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晋曲 > 第十六章 赵王彻夜说边事2

第十六章 赵王彻夜说边事2


  “赵王所言不假,”张华见司马伦点了题,便朝他拱拱手,客气道:“赵王与长史今日来访,便是与老夫商议,想将犬子荐为赵王府从事中郎。”说起自家儿子,张华一脸慈祥,“不过老夫这个幺儿,不仅年齿尚幼,而且才学也未修成,远远比不上士衡士龙两位俊才。”说到这里,张华顿了顿,似乎犹豫了一下,“老夫已经向赵王与长史举荐了士衡、士龙,赵王长史爱才,一直在府里侯着,便是想与士衡士龙见上一面。”说完,张华瞄了一眼陆云、陆机,这才淡淡地说道:“士衡士龙是上过疆场的,假如西北边地当真有事,可不正是士衡士龙大展身手的好去处么?”

  “张公说西北边地有事?”陆机渐渐从张华话语中听出端倪,他当然知道赵王年前就因暴虐不堪、刑赏不公,从而引起雍州、凉州、秦州三州的匈奴反叛不断,便是到了如今也还未完全弹压下去。“国朝囊括宇内之后,分雍州、凉州、梁州三州之地设秦州,分益州之地设宁州,分幽州、并州两州之地设平州,并在这边地八州中设诸事都督,用以羁绊诸胡,十余年来不是一向安靖?”陆机只装作不知,故意问道:“哦,赵王便是都督关中诸军事,边地形势到底如何,还请赵王指教。”

  “士衡久居吴地,不知西北民风啊。”司马亮不以为意,哈哈一笑道:“那北地生熟杂胡,性情野烈,只知卧雪食肉,从来不受教化。其他几族暂且先不说,只说匈奴这一族。匈奴自战国末年便屡次进犯边地,为患久矣。以暴秦之强悍,也不得不修筑长城用来防御,便是前汉开国之君高祖刘邦,尚有白登之困。”

  “不只如此,现如今边地之患,还在天灾。”见陆机如此说话,孙秀接过司马伦话头,继续说道:“人言关中人口百余万,戎狄过半,汉匈杂居。这数年来,雍州、凉州、秦州不是旱灾便是蝗灾,杂胡族民饥馑难耐,内部权斗又冲突不断,各郡烽火连起,全凭赵王一人勉力支撑,这才保得中原腹地安宁。”

  “建安二十一年,魏王曹操拘禁匈奴单于于夫罗,并将匈奴分成五部,即左、右、南、北、中,分别安置在雍州、凉州、秦州、并州、冀州等地,自此之后,匈奴已经是一盘散沙,不知如今怎地就闹出这般动静?”陆机也是熟读史书的,知道匈奴掌故,便继续问道:“就是这匈奴五部,也都是以各部贤者为帅,又有我汉人为司马监督,部帅还须遣子到京都洛阳为质,如此羁绊之下,还能生出事端?”

  “那于夫罗之孙,左贤王刘豹之子刘渊,本是如士衡所言,在京都为质。咸宁四年,秃发鲜卑部首领秃发树机能起事,斩杀秦州刺史胡烈和凉州刺史杨欣。今天子大怒,发兵秦、凉、并三州,准备平定叛乱。但国朝中军不善骑战,与鲜卑数战皆溃,临晋侯杨公向天子建言,说不如授予刘渊一个虚职,再征发匈奴五部的兵众,让他们向西攻灭秃发鲜卑。临晋侯本想行一石二鸟之计,赶虎驱狼,不想这刘渊却是能言善辩,说得匈奴五部中的豪杰都纷纷投奔到他的门下,一时间匈奴隐隐有做大之势。”

  说道此处,司马伦起身离席,愤然说道:“小王当初就再三劝阻陛下,言说陛下今日如果不除掉刘渊,恐怕边境之地就再也不会安宁了。”

  “此事老夫却是知晓的,”张华说道:“当初我也同赵王一起劝阻过陛下,可临晋侯杨公却说此事无妨,待匈奴与鲜卑两败俱伤,国朝再坐收渔翁之利便是。只是不想刘渊竟能有这般能耐,竟将分裂了二百余年的匈奴诸部合为了一体。”

  “如此说来,”陆云抢着问道:“边地旦夕或有大事?”

  “小王此番回朝,便会向陛下进言,征发京都中军,尽往西北,一鼓作气灭掉匈奴。”司马伦转身回到席上,慢慢坐下,“不然,若坐等匈奴势大,西北边地必将再无安宁之日。”他说完,又朝张华拱手道:“此事还须太常明日早朝,在陛下面前也提上一提。”

  “赵王令旨,老夫敢不遵命?”张华恭敬地说道:“西北有事,赵王麾下少不得士衡士龙这般能文善武的良才,今日老夫便向赵王举荐二俊。”张华起身朝赵王行礼道:“不过此事老夫只作个中人,成与不成,全随赵王、长史与士衡、士龙了。”

  “既是太常所荐之人,小王还会犹豫什么?”赵王爽朗一笑,对孙秀说道:“长史方才也一直赞叹士衡士龙才学德望,想必也是十分属意。”

  孙秀闻言,却是抚须而笑:“全凭赵王钧旨。”

  “赵王、长史今日来访,不巧机一早就外出访客,不得陪侍。”陆机见赵王招揽言语直白,又瞧张华方才颜色神情,一时竟不敢应承:“机冒昧相询,不知赵王居停,是在乐津里驿馆,还是在大鸿胪寺?请赵王不吝告知,机与机弟,择日必将早早沐浴更衣,登门造访。”

  “哦?”赵王当场招揽,他二人却并未当场答应,脸上笑容微歇,随即又哈哈一笑:“小王并未住在城内,京都东南三十里,歇马山黄老庄,便是小王的私庄,士衡士龙何时前去,先遣个下人过去报个讯,小王与长史必将迎门相候。”

  陆机还待再言,张祎却转过身来,丧着脸,朝张华禀道:“严君,夜色渐晚,儿子去膳房瞧瞧,安排下人布置些消夜吃食呈送进来,以解乏困。”哪知他话音未落,铜驼街上隐隐约约便传来数下净街鼓声。

  鼓声未歇,司马伦已经从席上起来,朝张华说道:“不必了,今日便议到这里,他日再续,老太常以为如何?”又朝陆机、陆云道:“二俊才不必着急回访小王,先与太常张公商议商议,再做决断不迟。”

  张华见他告辞,忙起身相送,嘴里连连致歉:“老夫在此替犬子谢过赵王长史厚爱,怎奈犬子年齿不够,学识不足,德望不高……”

  “此事休要再说,”赵王打着哈哈,“太常为小王,为国朝举荐两位东南才俊,小王还没感谢太常,令郎且先在府内养着,迟早还是要入小王府中的。”说完,似乎又想起一事:“方才小王所托之事,太常万望放在心上。”

  “赵王钧旨,老夫哪里敢忘?”

  见张华如此说,赵王满意地跨出府门,走了数步,却又转过身来,拉着张华认真说道:“小王知晓太常爱书如命,也非是小王故意横刀夺爱,太常既是应允,可不得反悔哦!”

  “一定,一定!”张华领着张炜,陆机、陆云也跟他身后,一起将司马伦和孙秀亲送至府门之外。直待赵王车驾行得远了,张华又顿了片刻,这才悠悠转身,见陆氏兄弟也在身后,便道:“今日赵王所言之事,二位贤侄先思量商酌一下,也不着急回复于他,应与不应,不妨先跟老夫说说,赵王那边,自有老夫担着。”说完,看了看天色,又对二人道:“今日累乏了吧,二贤侄便去早点歇息吧。”


  https://www.biqivge.com/book/26440493/61619361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om。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