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重生开国女帝不在,背锅去了。 > 第26章 打人的是朕(捉虫)

第26章 打人的是朕(捉虫)


如今周宣旧事重提,怕是抱着重审当年那场冤案的心思。

        林啸凝了神思看向眼前的二人,见周宣说完话后,女帝拧着眉头沉默了许久,林啸的心中不由得一滞。

        莫不成女帝还要像两年前那般听之任之,心中不由得升起一股悲愤之情,再看向周宣那期盼的神情,不由的低垂了眼睛,他不知这个国家,这个君王还要让它的子民失望多少次。

        等了许久,见秦昭许久不曾发话,周宣请旨道:“如若陛下信的过臣,恳请陛下将此案交与臣,臣一定查明真相,还那些受害者之人一个公道。”

        却听秦昭立即反驳道:“不行。”脸上的神情极及为坚定,周宣,林啸便知此事没有商量的余地,两人面上皆是一派颓废之色。

        秦昭脸色沉重,缓缓地对周宣道:“这四人背后的实力太过深厚,你如今不过是一个初入官场的四品官员,动不了他们,强行为之必遭杀身之祸。”

        秦昭如何看不见周宣眼里的失望,她虽要用周宣,却不愿意这青年成为她手中的利剑,尤其是在这种官员上下勾结,沆瀣一气,吏治极为腐败之际,锋芒毕露,刺伤的不仅是别人,更是自己。

        周宣和林啸却是一脸震惊,回过神来心下是各有滋味,秦昭还在思索,却见周宣起身,站至秦昭身前,跪地行稽首大礼,秦昭怔怔地看着周宣,那青年的动作说不出的虔诚恭敬,让秦昭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见青年郑重的行礼之后,跪地直身,双目炯然对上秦昭:“臣不惧死,如王需要,愿为王奔走驱驰。”

        秦昭看着青年郑重的神情和眼中那闪硕的熠熠光辉,怔了许久,才上前一把搀扶起周宣,脸色极为严肃:“起来。”

        女帝板着一张脸地对着他:“事情还没坏到拿你挡刀的地步。”说着伸手揉了揉周宣的脑袋:“还是个孩子,边上玩去。”说完便放开了周宣。自己背着双手在殿内踱步。

        周宣傻眼地看着秦昭,一旁的林啸溜了过来,凑到周旋跟前。两人傻呼呼的看着秦昭走来走去,见秦昭突然停下向二人问道:“这大烨如今可有德高望重,声名显赫,连皇室都要敬之三分的人?”停顿了一下又补充一句,“最好是有些年纪。”

        二人思索了片刻,便听得林啸出言道:“臣知道一人,只是……”

        “但说无妨。”

        “此人便是陛下的皇叔,如今的睿亲王。”林啸说完,见女帝脸上没有丝毫波动,只是往周宣那边看了一眼,

        便见周宣道:“睿亲王乃是成帝的嫡次子,深得成帝宠爱,十几岁便跟着成帝处理政务,亲王本人不仅文武双全,在政事也极为有见地,故而在朝中极具威望,只是后来边境战事爆发,睿亲王亲赴边境,却在战事中伤了腿,后又落下了顽疾,后来睿亲王便渐渐退出来朝堂,这些年虽然极少出来,但烨朝臣民对睿亲王却是极为仰慕敬佩。”

        秦昭闻言眼睛一亮,双掌互击:“不错,此事睿亲王最为合适。”

        却见周宣,林萧的脸色并没有放松,秦昭看了一眼二人,见林啸道:“皇上,睿亲王自先帝登基后便不在插手朝中之事,这么多年更是闭门不出,恐怕难以请动睿亲王。”

        秦昭闻言大笑:“这又有何难,我亲自去找王叔。”周宣,林啸二人并不知道今夜的一番谈话,掀起日后多少腥风血雨,大批官员被罢黜贬谪甚至流放抄家,整个朝堂大洗牌,而日后的朝廷重臣一半出自于这次的换上来的官员。

        而这次由四个京城恶霸引发的朝堂大换血被日后的史官浓墨重彩地记录在大烨的传志之上。

        商议完毕回去的周宣林啸二人却不知秦昭一夜未睡,唯有王喜静静地陪在秦昭身边,看着这人练了一夜的刀法。

        彼时的三人根本不曾料到明日来自朝堂的发难,而大烨的官员也不知道悬在颈上的刀子将要落下,而这把这把刀子是秦昭历痛定思痛挥下的一把刀。

        卯时的时候,王喜瞅了瞅秦昭神色,手上的动作越发的小心翼翼。女帝不同寻常的举动让他明白今日怕是有大事要发生,穿戴完毕后,见秦昭进了内室呆了片刻,等再出来时,秦昭身上外放的威压得王喜几乎抬不起头来。

        这时的秦昭仿佛一把尘封许久的利剑,如今一朝出鞘,锋芒凌厉,无人敢直视。

        等上了朝会的大殿,秦昭坐在帝座等着所有官员的到来,卯时三刻的时候,官员们全部到齐,在天色刚刚泛白的拂晓之际,大烨的朝会正式拉开,日后的腥风血雨也从此揭开序幕。

        今日的大殿格外的静,许是秦昭反常的举动让官员们敏感地感觉到了今天气氛非比寻常,个个噤声不敢多言一句。

        在这种压抑的氛围下,秦昭双目炯炯的扫过坐下的臣子,声音洪亮沉稳:“还有什么事要上奏?”

        扫视了一圈无人发言,秦昭收回了目光,正欲开口,此时却见御史大夫柳延出列:“臣有事启奏。”

        “说”

        柳御史上前一步,双手执笏:“臣要弹劾燕家五子燕城泽。”

        站在后排的周宣听到燕城泽三字,心下一震,胸腔里面仿佛装了只小鼓不停地敲动,只听得女帝声音平静沉稳,“弹劾他什么,你且到来。”

        “一臣弹劾燕家子弟侍武行凶,于酒楼殴打京城贵众,扰乱京城秩序,视律法于无物。二臣弹劾燕家子目无尊卑,大肆辱骂安乐侯爷,侮辱皇室宗亲,以下犯上大不敬之罪。三臣弹劾燕家子弟心胸狭窄,仅口角之争,事后不忿竟使安乐候腿脚皆断,其行为之残暴令人发指,更是罔顾我大烨律法,四臣弹劾燕家子弟藐视朝廷,将安乐候重伤还将其扔至刑部府衙,不仅不认罪伏法还潜逃在京,伤人性命不知悔改,行为狂放,目无法纪,挑衅朝廷,明显不将皇上,不将大烨放在眼了。以上句句属实,臣请皇上明鉴。”柳御史说完后跪拜请示,朝堂众人不知道是没有缓过来还是在观望,竟无一人说话。

        秦昭环视众人,脸色极为平静:“其他爱卿可有话说?”

        似乎见女帝并没有大怒,便见一部分官员出列:“如柳大人所言属实,请皇上圣断。”

        “臣附议。”

        “臣也附议,请皇上下旨,将燕家子弟捉拿归案。”一大半的朝臣跪于殿前,一时群情激奋,呼声四起。

        帝座上的秦昭冷冷的看着底下众人,脸上的表情阴晴不定。

        众人见女帝久久没有反应,抬头却见秦昭从帝座上站了起来,居高临下的俯视着跪地的人,一贯威严让人不敢直视的眼里没有任何温度,仿佛看蝼蚁般对着最前面的柳御史:“你说自己所言句句属实,那么朕便问你,那燕家子弟为何与安乐候酒楼动武?”

        柳御史心里虽然觉得不妙,但大烨从未有过杀言官的先例,再者女帝的话中也没有盛怒,便忍着头皮回到:“据百姓所言,二人是因为楼中一抚琴的女子争执起来的。”

        “因一抚琴女子挣执?如你所言那燕家子弟不过是小小的校尉之职,到底是何种缘由让他们敢为了一介民女对朕亲封的安乐候以下犯上?柳御史可知道?”

        “这,臣未听闻。”

        “那朕再问你,既然燕家子弟在酒楼痛打了安乐候,占了上风之人却心回不忿事后打断安乐后的腿脚,这又是为何?柳御史可有解释?”

        “这……许是武人脾气暴烈,燕家人气不过,便又回去找安乐候报复,后两人冲突更深,故而伤人性命。”

        秦昭笑着点点头:“柳御史解释的不错,那朕再问你,你们口口声声要朕捉拿燕家子弟,怕是犯事的不止一个吧,但爱卿却不说明犯事之人,难不成燕家的几个儿郎都参与了此事?可朕昨天还听宫人谈到燕家的大郎,三郎好像去了皇后宫中。”

        柳御史听闻此言便知皇上起了疑心,连忙道:“犯事的只有两位,其中一人已知是燕家五子燕城泽,另一人还未查清,臣也不清楚是燕家哪位儿郎,臣猜测极可能是燕家四子?”

        听完此话,却听得没了声音,静默了一会只听得台阶上一步一步脚步声响起,大臣们越发不敢说话,等脚步声停下,低垂着眼睛便见一双皇色绣龙纹的金履出现在眼中。听的秦昭罕见的冷笑:“你不清楚,你当然不清楚,因为与燕城泽出去的那人不是燕家任何一人,而是朕。”

        秦昭的一句话吓得一干大臣失了颜色,秦昭恶狠狠得到:“于酒楼侍武行凶的是朕,以下犯上辱骂安乐候的是朕,伤人性命事后不忿打断安乐候腿脚的也是朕,将其扔至刑部衙门挑衅朝廷的更是朕。”

        在一众人吓得没了反应之时,秦昭的脸上缓缓扯出一个邪魅的的笑:“怎么,难不成你们还想下旨来抓朕?”


  https://www.biqivge.com/book/15970340/2643995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om。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