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红楼大贪官 > 第198章 家事国事

第198章 家事国事


第198章  家事国事

        说话间贾瑞就在佛塔的底部一拉,从里面拉出了底座。

        在月光之下,底座上的金棺放出了耀眼的光芒。

        一直老老实实的小贾苹,这时候突然伸出手抓向了金棺。

        贾瑞眼疾手快,赶紧的向上一抬,让小贾苹的手落了空。

        那小贾苹没有抓住自己想要的东西,嘴一裂就要哭。

        王熙凤哪里舍得自己的儿子受委屈?

        她压在贾瑞的身上,抢过了他手里的金棺,之后送到了儿子手里。

        那小贾苹手里抓着金棺,紧紧的抱在怀里,笑的嘴巴都咧到耳朵根上去了。

        贾瑞无奈的摇了摇头,对这小家伙他也没什么办法。

        “这东西可是宝贝,满天下也没几个,要是别人我还不舍得送呢!”

        王熙凤嗤嗤一笑,“那贾大人不准备给我,要给谁呢?”

        贾瑞摸了摸自己的鼻子,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她,这女人一旦吃起醋来谁也挡不住。

        “好了,不说这些了,我过来就是看看你,稍的给你送生日的贺礼。”

        “那天过生日你还来吗?”

        “我来不合适!要不那天晚上伱别锁窗户,我晚上过来看你。”

        王熙凤满意的点了点头,再一次把身体缩在了贾瑞的怀里。

        两个人就这么安静的抱在一起,一直过了一个来时辰,贾瑞看到时间不早了,轻轻的推了推王熙凤。

        “天色不早了,我该回去了。”

        王熙凤也并没有阻拦,而是亲自起身给贾瑞把衣服整理好,就像是妻子伺候丈夫一样。

        之后,贾瑞这才再次掀开窗户,飞身跃了出去,之后几个起落就消失不见了。

        第二天,贾瑞从尤二姐这里起来,穿戴梳洗已毕,来到了薛宝钗的房里。

        刚进门,就见到薛宝钗正伺候她的儿子贾萱在那里梳洗呢。

        贾萱年纪已经一岁,性子非常的活泼。

        虽然薛宝钗抱着他,但是仍然手脚并用,不停的挣扎,闹得满地都是水。

        看着这个调皮的大儿子,又想了想王熙凤身旁的那个小儿子,不知怎么的就觉得这个大儿子太调皮了,不像小儿子那么安静讨人喜欢。

        “他在闹,你给他两巴掌,以后就老实了。”

        薛宝钗听到贾瑞的声音,转过头来撒娇似的看了他一眼,然后轻轻的对儿子说道:

        “看你还不老实,你爹要打你了。”

        小贾萱好像听懂了薛宝钗的话,扭头看了看贾瑞,然后就老实了下来。

        薛宝钗给儿子洗漱完毕,然后把他交给奶嬷嬷,抱了出去。

        贾瑞坐在凳子上,若无其事的对薛宝钗说道:“把尤二姐旁边那个院子也扫出来,让给三姐住。”

        薛宝钗眼睛闪了一下,有一些黯然,不过像是毫不在意的说道:“我一会儿就派人收拾。”

        贾瑞见薛宝钗没有发作,长长的出了一口气接着说道:“过几天我请几个熟人来摆几桌酒,给三姐过个明路。”

        薛宝钗皱了皱眉,“当年尤二姐进来的时候,可也没这么折腾。”

        贾瑞站起身来来到薛宝钗的身旁,其她揉着肩膀,讨好事的说道:

        “小姑娘爱脸面,就由她这一次。”

        薛宝钗皱着眉并没有说话,她可是知道尤三姐的性格可不像尤二姐,以后要是进了这家里可就有热闹看了。

        其实薛宝钗现在心里也不痛快,但是她作为大妇,不能表现出嫉妒,只能是在心里忍着。

        可是要是就这么忍下去不出口气,薛宝钗怎么也不舒坦。

        于是薛宝钗眼睛一转便说道:“这都是小事,不过是几两银子的事,当不得什么。”

        接着她话锋一转,接着说:“老太太那一边昨儿还和我说,想要把蕊儿抱过去亲自抚养。”

        说完之后,薛宝钗就眼睛盯着贾瑞让他拿主意。

        贾瑞听了之后有些为难了。

        那尤二姐把自己的姑娘当成了心肝宝贝,一刻也离不得,现在要把她的姑娘抱走,就是尤二姐再怎么软弱,恐怕也要闹些动静出来。

        更何况,现在尤三姐也住在尤二姐那里,这位姑奶奶可不是好惹的。

        “这个…这个…,要我看这件事再拖一段时间吧,以后有时间了再说。”

        说完之后,贾瑞就逃离了薛宝钗这里。

        贾瑞走了之后,莺儿从外边走进来,来到了薛宝钗的身旁,小声的问道:

        “奶奶,咱们就由着那姐妹吗?”

        在莺儿看来,尤二姐尤三姐都是狐狸精,都是在勾引大爷,分她们奶奶的宠爱。

        她刚说完这句话,外边的莺哥传来的声音。

        “那有什么?大爷既然喜欢,咱们还能拦着不成?”

        薛宝钗苦笑了一下。

        现在她丈夫贾瑞简直就是唐僧肉了,多少个女子都惦记着。

        尤氏姐妹还没按下去,在身边又出了一个想出头的。

        “你多什么嘴?赶快去问问前边的管家,今天的帐簿子怎么还没到?”莺儿没好气的说道。

        外边的莺哥不情愿的声音传来,“这种事怎么都是我?你怎么不去啊?”

        <div  class="contentadv">        虽然满口的抱怨,但是莺哥还是离开了。

        听到莺哥离开,莺儿才接着说道:“奶奶,这也没办法,谁让咱们大爷越来越出彩呢?”

        薛宝钗想了一下。

        贾瑞现在在朝廷中也是有名的大佬了,位高权重,不知道有多少女子盯着贾瑞呢。

        这种事情挡是挡不住的,而且堵不如疏,干脆自己也想办法,找一个姐妹,帮衬着自己。

        这样一来,自己在府里也多个帮手,也能够分润贾瑞的宠爱。

        虽然自己是侯爵夫人,地位不会被动摇。

        但是孤枕难眠的日子也不好受,想一想荣国府中的王夫人,表面上是那样的风光,可是暗地里谁知道,多少的夜晚,她都是在佛堂之中数着佛豆过来的。

        自己可不能学王夫人。

        “我听说宝琴和梅翰林有亲事。”

        莺儿想了一下,然后说道:“恍恍惚惚的听说过,不过后来就没消息了。”

        “你派人打听一下,要是真有这么回事,你去梅翰林府上打个招呼,就说这件事罢了。”

        “奶奶的意思是?”

        “宝琴他们家和我一样,没有了父亲,家里也只有一个哥哥,家里也没什么门路,我想着干脆把她接到府里来,我也能就近照顾。”

        莺儿听了之后眼睛也是一亮,她也明白了薛宝钗的意思。

        这是想把薛宝琴招到京里来,送到贾瑞的床上之后,姐妹俩共侍一夫,和尤氏姐妹等人抗衡。

        虽然尤氏姐妹现在身份低微,并不放在薛宝钗的眼里,但是随着时间长了,保不齐这两姐妹就生下儿子了。

        到了那时,自己儿子贾萱,可就有竞争对手了。

        因此干脆把薛宝琴也招到身旁,到时候薛宝琴要有了孩子也是贾萱的一个助力。

        “还是奶奶你想的周到,我这就去梅翰林府上。”

        薛宝钗笑了笑,接着说道:“你这么去说人家怎么答应你?”

        “那奶奶的意思是……?”

        “你和梅翰林说,如果他答应退了亲事,我让老爷给吏部打招呼,放他一任知府。”

        这是薛宝钗给梅家的条件。

        “明白了。”

        莺儿点了点头,便低头退了出去。

        不说,薛宝钗这商量怎么对付尤氏姐妹,以及他们将来的孩子,再说贾瑞来到了龙首宫,照例给太上皇批奏折。

        本来都是些平常或者有成利的事情,突然有一份奏折让贾瑞皱眉。

        这是一封给江南甄家老太太,请封的奏折。

        江南的甄家在南方可是声名赫赫,他们家的老太太也是当老祖宗一样供着。

        可是,由于这位老太太的丈夫并没有什么好的出身,现在他们的富贵全靠着儿子。

        按照道理,母凭子贵,现在也能有个诰命,但是也就是四五品的样子。

        这主要是由于甄家的当家人,虽然权势不小,掌控着半个江南的谍报以及江宁织造。

        但是权重而位卑,品级上也就是个五品。

        可是,这份礼部送过来的奏折,竟然请求册封这位老太太为一诰命夫人。

        这可是大大的违制。

        按照常理,这种奏折应该马上就驳回的。

        可是现在宫中还有一位甄太妃,这位原先可是太上皇的宠妃,也是这位老太太的女儿。

        因此贾瑞有些拿不定主意,干脆这种事还是抛给太上皇吧,让他老人家头疼,省得自己惹麻烦。

        想到这里的贾瑞,就拿起了奏折,小心翼翼的来到太上皇的身边。

        “禀太上皇,有件事臣拿不定主意,还请太上皇御览。”

        太上皇放下了闲书,喝了口茶,这才慢悠悠的结果奏折来看了一遍。

        “你认为该怎么办?”

        太上皇没有立刻拿主意,反而是问起贾瑞来了。

        贾瑞哪知道怎么办?

        但是太上皇已经问话了,他好歹得给个答案。

        “臣认为,此事与祖制不合,应该立刻驳回。”

        太上皇轻轻的放下奏折,眼睛看着窗外想了一会儿,然后说道:

        “当年甄嬷嬷一直在身边伺候朕,可以说是看着朕长大的,只不过由于她丈夫不盯事儿,没有立过功,一直委屈了她,现在老了老了,不想死了以后掉面子,向朕求个诰命,朕难道还能够驳她吗?”

        原来,太上皇一眼就看出了这份奏折的前因后果。

        “传旨吧,特旨,封其为一品诰命夫人。”

        “是,臣明白了。”


  https://www.biqivge.com/book/48600754/9471498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om。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