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苟在诊所练医术 > 第114章 终于主治级用药水平了

第114章 终于主治级用药水平了


第114章  终于主治级用药水平了

        有一个是小毛病,就是最常见的感冒,检查无大碍后,配点药让患者回家吃。

        患者是个三十五六岁的女性,拿到药以后,还有些迟疑。

        “您还有什么事情吗?”

        李敬生关心的问道。

        有些患者得的病比较难于启齿,他们就会有顾虑。

        特别是现场还有两位患者在场,她又是个年轻的女患者,就更不好意思开口。

        “我……平时生病了都是选择到快康诊所治疗。他们那里见效快,打完针,第二天就能好。后来也去过一次金匮诊所,但是那里开的中药,吃了三天,到第五天才好。您这儿我是第一次来,也是最近听朋友说你们这儿医术与医德都很好,这才过来试试。”

        女子的话中透出来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她对快康诊所最为满意。

        患者因为不懂医学,根本不知道人体的免疫系统有多宝贵,打针用抗生素确实好得快。

        特别是多抗生素联合运用。

        当然,李敬生现在的药效和药代还只是熟练级,达不到联合用药的水平。

        至少他自问没这个实力。

        快康诊所经营多年,赵老板的真实医术水平怎么样,李敬生不清楚。

        平时基本上都是赵老板请的几个医生和护士干活。

        赵老板只是负责签签字,指挥一下。

        李敬生见过最多的,就是赵老板调侃手下的小护士。

        要是赵老板干点活,也不至于胖成那样。

        快康诊所在输液这件事情上专注了二十多年,对各种抗生素的使用应该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经验。这一方面的用药水平达到副主任级别都不奇怪。

        哪怕赵老板和诊所的医生不懂,也可以花钱请教大医院的主任医生。

        正常情况下,千病千方,每个患者的病用药都会有所不同。

        哪怕是同一种病,也要根据症状、年龄、是否存在基础疾病、是否怀孕或哺乳期等等,进行综合考量,然后精准用药。

        不过西医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模式化。

        啥意思呢?

        只要是普通感冒,几乎都能一种药搞定。

        最多就是根据年龄、体重不同,剂量方面做出一些增减。

        甚至用药剂量都不用太过精准,粗略用药就行。

        比如成年人一次服药一颗,儿童直接减半。基本上只要智力没问题,是个人都会用药。

        快康诊所治疗各种常见的头疼脑热,能够做到一天见效,用药水平应该比想像的要强很多。

        同一个患者,一次两次感冒可以用同一种抗生素,可是用的次数越多,效果就会越差。

        快康诊所能够留住那么多的老客户,一直保证疗效,这就非常有技术含量了。

        李敬生严重怀疑赵老板是找人买的用药配方。

        甚至背后直接找个用药水平很高的呼内主任医师合作都有可能。毕竟有不少诊所就是这么干的。

        这属于诊所的核心机密了,外人也只能这样猜测一下。

        “李医生,有些话说出来您别介意哦!”

        女患者做了前面的铺垫后,开始直奔主题。

        说话很客气。

        “您直说无妨!”

        李敬生隐隐知道对方想说什么。

        “您并没有给我打针,只开了这两盒口服药,效果有保障吗?我是开店的,每天都要工作,如果吃药恢复太慢,那我就还是想要打针。我知道,您不给我打针是为了我好,听说打针涉及到滥用抗生素,会对身体造成一些伤害。不过我在快康诊所打了这么多次针,也没见什么问题。”

        女子沟通算是非常直接的。

        有什么说什么。

        这挺好,能让李敬生了解不同患者的真实想法和需求。

        “我首先得感谢您对我的信任,还有坦诚。我会对每一位进我诊所的患者负责,尽量选择对患者最有利的治疗方式。从您之前的病情描述,还有过往病史来分析,我必须告诉您,抗生素的频繁使用其实已经对您的身体免疫系统、以及身体平衡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您的感冒频率在逐年增加,我可以明确告诉您,这不是年龄增加的原因。而是身体免疫系统被破坏,正在变弱的标志。

        还有,您的感冒症状也是越来越多,重症风险不断上升,这都是巨大的安全隐患。

        您仔细回忆一下,这两年感冒以后,是不是每次都是重感冒?”

        李敬生面对患者的质疑,非常有耐心的给她做思想工作。

        就像吃那些农残超标的蔬菜或者是病死猪肉加工出来的火腿肠,当场一点感觉都没有。甚至吃个十次八次,还是没啥感觉。

        等到有感觉时,肾病、癌症、血管硬化等恶性疾病出现了。

        这时候能花费十几万,几十万保住一条命算是不错了,很多都是有钱也治不好。

        抗生素的滥用也是差不多的道理。

        用个十次八次,或许没什么事,但是免疫系统被破坏后,非常容易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您这么一说,好像还真是那么回事!那,那我这个情况要怎么办呢?”

        女子微微回忆后,发现还真如李敬生所说。

        她顿时就有些怕了。

        毕竟也才这个年龄,真要有个三长两短,对她的家庭来说绝对是一个灾难。

        “给您开的这两盒药,疗效不如打针那么快,但是服药后,最多休息两天就能从事轻松一点的工作。我看您也不像是干重体力活的人,做做老板娘的那些工作,完全没问题。”

        听了李敬生的话以后,女患者的脸上露出一丝会心的笑容。

        当老板娘在绝大多数人心中都是一件非常自豪的事情。

        打工仔与老板,打工妹与老板娘,肯定是后面的称呼更让人觉得荣耀,有面子。

        哪怕有的老板负债累累,年收入是负数,有的打工仔年薪几百万上千万,但是大家仍然觉得老板这个称呼更好听。

        “呵呵,那我就先服药试试看!能感受到,您是一位专业且负责的好医生,再见!”

        “免疫系统的恢复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如果您能每天坚持一定的运动,再配合科学健康的营养摄入,我相信最多半年时间,您的身体会有重大改变。输液本身不是什么坏事,但是小病能不用就尽量不用,这是我给您的个人建议。”

        李敬生又补充了一句。

        “好的。”

        她点点头走了。

        从她的表情和语气来看,对李敬生是信任的。

        这一点非常重要,患者信任医生,疗效往往会非常理想。

        只要不是碰到个黑心医生,结局多半是美好的。

        要是碰到个黑心医生,为了业绩,忽悠患者做各种治疗,服用昂贵的营养药剂,那就要特别谨慎了。

        送走了这位女患者,李敬生处理另一位患者。

        这位患者的年龄偏大,63岁,咳嗽剧烈。

        有了上次接诊过一位肺结核患者的经历,李敬生现在对这种剧烈咳嗽的患者特别警惕。

        呼吸道有多种传染病。

        必须做好防护。

        以后等他的小诊所发展好了,甚至可以考虑做一些更好的措施,尽力保障其他患者不被交叉感染。

        经过量体温、血压、心率,听诊心肺音等检查手段,李敬生再结合患者自述的症状、病史,利用精通级的呼内诊断进行初步诊断。

        出于多重考量,他建议患者在小诊所做个X线胸片。

        查看一下肺部的情况。

        有机会使用这台‘老爷爷’机,李敬生往往都会尽量使用。

        早点赚回本钱才能换新的高清晰度设备。

        别说是小诊所,就连大医院也同样需要想方设法‘回本’。

        不必要的检查,那是过度检查。

        正常检查可以为诊断提供依据,避免误诊、漏诊,这非常有必要。

        稍大一点的医院,呼内科基本都会有支气管镜,有创呼吸机,无创呼吸机,心电监护仪等设备。李敬生以前在大医院上班时,这些设备都是科室的‘财产’。

        关键时刻就能拿来救患者的命。

        如果他的小诊所赚了钱,有了稳定的患者群体,也可以慢慢添置这些设备。

        到那时候,小诊所就会初成气象,直接把其它诊所甩在身后。甚至能够与城南社区卫生服务站开始叫板。

        别看城南社区卫生服务站只是个站,其实它的规模早就达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这一量级。

        不过因为种种原因,迟迟没能升级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对这条街上的三家诊所而言,这其实是一件好事。

        官方医疗机构越弱,私人诊所发展机会才更大。

        李敬生对这名患者进行全面检查后,经过诊断,确认没有发生肺炎,很可能因为长期吸烟加上受寒,诱发了支气管炎。

        用患者自己的话说,这是个老毛病了。

        诊断出来了病烟,接下来就是开方治疗了。

        考虑到患者年龄偏大,用药时,李敬生显得特别谨慎。

        想要达到好的疗效,肯定需要对症使用止咳、化痰、平喘、抗感染等多种药物。

        熟练级的药效,多少显得有点不够用。

        能开方,但是很勉强。

        考虑到患者还有高血压疾病史,虽说现在的血压基本平稳,但是用药时必须把这一重因素考虑进去。

        他开始抓头发。

        医生有时候给病人用药,比做数学应用题难多了。

        因为必须考虑方方面面的用药安全与效果。

        “药效和药代早该升一级了,索性这次败家挥霍一把。”

        李敬生的目光不经意的扫过那名尚坐在休息区等待的大叔。

        此人穷困潦倒,昨天下午劝他去大医院治疗,现在又来了,只有一种结果,大叔很可能嫌大医院太贵,放弃了。

        至于又跑李敬生的诊所来了,肯定还是想要活下去。

        李敬生昨天给他检查那么久,没收费,患者可不傻,心目中自然有个比较。

        没去药房或其它诊所,专程跑这里等着李敬生回来,多半想要给他开点药拿回家吃着。

        别说是短肠综合征的用药,就连眼前这个支气管炎的用药都费劲。

        普通支气管炎患者,李敬生基本上手到擒来。

        像这种年龄大,又有多年吸烟史,同时还有着高血压病,用药的考量,血药浓度以及药物的暴露、代谢时间,用药后会对身体带来哪些影响,都值得考量。

        这种具有相当风险的临床用药,高年级住院医师水平真心有点不够看。

        起码要低年资主治级别才能堪此重任。

        李敬生查看生命值,余额346。

        这还是因为赵老板前两天在他这里又‘倒’了一次,让他额外挣到了50点生命值。

        成功诊断出拾荒老人的破伤风病,并且出资送老人送医院治疗,那里赚了100点生命值。

        不然根本不可能有这么多。

        别看他天天给患者看病,在第二医院给患者摸骨、正骨也能赚到一些,但是常规操作获得的生命值并不多。就像打工一样,每个月的月薪就那么多。

        不可能一下暴涨十倍二十倍。

        想要赚‘大额生命值’还得来点‘刺激’的事情。

        比如抢救患者,有人给他送锦旗等等。

        他还发现一个问题,在第二医院帮忙正骨,患者的好评给不到他个人,而是整个正骨门诊室,偶尔会给到徐医师。

        这让他多少有点小郁闷。

        一个好评就能获得10生命值,哪怕每天只收获三四个好评,也能有三四十点额外的生命值进账了。

        他也总结过,在第二医院的时候为什么患者的好评给不到他个人头上?

        患者的好评给整个门诊室的医护,这能理解。

        毕竟给患者治好骨伤,也不是李敬生一个人的功劳。

        至于明明是李敬生给患者正骨复位,把患者的骨伤治好了,患者却把好评给了徐医师,这个就是领导与小弟的区别了。

        就好比某某手术团队成功完成了一例超高难度的外科手术。

        最高荣誉获得者,必定是主刀医生。

        至于手术护士、医助、麻醉医生,尽管他们也付出了非常大的努力,但是都被主刀的光芒掩盖了。

        哪怕主刀只完成了手术十分之一的部分,也就是难度最高的关键部分。

        最高荣誉仍然属于主刀。

        医院宣传时,也会这样写,某某主任医师带领手术团队成功完成了一例超高难度的某某手术。

        李敬生给患者正骨时,首先,患者是奔着徐医师的名头去的。

        其次,他正骨时,徐医师全程指导。

        患者治好后,道谢对象肯定是徐医师。至于李敬生,患者会这样想:妈的,被这个新手医生拿来当小白鼠练手了,幸亏徐医师在旁边把关,没出啥大问题,刚才正骨时可吓死我了。

        想要改变这种局面,需要时间。

        等到李敬生把正骨手法学会,能够独挡一面时,他就不再是‘学生’,而是手法复位门诊室的新名医。

        这一天的到来应该不会太久。

        ……

        李敬生查看方药下面的两门医术。

        药效熟练42.5/100,药代熟练39/100。

        这两门医术使用频率贼高,可惜它们的熟练度提升速度却有些差强人意。

        其实所有医术的熟练度提升都很艰难。

        看看那些专家的年纪就明白了。

        为什么年轻医生很少有人能够成为医学专家?就是因为经验的积累,医术的熟练度提升是个极其缓慢的过程。

        医院的年轻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大多数是学术型。

        真实的临床医术水平其实并不好。

        他打定了主意后,没有多犹豫,花费了58点生命值把药效提升到了精通级,又花费61点生命值把药代也升到精通级。

        至此,他的用药水平飞跃式的拔高了一大级。

        从住院医师水平,直接跃升到了主治级。

        虽然只是低年资主治医师水平,但是这份实力已经完全可以横扫整条城南老街。甚至在用药方面,已经可以跟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几位老医生掰手腕了。

        当然,他升级方药医术是为了给患者治病,不是为了逞强逞能,自然不会闲得蛋疼,没事跑到社区卫生服务站‘踢馆’。

        他感受着全新的药物效果动力学。

        不愧是精通级,以前熟练级的时候,对药物效果、性质、用药方式有很大突破。

        此刻,他发现对各种药物的治疗作用、不良反应都有着全新的认知。

        用药后能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效果,能对病人的生理有哪些有利改变,甚至整个生化功能、病理过程,都有着更清晰,更全面的认知。

        然后对药物的副作用、毒性反应、后遗效应、继发反应等等,也有了更清晰,更直观的全面认知。

        感受完精通级药效医术后,他甚至自信心膨胀,觉得左脚把快康诊所踩在脚下,右脚把金匮诊所踩在脚下,已经可以挺直腰板,正视庞然大物般的社区卫生服务站了。

        因为患者还等着他开方治病,他也就只是粗略感受了一下精通级药代。

        他发现除了对药物的清除半衰期、清除率等方面有了提升外,最大的收获应该是血药浓度和药物暴露这两大项能力的提升。

        这两大项能力的提升,也为他初步具备了联合用药水平。

        可以做到安全、高效、较为精准。

        把药效与药代升级后,他的生命值只剩下227点了。

        他想攒着把医生等级升上去,这个是所有医术的根基,无比重要。

        不过想要提升医生等级,还需要三百多点生命值。

        而且他不敢一次全部用光,免得到时候遇到紧急情况,没办法提升关键医术。

        阳光诊所能有今天的局面,他付出了无数努力和艰辛。

        但是想要毁掉这个局面,只需一次大一点的失误就行了。

        所以,他必须保证家里时刻有着充足的余粮,遇到事情时才不会慌。

        特别是现在,每天接诊的患者至少有七八人,多的时候高达十几人,天知道什么时候让他撞‘大运’,捡到个烂病人。

        还有,目前正在学习剩下的几门高级正骨手法。

        学会以后,想要立刻用来扬名立万,立刻在小诊所用来赚钱,起码要提升到精通级才勉强够用。

        如果要想达到镇场子的水平,精通级肯定不够。

        这也是他想尽快再把医生等级升一级的原因。

        一想到这些,顿时觉得两三百点生命值实在太少了,远远不够用。

        锦旗啊锦旗,多来几面吧!

        李敬生默默的祈祷着,多收获几面锦旗,多收获几十个好评,他的烦恼就解决了。

        可惜到目前为止,还只有欢姐给他送了一面锦旗。


  https://www.biqivge.com/book/26433780/9643640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om。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