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储君拯救计划[快穿] > 第12章 措施

第12章 措施


工部官员大多喜欢埋头钻研,有时候还会弄得满身脏污,在朝堂上的名声并不好,大多数官员心里也看不起工部,只有每次出事,需要干些脏活累活的时候,朝臣们才会想起工部那些人。

        被忽略久了的易子晋对楚君的好感度蹭蹭上涨,心里微微激动:

        “启禀殿下,下官们也尝试过在冬天组织百姓清理河道,只是效果不太理想,凌河水中本就含有大量泥沙,来年依旧淤塞。”

        “那工部可研究过,水里的泥沙从何而来?”

        这倒是问住这个工部侍郎了。

        但是眼下最重要的还是把河堤修好,治理方案可以稍后研究。

        于是楚君当场就让户部尚书给易子晋批了条子。

        易子晋谢过楚君之后,也把楚君的话放在了心里,准备回去后就和同僚们商量一下。

        送走工部的官员之后,楚君却没有让户部尚书回去。

        滕致远心中惴惴,担心太子的三把火先烧到自己身上。

        楚君到没有什么“新官上任三把火”的想法,他只是觉得户部尚书交上来的这个奏折内容太少了点,凌州灾民的安抚工作就只有粮食这一项吗?

        面对楚君的疑问,滕致远当即表示明日再上一份奏折。

        看着老人颤巍巍的样子,楚君也不好太过压榨,便着小太监搀扶着滕致远,别进一趟宫,出个什么意外,他还等着明日的奏折呢。

        宫门外,滕致远看到了先自己一步的工部侍郎易子晋,正被一些官员拦着。

        滕致远到的时候,就看到在太子面前十分谦逊有礼的易子晋冷着一张脸:“让开!”

        还没说什么的一干人等只能让开路,不敢说话,随即就看到紧跟着出来的户部尚书滕致远。

        面对滕致远这个一品大官,这些人倒是收敛了许多,一个个拱手作揖看起来十足十的体面人,完全看不出刚才围堵易子晋的赖皮模样。

        滕致远近些年虽然有些眼花,但还是能看出这些年轻官员大多数都站了队,心里就清楚这些人是来干什么来了。

        不远处的滕家小厮利落地牵了马车过来,只是滕致远腿脚不便,送出来的小太监已经回去了,在小厮未到之前,只好站定。

        几个人互相看了一眼,然后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放在官阶最大的那个人身上。

        那人当场脸色就变了,心里不住后悔为什么要来蹚这趟浑水。

        滕致远年纪虽大,满身的气度却让这些小官不敢靠近,只能略微寒暄两句就离开了。

        “老爷。”

        滕家小厮将板凳放下,扶着滕致远上了马车,自己则是坐在外面驾车。

        因为经常送滕致远出门,所以小厮在主人面前还算有几分体面,说得上几句话。

        “老爷,方才那些大人围着您做什么?”

        小厮只听见身后传来一声不屑的“哼”,便知道那些人惹老爷不快了,也就没再提这件事。

        马车内,滕致远微微挑开帘子,看了一眼皇宫的方向,心里总有种预感。

        这位太子殿下怕是会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送走户部尚书之后,楚君不顾形象地伸了个懒腰。

        见惯不惯的吴三福心里平静无波,反正殿下做什么都是对的。

        随后楚君就为接下来的工作犯了难。

        楚君有一个关于粮食的解决办法,想找户部侍郎负责,毕竟滕大人年纪大了,也不好总是麻烦他。

        而且这个想法,楚君觉得还是年轻人接受能力强一些。

        可关键是,这个户部侍郎是三皇子手下的人,这让楚君有些犹豫。

        毕竟是关乎一州百姓的大事,楚君无法保证这个人会不会百分百执行他的计划。

        想了半天,无解。

        粮食的问题可以交给温家,但不能一直是温家。

        舅舅愿意帮他,楚君心中感激,却不能让温家陷入险地。

        所以让温家商行解决一部分粮食问题之后,楚君的解决办法是仿照现代面向各大富豪巨绅举行招标会,谁的方案最好,性价比最高,就用哪家。

        由户部出钱购买商户的粮食,然后商户将粮食运送至凌州免费发放,同时可以给商号做宣传。

        这样既不用朝廷承担赈灾银的损耗,也不用担心其他官员接机炒高粮价,还能让百姓在灾难过后,得以温饱。

        这实在是一个重要差事,交给户部经手最为妥当。

        还有卫生方面的问题。

        洪涝灾害过后,最易发生疫病。

        在这个医疗条件落后的地方,一次疫病怕是要折损掉不少人口。

        所以是征集太医前去,还是就地组织大夫防疫。

        除了粮食问题之外,田地和房屋折损多少,如何安置,如何重建如何复业都是需要楚君考虑的问题。

        楚元奕倒是轻松了,马车一架,拍拍屁股就走人,把这个烂摊子留给自己。

        不过他做的唯一好事大概就是把二皇子和三皇子带走了。

        这时,吴三福看到大殿之外,自己收的小徒弟对着自己挤眉弄眼。

        吴三福看楚君正在沉思,就没打扰,小心翼翼地出了门,拉着小徒弟走远了几步:“鬼鬼祟祟的,什么事?”

        小太监嘴甜,师父长师父短的,让吴三福也不好苛责。

        “师父,奴才刚才送滕大人出宫的时候,发现宫门之外,几位修撰大人正聚在一起,不知在做些什么。”

        吴三福把这个消息在心里过了一遍,然后笑着拍拍小太监的肩膀:“行了,就是要有这样的机灵劲才行,下去吧。”

        小太监欢天喜地地走了,吴三福在原地消化了下,一转身就碰到了楚君!

        楚君也不是成心想要偷听的,只不过想走的时候没看见吴三福,走到门口的时候听见声音,好像和自己有关,就没动。

        这一幕倒是让吴三福吓得不轻,下意识地下跪:“殿下。”

        “起来吧,那小太监……”

        “他叫小福子,奴才的徒弟,有些愚笨。”吴三福小心觑着楚君的脸色。

        “行了,孤没有怪你们。”

        吴三福提着小心,伺候着楚君回东宫。

        在回去的路上,楚君突然说了一句:“看来翰林院挺闲的。”

        岂止是闲啊,简直闲出屁来了,居然跑到皇宫附近晃悠。

        一个个不是状元就是探花,在翰林院好好待上几年,前途大大的,却想不通非要蹚浑水。

        朝廷正好缺人,不如挑几个去一趟凌州。

        想到这里,楚君满意地点点头。

        因为存了用人的心思,哪怕这个人有问题,楚君还是要来了关于这个人的所有信息。

        邬天成,户部侍郎,户部目前的二把手,无论是才识还是为人都饱受赞誉,是板上钉钉的尚书人选,只一点,他是宫中苏贵妃的哥哥,苏大将军的连襟。

        虽然楚君很想努力地劝说自己,不要跟着别人的思路走,但是在这个时代,多考虑这一点还是很有必要的。

        资料上写这个邬天成人品很有保障,以防万一,楚君决定明日就去亲自观察。

        一旁的吴三福忍不住提醒:“殿下,明日滕大人说要来商讨凌州的善后工作。”

        楚君掐指一算,没什么大问题,到时候还能跟滕致远一起去户部,近距离地观察这个人。

        在这个早婚早育的时代,邬天成也才三四十岁左右,相比于滕致远来说,那可是新生代力量。

        楚君第二天收到的奏折就正常了许多,撇去那些华丽的辞藻,可比昨天那个单纯要钱的折子要言之有物多了,里面居然还出现了贷款!

        这让楚君十分感兴趣,连忙让滕致远展开说说。

        “第一步自然是开仓赈济,虽然凌州存谷无法应对如此数量庞大的灾民,却能安稳人心,拖延时间,如果知府在任,还应当为灾民提供暂时的栖身之所,只是……”

        只是凌州知府祝嘉荣被押回京,也不知道当地情况如何了。

        “大人不必担心,父皇早已给江州知府发了旨意,让他暂领凌州知府一职。”

        滕致远恍然大悟:“如此也好,江州和凌州毗邻,倒也便利。”

        楚君点头,让他接着说。

        滕致远梳理了思绪,接着说道:“陛下临行前可有明旨下发,免除凌州的田赋?”

        楚君沉默,好像没有。

        “孤倒是很愿意为凌州减免赋税,只是不知……”能不能做这个决定。

        滕致远立即回答:“陛下将朝政尽数托付于殿下,殿下自然是有这个权力的。”

        “行,那就减免赋税,这个以工代赈……”

        楚君自然知道以工代赈的意思,但那是在现代,国家各方面待遇都很好,在这里,怕不是要变成强制服徭役?

        在现代的一些文学作品中,可以想见古代徭役的残酷。

        楚君改变不了,但也不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些灾民去送死啊。

        滕致远微微叹息:“殿下,若是仅凭粥棚,怕是无法供应这许多人,还不如让那些年轻力壮的去卖些力气,易大人昨日不是说要稳固河堤吗,正是需要人手的时候,每日管饭,足以让灾民趋之若鹜,当然那些老弱病残也可以继续得到救济,如此,朝廷的压力可以减轻许多。”

        楚君有些惊讶,也有些羞愧。

        他昨日还在心里嘲笑滕致远的户部尚书是徒有虚名,没想到今天就来个大的,看来能做到高位的,没一个省油的灯,端看他想不想做。


  https://www.biqivge.com/book/30941507/2609634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om。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