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1890东南亚之王 > 第九百五十三章 暗流涌动

第九百五十三章 暗流涌动


英法之所以没有争取太多利益,是把目光放在了海峡上。
这个连接黑海和地中海的重要出口,即便重要性下降了许多,也不能让华夏帝国得到。
战争结束之后,新的矛盾必然是华夏帝国和俄罗斯帝国的矛盾,双方的战争不可避免。
这是任何1个正常的国家都能看到的现实。
华夏帝国正在试图封锁俄罗斯帝国,英法则希望尽可能的掌握1些重要通道。
这样,在未来的冲突和战争中,他们能操作的余地才更大。
为此,他们在对奥斯曼人的条约中,提出了治外法权和海峡管理委员会。
“即使将来有任何政权继承奥斯曼帝国,治外法权仍然适用。
土耳其人民入籍于任何1个协约国后,即受治外法权保障,毋需再向奥斯曼政府缴税;”
这是治外法权附加的的规定,为了保证对奥斯曼的控制。
海峡管理委员会则容易理解的多,就是由协约国成立1个海峡管理委员会,拥有对海峡地区的军事权力。
同时,在此处设置了非军事区。
嗯,也就是说,只有海峡管理委员会才能在这里驻兵,成员国在此进行军事行动也需要得到其他委员的同意。
不过也许是为了安慰奥斯曼帝国,海峡内的正常商业事物,由其自行管理。
不过,又派遣了1支监督队5监督奥斯曼帝国财政,要求其税收优先用于支付战争赔款。
华夏帝国在财政监督处加了1条,除非签约国全体同意,不然不得更改支付顺序。
英法只以为这是华夏帝国为了保证自己能及时足额获得赔款插入的条约,并没有太在意。
3月十1日,就在谈判正式开始两天后,德国发起了进攻。
这次进攻远远没有鲁登道夫攻势来的摧枯拉朽,因为德国人在准备的同时,英法也在准备。
双方都意识到,这已经抵达了关键时刻,都进行了周密的准备。
为了应对战斗,英法光炮弹就准备了4千万发。
德国也不甘落后,储存了3千2百万发炮弹,是其8个月的总产量,全部拉了上来。
按照去年的经验,全面进攻时,这些炮弹足够德国人6个月到7个月的消耗。
英法也认为,这次储存的炮弹足够支撑半年。
不过战争1开始,激烈程度就再次超出了双方的预料。
德军在凡尔登地区战斗开始的第1天,便消耗了2百8十万枚炮弹,根据他们的预计,将轻易突破英法的阵地。
说不定还能有些缴获。
然而事实是,法军与德军进行了勇敢的炮战,为了吸引德军火力,法军部分炮兵阵地甚至持续开火而不进行转移。
第1天过去了,法军消耗了4十万发炮弹,许多战线前线储存的炮弹全部打光了。
不过,他们挡住了德国人的第1波进攻,让德国人不得不在第2天继续发起进攻。
第2天,法军的补充已经跟上来了。
德军打出了超过3百万枚炮弹,炮管都打红了,法军发射了超过1百4十万枚炮弹,不少火炮因为频繁发射而炸膛。
兴登堡略微估算了1下,这样强度的战斗,德军还能维持十天左右,十天能生产的不过1百万发炮弹多1点,还不够半天消耗的。
德军不得不降低凡尔登方向的火力分配,转而从其余方向寻求突破。
不然十天之后,德军连防守的能力都将消失。
……
“德国人发起进攻了,1切都会好起来的。”
“只要德国人在正面取得胜利,很快便能分兵前来帮助我们作战,困难也就迎刃而解了。”
“是呀,等胜利之后,我们能趁此机会收回北非领土和阿拉伯领土,那些可都是富饶之地呀!”
“这时候,这种苛刻的条约,就应该不用考虑了吧?”
奥斯曼帝国3巨头之2,杰马勒、塔拉帕特2人乐观的看着德国发动进攻的报纸。
在报纸旁边,摆放着谈判特使穆斯塔法发回来的电报。
2人分别是海军大臣和内政大臣,与恩维尔1起,掌握着整个帝国的军政大权。
可笑的是,他们曾经是激进的革命者,带领青年土耳其党发动了推翻哈米德2世的革命。
有意思的是,他们革命的目标是反对其毒菜统治,然后他们接手帝国军政大权后,依旧行使同样的统治。
“根据穆斯塔法发回来的电报来看,华夏人的反应很激烈,他们称,3月十2日是最后期限,之后会继续发起进攻。”
恩维尔可没有2人这么乐观,脸色难看的将地图摆了出来。
“怎么?我们已经支持了两年多,再支撑1年都不行吗?”
“欧洲打的很激烈,我相信,1年以内,形势就会明朗。”
帕拉帕特不明白,局势真的有恩维尔说的这么困难吗?
前面接近3年的时间奥斯曼人都顶住了,现在军队数量补充了上来,没道理顶不住呀!
不怪帕拉帕特,他是3巨头中唯11个非军队出生的,从他被分到内政大臣位置也能看出来,他对军事不是很熟悉。
“华夏人已经控制了安卡拉,距离伊斯坦布尔只有不足5百公里。”
“我们在安卡拉以西有两个集团军,1个需要在加利波利半岛防备英国人和希腊人。”
“仅仅1个集团军,十5万人,我并不确定能抵挡华夏人多久。”
这个抵挡,是将人挡在安卡拉北部的山脉中,安卡拉北部是山地和丘陵,跨过之后进入平坦的半岛,进而才能抵达伊斯坦布尔。
但是,不可能让军队在伊斯坦布尔等着华夏人到来,而1旦派出去,该派多少,在哪里防御?防线多宽?
这些都是问题,最终就会涉及到兵力分配。
本就不多的兵力分出去太多的话,伊斯坦布尔的防御就成了大问题。
毕竟华夏人不是第1次从战线外侧穿插了,他们需要防备华夏人故技重施。
而分出去太少的话,虽然能迟滞1下敌人,但是派出去的士兵大概率就损失了,对于之后的战斗十分不利。
最重要的是,他们并不清楚华夏帝国到底派了多少人到安卡拉!
“我们不能像在艾因塔布做的1样,将博炉打造成1个军事要塞吗?”帕拉帕特问道。
“我们没有这么多资源,更没有这么多时间。”恩维尔摇了摇头。
“将伊斯坦布尔打造成堡垒吧,从现在开始修建工事,华夏人抵达之前,把伊斯坦布尔改造成堡垒城市应该做得到。”
杰马勒在1旁提议。
伊斯坦布尔不仅交通方便,而且历史悠久,有庞大的石制建筑群,建筑区也错综复杂,城区还有高低落差。
稍微改造1下,在这种城市打巷战,是任何军队的噩梦。
而且奥斯曼帝国海军还健在,甚至从黑海舰队分到1些军舰后,力量还加强了些。
不论是辅助运输,还是对岸火力支援,都没有任何问题。
“这样的话不用等华夏人来,苏丹和那些反对我们的人会抢先撕碎我们的。”帕拉帕特摇了摇头。
让伊斯坦布尔成为战场,这是大部分人都不愿意见到的,特别是对于苏丹和那些反对派来说。
他们本就想夺回权利,这时候怕是会先干掉他们,再和华夏帝国谈判。
“那么,我们唯1能做的,就是祈祷着华夏帝国的前进速度不要这么快,而德国的进攻速度快1些。”
帕拉帕特将刊登了德国进攻的有多猛烈的报纸扔到1旁,不再理会。
他们不觉得,持续了4年多的战争,会在近几天结束。
这中间的时间,足够华夏人干掉他们了。
即便没有,也会干掉他们的主要军队,让他们失去民众拥护,失去统治基础。
“战争进行到现在,帝国已经无法再忍受下去了。”
“这是1场错误的战争,我们不希望死更多的人了。”
“与其让更多人死在毫无意义的战斗中,不如让他们活下来,为未来的反击保存实力。”
“不过,也不能就这样子投降,目前的局势让许多人都抱有希望。”
“必须等,等华夏人展现出不可战胜的实力,或者德国人进攻受挫,到那时才是合适的时候。”
“我也这么觉得,那么,就让华夏人在克孜勒贾哈马姆展现其实力吧!”
“同意……”
面对可是失去权利的危机,3巨头轻易就达成了1致。
“当然,妥协只是暂时的,这1点要和我们的德国盟友说清楚,在短暂调整后,我们会再次发起攻击。”
“当然,本该如此……”
…………
3月十2日,郑磊并没有等到穆斯塔法的回信,便没有下达停止战斗命令。
十3日凌晨,驻扎在安卡拉的107师开始向北移动,北部是丘陵地带,前进速度稍慢。
令人惊讶的是,铁路并没有被破坏,到中午时,107师就行驶到了1个叫克孜勒贾哈马姆的小城市。
这里有些许守军在抵抗,也拆除了铁路,107师要沿着铁路进攻,所以必须攻克这里。
山炮开路,机枪掩护,步兵攻击。
奥斯曼人的防御十分微弱甚至可以说没有,1旦双方接近,奥斯曼人会快速投降,拿起白旗。
不少人甚至自己把自己绑了起来,等待华夏人接收。
仅仅半个小时,1个小城市就被攻克了,速度快的107师的师长有些不适应。
不过,他没太多时间管这些,他正在疯狂呼叫黄正方,要求送建材过来。
从这个小城市向北的铁路,被扒了不知道多远,放眼望去,路边都是烧成碳的枕木……


  https://www.biqivge.com/book/51274583/2183779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om。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