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农门喜事:夫君,来耕田 > 第951章 缺鸡

第951章 缺鸡


张峥顿住脚步,停在门口,李海棠医术如何,他心知肚明,不说亲眼所见,张峥听说过她开膛破肚救人,结果,所救之人,活蹦乱跳,出他的认知。

        李海棠说,滴血认亲不可取,张峥半信半疑,你是不是因为如意,所以这么说的?

        非也。

        李海棠一直想纠正滴血认亲这种错误的观念,奈何没有机会。

        大齐对于亲缘比较看重,用滴血认亲,作为唯一的判定手段,还是比较冒失的。

        此事,说来话长,这些大齐土著,未必能理解。

        根据她在现代看过的史料记载,古代滴血认亲的方法,分为两种。一种叫滴骨法,另一种叫合血法。

        滴骨法,早在三国时期就有实例记载,是指将活人的血滴在死人的骨头上,观察是否渗入,如能渗入则表示有父母子女兄弟等血统关系。《洗冤集录》记载:检滴骨亲法,谓如:某甲是父或母,有骸骨在,某乙来认亲生男或女何以验之?试令某乙就身刺一两点血,滴骸骨上,是亲生,则血沁入骨内,否则

        不入。俗云滴骨亲,盖谓此也。

        合血法,大约出现在明代,是指双方都是活人时,将两人刺出的血滴在器皿内,看是否凝为一体,如凝为一体就说明存在亲子兄弟关系。

        在大齐,滴血认亲,只有合血法。

        滴骨验亲和合血法,按现代法医学理论分析,都缺乏科学依据。

        骨骼无论保存在露天地,还是埋藏在泥土中,经过较长时间,一般情况下软组织都会经过腐败完全溶解消失,毛指甲脱落,最后仅剩下白骨化骨骼。

        白骨化了的骨骼,表层常腐蚀酥,滴注任何人的血液都会浸入。

        而如果骨骼未干枯,结构完整表面还存有软组织时,滴注任何人的血液都不会生浸入的现象。

        对于活体,如果将几个人的血液共同滴注入同一器皿,不久都会凝合为一,不必尽系骨肉至亲。

        以现代科学分析,上述古老方法也不可靠。

        因为人类的a型b型血是能够溶合在一起的,如果以所谓的和血法检验两名分别是ab血型的人,其血液虽能溶合却没有亲子关系。

        以上的理论涉及到科学,是千百年人,科技进步,一点点证明得知。

        给张峥说明这个道理,他就算相信,仍旧会产生疑惑。

        那你有什么办法?

        张峥看向李海棠,说滴血认亲不可取,至少要拿出证据来,不然他不会相信。

        我只能证明,我说的是对的,至于如意和你的亲缘关系,我怕是不能验证。

        鉴定亲子关系,最靠谱的手段是dna,除非她穿回现代,否则根本不能实现。

        张峥被绕晕了,迟迟未能说话。

        我的意思,是我可以证明滴血认亲不靠谱。

        李海棠又解释了一遍,她可以找到一百对有母子,父子,父女,而后进行滴血认亲比对,从而推算出结果的准确率。

        再从中挑选五十对没有血缘关系的人,在做一次测试。

        也好。

        张峥本想拒绝,而后好奇心占据上风,他点头答应,关于那一百对的人,由他挑选,时间就要订在大年初二。

        大人!

        官差点燃了火把,进入曹家,而门口,围观不少跟过来的百姓。

        大过年的被灭门,小娃子都不放过,实在太惨了!

        曹家的闺女长相不错,这刚定亲,就生这样的事儿

        可不是,到底是谁那么心狠,要害了曹家!

        围观的邻里得知消息,堵在门外,议论纷纷。

        曹家老爹为人耿直憨厚,做豆腐坊,早起磨豆子,打扰邻居休息,一直心存愧疚,总是给周围人送豆腐吃。

        几十年的邻里关系,一直都不错,邻居根本不计较这个。

        曹家的小女儿,刚订了一门亲事,对方是香油作坊的独生子,两家门当户对,二人同样青梅竹马,感情稳定。

        年后开春三月初三成亲,还不等跨了年,人没了,一家子全没了。

        有好心人,找到香油作坊陶家小子,一大家子急匆匆地赶来。

        差爷,这是咋了?

        陶家小子跟在众人身后进门,见曹家空无一人,紧张道,可是出事了?

        他在外面看花灯,遇见家里的熟人,被告知,曹家出了点事,让他赶紧过去一趟。

        陶家小子,你还不知道情况?

        门外有人七嘴八舌,把原委叙述一边。

        陶林,曹家小闺女,没了!

        众人不忍心告知真相,绕了半天,终于有人忍不住,说出这个残忍的事实。

        李海棠进门后,让官差守住院门口,不准外人进入。

        曹家一家人中毒,指不定就吃了年夜饭中的吃食,必须查明真相,不能让人破坏现场。

        让我进去,让我进去!

        陶林拼命向前挤着,红了眼眶,额头青筋暴起。

        不行,大人在查看现场!

        官差坚定地拒绝,要求在子时正之前破案,现在看来,还没头绪,就有很大难度。

        李海棠没理会外面的混乱,走到房内。

        看得出来,曹家人在年夜饭以后,全家急匆匆地去看花灯,逛街。

        桌子上,还有残羹冷炙。

        最中间,是一大锅鸡肉,一条鱼,已经被吃了七七,鸡骨头和鱼刺,已经被收起来了。

        桌上,一共还剩下七个大菜,而曹家,有六只鸡。

        还缺一只鸡。

        每个鸡尝一道菜,这样,就能具体看出是那道菜有毒。

        大人,刚刚那大娘,抱着老母鸡来看热闹了!

        官差看到那只撅着屁股下蛋的老母鸡,不顾大娘的反抗,急忙抓来凑数,猥琐笑道:大娘啊,刚刚给你的铜板,是买母鸡的钱,这不,现在又是需要它的时候了!

        不是没事了吗,没有毒?

        大娘抱着母鸡不撒手,她怀里还有一颗鸡蛋呢,不能让她的宝贝收到惊吓,不然以后再也不下蛋了咋整?不行不行,要是让宝贝试毒,至少再给两百文钱!


  https://www.biqivge.com/book/30573/2513125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om。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