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倾国谋之嫡女归来 > 第一百三十六章 下聘

第一百三十六章 下聘


  沈家上王家提亲的消息不胫而走,上京城到处都是眼睛,没有半天,整个上京官眷圈都知道了,这些人当中大多早已忘了晏娘这个人,但有些人,却还记得。

  她们知道王幼清曾经是青楼女子,曾迷惑众生,甚至连她们的儿子、丈夫都听过她的艳名。

  尚书沈家在上京是何等的身份地位,清流大族,沈大人官誉极好,得皇帝器重,二儿子刚满二十,相貌堂堂,那是多少贵妇们盯着的香饽饽,想破脑袋都想把女儿嫁进去的。

  竟然被一个连身世都不清白的女子抢了先,怎么不气!

  消息不止传到这些女人的耳朵里,也传到了正在军营巡营的李博衍耳朵里。

  这个时候,还没传出来王幼清拒亲的消息,所有人都觉得她会接受,再说了,这么好的亲事,谁会拒绝呢?

  所以李博衍慌了。

  他一听有人先发制人上王家提亲,心坠了一坠,又听是沈家,坠了一大坠。

  沈家可不比他差,清儿要是动心了可怎么办。

  扔了弓箭,第一次不顾职守,失态地往城里走,骑马的速度甚至快赶上急战之时。

  他先回的李府,一到家就往李老夫人房里走,那步伐快的都带起了风。

  “娘!快,您快去王家提亲,我刚听说沈家竟然去提亲了,他们凑什么热闹,可急死我了。”

  李老夫人正坐在桌前写着什么,李博衍人未到,声音先传来,她听儿子这难得的吵闹和急躁,礼数都快忘了,撇了撇嘴,果然,有了媳妇忘了娘。

  李博衍到了房间,看自己娘亲一点也不急的样子,还在悠然自得地写字,心里不解,但还是耐着性子问:“娘,您可知道沈家提亲的消息?”

  他估计李老夫人不知道,不然为什么不急,她一向在此事上比他积极。

  李老夫人不理他。

  “娘?”

  “吵什么吵,一会聘书写错了,你就别去求亲了,清儿你也别娶了,看谁急。”

  聘书!

  李博衍一喜,几步并作一步走过去看,李老夫人正写到生辰八字,原来不是不急,是太急了,连儿子都不问问,直接开始写聘书。

  “辛苦娘亲。”说着他就行了一个大礼。

  李老夫人睨他一眼,“这种时候,还是你娘我出马。”

  李博衍不好意思地摸摸脖子,道:“一会儿还得麻烦娘亲去王家一趟,我怕再请媒人来不及。”

  李老夫人没拆穿自己儿子,她还不知道嘛,他那里是怕来不及,他是怕媒婆说不动王幼清,不如让她亲自去,她是王幼清干娘,当面拒绝没那么容易,也不能被拒绝。

  -

  王府,媒婆走了才两个时辰,门口已经莫名其妙聚了好多人。

  有平民百姓来看热闹的,有官眷派来盯梢的,还有家里儿子要议亲找了人来相看的,反正,都对王幼清这号人物好奇极了。

  王幼清曾经是名冠上京,可这这么多年过去了,谁也不知道她现在是个什么模样,谁都知道,“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王幼清头疼,很头疼,她直到现在府外一群凑热闹的人,她本来想回家第一天清清静静地过,谁知道沈家来这么一出,她完全没想到会有这么强烈的后续反响。

  原来沈家二公子这么受欢迎。

  受欢迎到,连府中洒扫婢女看她的眼神都时不时带上几分羡慕、几分忧郁。

  她是不敢出去了,干脆躲在屋子里看书。

  怜儿就守在她门口,谁也不准来打扰她,她就想当个闲人,清净过日子。

  那些什么名望富贵,她经了这么多大风大浪,什么都不比安生过日子好。

  安静待了半个时辰,门外怜儿敲门了,“主子。”

  她搁下书,有些烦躁:“何事。”

  “李老夫人来了。”怜儿犹豫了一下,再言,“带了一大堆人和一大堆箱子,看起来像是,下聘......”

  王幼清“蹭”地站起来,哀嚎一声。

  怎么什么都赶着今日啊,她今日还能不能有个安生日子了。

  想是这么想,但毕竟是她干娘,人还是要见的。

  开了门,怜儿站起来,一副拘谨的样子——她知道王幼清今日心情极差,怕惹着她不开心。

  王幼清长叹一口气,“走吧,别让干娘久等了。”

  -

  饶是做了再多心理准备,王幼清看见这满院子的聘礼,还是吓得不轻,这未免也......太隆重了。

  李老夫人一看见她,就笑得一脸慈祥,看她的眼神温柔得不能再温柔了。

  她算是看出来了,干娘这个样子,是怕她跟沈家跑了,不禁想笑,她是什么稀罕物吗,一个二个的都来抢。

  不过干娘急什么,她不是打定要做李家的媳妇吗?难不成她的表现很不明显?

  她走过去,挽住李老夫人,“干娘,这是做什么呀,吓到清儿了。”

  李老夫人反手拉住她,凑近她,脸上是从来没有过的紧张神态,“沈家那边,你什么想法?”

  王幼清无奈一笑,什么想法,当然是拒绝啊。

  “干娘,那边来提亲的时候我就拒绝了,媒婆早就回去回话了。”

  李老夫人明显松了一口气,拉着她的手松开,“那就好。”然后又从怀里拿出红艳艳的聘书,直接放到王幼清的手上,“我也不废话,今日我们李家就是来提亲的,聘礼都带来了,清儿你看看礼单,若还有缺的,我立刻叫人回去补。”

  王幼清打开手机的聘书,上面用娟秀的小字工整的写到——

  府亲翁如面:

  小子与贵府千金经媒妁之言,预结秦晋之好。

  谨预定淤天乾九年八月十五为犬子与贵府千金完婚之佳期。

  特预报佳期。

  为迎娶贵府千金略备:聘金万两、聘饼一担、海味八式、三牲各两对、鱼、椰子、酒、四京果、生果、四色糖、茶叶、芝麻各一担、帖盒、斗二米。

  些许娉礼望请笑纳。

  淤天乾九年七月初七,特到贵府行聘。

  愚亲家(兄)弟沐手叩手。

  王幼清没说话,她反复看了一遍又一遍,觉得它在手中突然变得沉甸甸的。

  聘书依然是按照双亲健在时的格式写的。

  李老夫人轻轻拍着她的手背,“清儿,把这个放到你父母的牌位前吧,让他们也高兴高兴,女儿要嫁人了,他们九泉之下也该安心了。”

  王幼清哽咽,点头。

  爹,娘,听见了吗,女儿要嫁人了,你们开心吗?


  https://www.biqivge.com/book/53537/7403464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om。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