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风起代北 > 第三十章 贺兰与乌丸

第三十章 贺兰与乌丸


  二月下旬,拓跋珪率部抵达牛川,一路辛劳不足为叙。

  短暂休整后,拓跋珪派出百余骑士传诏四方,书信内容只有一个:代王嫡孙拓跋珪将于牛川召开大会。

  不需要言明,有识者自然能猜出拓跋珪的意图。

  与此同时,拓跋珪借助击败刘显的威望,推行“离散诸部”,将三万部众打散,安置在牛川以南的南池(今黄旗海)四周。

  部落中的酋长,则是被他强留在身侧,通过此举,拓跋珪强行解除了牧民与酋长之间的依附关系,将三万人直接纳入统治。

  处理完内部问题,拓跋珪决定扩军大展雄图,但粮秣渐空的消息却是让这一计划腹死胎中,此时又是春草未生之季。

  不得已之下,拓跋珪遣散了大部分将士,只保留了精锐两千及将佐长孙肥、叔孙建、于栗磾、全旭四人。

  这些遣散的将士,自然是“闲时为农,战时为兵”,对西魏权臣宇文泰开创的府兵制,拓跋珪是一点都不陌生,这一制度的结晶便是在于兵农合一,农事戎事两不误。

  同理,将农字替换为牧字,结果也是一样。

  一切步入正轨之后,已经是三月中旬,拓跋珪做出了一个决定。

  ……

  南池北岸,议政大帐。

  拓跋珪居于上首,臣工八人分列左右,左有燕凤、安同、长孙嵩、拓跋觚,右有长孙肥、叔孙建、于栗磾、全旭。

  见所有人业已就位,拓跋珪也不废话,直接亮出正题:“我欲亲往贺兰部一行寻求支持,诸位且听我安排”。

  拓跋珪话音刚落,拓跋觚立即站出,恳切道:“臣弟愿代兄长前往贺兰部,请兄长恩准”。

  拓跋珪听闻此言颇觉欣慰,笑着摇头拒绝:“觚弟心意,为兄知之,然此行非我不可”。

  “弟闻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百金之子不骑衡,圣主不乘危而徼幸,兄长身负兆亿黎庶,怎能亲身犯险”拓跋觚跪地劝谏,语气诚恳,神态恭敬。

  拓跋珪仍是拒绝了他的好意:“贺兰部坐拥三万帐,我若不去,便是坐失良援,再者,贺兰部与我拓跋氏有亲,不虞有险,觚弟不必担心”。

  燕凤见拓跋珪轻描淡写,丝毫不将此事放在心上,起身冷冷道:“主公此言大缪,代王时,贺兰部便屡不听命,往日尚且如此,更遑论今时”。

  “燕长史有异议?”拓跋珪撇嘴。

  燕凤点点头,丝毫不惧拓跋珪的目光:“臣确有异议,臣窃以为主公不应亲往,贺兰部虽为主公舅族,然其作何考量,犹未可知,若是贺兰部心生恶念,则悔之亡及也”。

  不得不承认,燕凤说得在理,亲情在权势面前,确实靠不住,这一点商臣、胡亥、冒顿都有过阐述。

  不过贺兰部并不单单是拓跋珪的母族,而是有着更加混乱的关系,故事得从拓跋珪的祖父拓跋什翼犍讲起。

  三十多年前,拓跋什翼犍将女儿辽西公主嫁给了担任东部大人的贺兰野干,生下两子一女,长子贺兰讷、次子贺兰染干,女儿贺兰明月。

  讲到这里,聪明的看官已经窥探到了事情的真相。

  后来,拓跋珪的姑姑辽西公主来了个亲上加亲,将女儿贺兰明月嫁给了弟弟拓跋寔,听起来有些乱,实际上是舅舅娶了外甥女,当然这并不是个例,汉惠帝刘盈便是娶了自己的外甥女张嫣。

  这一今人不能接受的伦理,在古代却是常见,中国古代皇室近亲婚配颇多,日本皇室、欧洲王室、古埃及王室则更加离谱。

  如今贺兰部掌权的是贺兰讷与贺兰染干,拓跋珪的舅舅,或者说是表哥,称呼无所谓,反正是亲戚。

  依照惯性思维,结合这种复杂的亲戚关系,拓跋珪认为此行遇险的概率较小,这也是他坚持亲自前往的原因,但这些话并不能放在台面上讲。



  拓跋珪娓娓解释:“若有贺兰部三万帐支持,宗室旧臣必纷纷来投,如今我部势单力孤,再不寻求强援,旦夕可亡”。

  “贺兰部,虎也;宗室旧臣,狐也;吾若不假借虎威,何得膺服野狐”。

  拓跋珪说得有理有据,燕凤也不是不识好歹之人,语气不禁软了下来:“应当先修书试探贺兰讷,若贺兰部有意,届时前往亦不迟”。

  “吾以为燕长史所言有理”。

  “吾亦以为然”。

  “臣弟附议”。

  安同、长孙嵩、拓跋觚纷纷表态。

  四将之中,叔孙建文武双全,此刻他也抱拳劝谏:“左右不过百二十里,不如先遣一信使,若贺兰部有心,再行不迟”。

  长孙肥恼怒叔孙建抢先发言,冷哼一声道:“臣以为燕长史所言在理,愿前往贺兰部送信”。

  于栗磾没有出言,他只知道服从拓跋珪的命令,至于全旭,向来寡言,他不会在没有问话的时候发表自己的看法。

  群臣反应如此激烈,拓跋珪始料未及,此刻连他自己都在怀疑是否操之过急,略微沉吟,苦笑道:“诸位各归其位,容我休书”。

  语毕,拓跋珪抄起案几上的朱笔,蘸墨疾书,只见他笔走龙蛇,一行行俊逸豪放的文字跃然纸上,片刻后,拓跋珪将手中的朱笔搁置于砚台旁,折起信纸,递给长孙嵩:“派几名熟悉地形的士卒将此信送往贺兰部”。

  “是”长孙肥接信离开。

  拓跋珪接着又拿起朱笔,挥洒起来,众臣见此一幕都颇有些疑惑,刚才的信是写给贺兰讷,那这封呢?

  唯有燕凤似是想起了什么,目光露出一抹恍然之色,安同却是想破脑袋也没有想到,于是压低声音发问:“子章(燕凤字)兄可知,主公这信是写给何人?”

  “汝可曾听闻乌丸大人王建?”

  安同回想良久,猛地惊疑道:“驸马都尉王建”。

  燕凤颔首:“正是”。

  没错,拓跋珪这封信便是写给王建的,此人是乌丸一部首领,帐落过万,如今的乌丸虽不能与全盛时相比,但也不容小觑,乌丸突骑在历史上也算是赫赫有名的强军。

  玩过三国游戏的读者应该都听说过乌丸突骑,这种冲击型枪骑兵,战斗力彪悍无比。

  刘秀曾以四千突骑大破王朗,由衷赞叹“吾闻突骑天下精兵,今乃见其战,乐可言耶!”

  为此,东汉王朝专门召集一批精锐的乌桓骑兵充当皇家的卫戍部队。

  建安十二年,曹操用谋士郭嘉之谋,率轻骑,走险路,出卢龙,直趋柳城,大破乌丸,阵斩蹋顿,悉徙其族居中国,帅从其侯王大人种众与征伐。

  由是三郡乌丸为天下名骑。

  刘备救援徐州之时,军中便有乌丸突骑千人。

  如今,乌丸人的汉化程度已经相当高,贵族皆用汉姓,以张王刘郝鲁为贵。

  拓跋珪之所以写信给王建,则是二者之间存在亲戚关系,王建是拓跋珪的姑父。

  和袁术是三国所有人的爸爸一样,拓跋珪与草原各大部落都有着亲戚关系。

  鬼知道拓跋什翼犍嫁出去了多少女儿。

  拓跋珪写完信件,抬首便见燕凤、安同二人窃窃私语,他轻咳一声打断二人谈话:“安同,吾欲命你前往幽州广宁招抚王建,你意下如何?”

  这倒不是拓跋珪大材小用,而是出于地理原因,众臣之中唯有安同是幽州人。

  “臣愿往幽州一行”安同立刻回过神来,接过信件。

  “叔孙建挑选百骑交予右长史”。

  “是”。

  “众卿家,退下吧”。

  ……

  天下名骑有三:幽州突骑、并州精骑、凉州大马。

  ——《魏书.地理志》

  


  https://www.biqivge.com/book/28431/65954345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om。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