩情,学生无以为报,唯以勤为径,以苦作舟,不断进取,方不负师之厚望。愿师安康,学生定当奋发图强,以报师恩于万一。
  再次拜谢吾师!”
  徐明泽说到中途,几度哽咽。心中温暖到底还是忍住了。
  秦老看的这个最小的弟子,心里再也没有任何的不放心。
  用手扶了扶徐明泽的头顶,就让他出去了。
  看到自己好兄弟双眼微红的从里面出来,几人也不刻意追问缘由。
  只是尽可能的说一些轻松的话题,一路打打闹闹的回到大河村。
  林子俊本也想跟随他们一块,可惜他现在有婚约在身。
  老是跑到李景行家里去,不太和符礼法,只能悻悻作罢。
  几人回京之前,再次拜见了张夫子,又去观山书院,跟秦老道别。
  就连镇上的铺子,李有根也做主送给了刘氏和赵氏的娘家人。
  这几年因为李景行科举之路顺利,家里条件也越发殷实。
  对待家里生出李景行和李景恒的两个大功臣,他们的娘家,也都有帮扶,刘氏和赵氏心里都很感激。
  想起自己家人对娘家人的帮助,往年连件棉衣都没有,自从自家儿子开始读书后,日子才慢慢好起来。
  决定把镇上的铺子给他们,也是对方这几年来勤勤恳恳,一直都本本分分。这才让李有根有了这个决定。
  此次一别,再回来就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大家都在跟相熟的人告别。
  李景行他们走的那天,整个大河村的人都出来相送。
  有的拿一把自家晒的野菌,有的拿上几十个煮熟了的鸡蛋,让他们在路上吃。李景行他们根本推辞不过。只能承了乡亲们的好意。
  又跟村长和族老们交代了几句,让他们好好为李氏培养人才。
  等过几年张夫子退下来,一定要再找一个夫子,一个家族想要昌盛。还是要齐心协力。
  村长和族老们都明白,绝对不会断了孩子们的读书路。也不允许族里的人,仗着李景行的名号在外为非作歹。
  他们大河村都是一个宗族的,他们李家出了这样的人才。绝不能让那些不孝子孙给他们大河村抹黑。
  挥了挥手跟乡亲们道别  几人就坐上了马车。
  心中涌起一阵难以言喻的怅然。眼前的熟悉景色,那些田野、房屋、树木,都像是一幅即将落幕的画卷,在他们眼前渐渐模糊。
  来到镇上,跟林子俊会合,一群人又往马头涌去。
  刚走到那边,就看到了站在前方的秦老和关山书院的学弟们。
  李景行他们赶紧下车,快步走上前去。
  “老师,我们不是已经跟你告过别了吗?您怎么还来相送!”
  虽然是质问,但语气里却带着止也止不住的开心。
  “总要看着你们离开,我才放心呀。”
  看着是四个弟子,都这么大了,还是受不了离别。

  “不要让离开的伤感束缚了心灵,送别你们,我心怀喜悦。因为我知道,你们将去追寻更广阔的天空。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几人此刻不知道说些什么,只能再次朝着秦老弯腰一拜。
  跟学弟们道谢,感谢他们特地前来送行。
  当李景行他们一行人全都上船后  ,是人就赶紧站到甲板上。
  对着岸边的秦老和观山书院的学子们,不停挥手。
  岸上的众人也回应他们。
  “学兄们,再见!祝君顺利。”
  ………………
  随着船只的渐行渐远,他们眼中周围的事物也逐渐模糊。
  李景行他们知道离开是必然的选择,是成长的必经之路。他们要勇敢地迈出这一步,去探索更广阔的世界,去追寻自己的人生价值。
  只是,在这离开的时刻,那一份怅然如同淡淡的阴霾,笼罩着在他们的心灵,让他们感慨万千。
  带着家乡的温暖和记忆,他们就要在新的天地里继续前行。
  因为林家两个儿子都在京城上任,所以这次林父要在京城重新置办一个大宅子。
  以后林子俊和李玉婉成亲后  ,就随他们想住在哪边都可以。
  回去的路上他们都是正常的速度,一路顺利。
  就是李景行发现,自家的爷奶,年纪大了还是不适应这样长途的奔波。
  看来回到京城之后,要多买一点补品给他们两个老人家补一补。
  这古代的寿命能上80就已经是长寿了,大部分都是在五六十岁就没了。
  李景行可不想让爷奶才活这么点,所以保养身体这一块一定要跟上。
  就连李大海跟李大山年轻的时候,身体都累坏了。现在有条件可一定要好好调理调理。
  这次他们回京的路上,也遇到好几波地方官员的相送。
  但是再邀请他们去府上一聚的,通通拒绝,上次把他们吓坏了,谁还敢去赴宴,他们现在只想赶紧回到京城。
  这一路上的妖魔鬼怪  ,几人都见了不少。
  他们也就一个小小的官职,不是从六品就是从七品,就这值得他们拉拢什么?
  又是送美人,又是送自家闺女或者孙女。
  他们不知道的是,这都是他们是京官的原由。在京城做官,跟外地做官完全就是天差地别的区别。
  只有在外地做官,才知道什么叫做朝中有人好办事。
  有一点机会,他们可不就是想拼命抓住吗?
  可惜几个楞头青,硬是一个都不上套,钱也不收人也不收。他们都不知道他们做官为了什么?
  人家为官一方,不是图名就是图色,都不图那黄白之物,总能打动人心。
  结果几人硬是一点机会都不给他们,满口的国家抱负、百姓苍生。听着都让人牙酸。


  https://www.biqivge.com/book/53675900/3030290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om。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