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重生开国女帝不在,背锅去了。 > 第46章 书院比试

第46章 书院比试


书院比试在大烨历史由来已久,从武帝年间,便开始举办,当时胡人之乱结束不过是三四十年,中华衣冠刚刚恢复,为了促进大烨的儒学的发展,武帝亲自主持,每隔三年都会举行一次书院比试大会,甚至还为此将京郊的一处行宫专用做比试场地。

        尤其在书院大会有一个学术辩论的环节,不管是学生还是夫子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提出自己的质疑,正是这种开放自由的氛围几度使得烨朝的文化呈现百家争鸣,繁荣昌盛的局面。

        因其对大烨的发展影响之深远,沿袭至今仍是大烨的一大盛况。秦昭穿着一身常服,与周宣坐着马车往京城东南处曲江的行宫去。

        在车里听着周宣的介绍,眼神也越来越亮,周宣看着秦昭的样子,不由一笑:“虽说今年有七家书院参与,但比试大会上有希望夺冠的还是在国子监和景山书院,这两家历年角逐激烈,今年怕是不遑多让。”

        秦昭听了兴致大盛,颇有些好奇地问道:“你觉得今年哪家胜出的可能大些?”

        周宣笑着摇头:“这臣可不敢随便定论,不过今年国子监,景山书院确实人才不少,拿国子监来说,文有盛名在外的大儒许冶,武有龙骧军的少将军邵廷,学子中的季衍,褚封都是年轻一辈中佼佼者,景山书院夫子资历声望虽不比国子监,但后起之秀着实强劲,京城世家第一公子谢怀瑾,荆楚颇有盛名的韩明辉,学子中的沈修文,冯凌,宁绍皆是青年才俊。两方实力不分伯仲,实在难以定论。”

        二人在车上时不时交谈,半个时辰后马车渐停,外面的人提醒道,行宫到了,

        秦昭率先跳下马车,打量着眼前的行宫,此处的行宫并不华丽,反而像是一处供人游览的别院,白墙黛瓦,丛林掩映,门匾上到是提着苍劲的四个字“曲江别苑”

        见秦昭盯着看,周宣解释道:“这是烨武帝亲自提笔写的。后来便一直做行宫的名字。”

        秦昭点点头,收回视线,她自然认出这是秦烈的笔迹,只是对于这孩子留下的痕迹不由得去关注。

        “我们进去吧。”秦昭迈步往前,周宣忙跟了上去,二人递了帖子,婉拒了侍从,周宣领着秦昭往里走去。

        二人从正门进入,沿着林荫小路往前,由于他二人来的并不算早,不时地看见三五一群的学子来来往往,这些学子或与同窗低声谈论,或偶遇熟人停步行礼,有含蓄微笑,也有眉飞色舞,喜悦激动的心情却是溢于言表。

        秦昭好奇的左顾右盼,看着这一群朝气蓬勃的年轻人之,心态也不由鲜活起来。

        约过片刻,二人转过路口处的一片丛林,到了一个比较宽敞的庭院,见园中几株红枫艳丽灼灼,四周花木繁盛,红的海棠,黄的秋菊开的热烈,难得在深秋见到如此繁盛之景。

        二人穿过前面的厅堂,进入到行宫前院,秦昭走在在四周的连廊上,看着中间的水池,才明白过来原来这行宫是建在水面之上。穿过连廊,秦昭与周宣终于进了主殿。

        几家书院的学子已经到了。由于大会还未开始,书院的学子各自扎堆聚在一处,每个书院的服饰各不同,也十分的好辨认。

        国子监的是一身白色间紫色的学子袍,而景山书院的学子则是青色的衣袍。至于其他的书院白色中间带着红色的,也有月白等等颜色。

        周宣笑而不语的看着秦昭一脸新奇的样子,秦昭看了一会,往里面看去,见里殿摆了案桌,好奇问到:”那里不是有座吗,这些人为什么站着不入座?”

        周宣被问的一愣,好一会才反应过,笑着到:“参与书院比试大会的不光是学生,还要邀请我朝有名的大儒。这些德高望重之人尚未来,学子们如何敢座?再者,这大会上虽说学术交流,不论年龄辈分,人人可以发言,但实际却是完全不可能的,所以这排座也是大有讲究的,并不是能随便入座的。”

        周宣见秦昭瞪口呆,一脸恍然大悟的样子,强忍着笑意,而后想起了什么,压低声音问到:“陛下可是累了?”

        秦昭摇头:“那到没有,只是这站着颇有些无聊。”还要说些什么,突然听的人群静了下来,两人随众人向门口望去,见一身武人打扮,年纪约二十四五的男子走来,只见这人身形高大,面容俊郎,一进来便目不斜视的被侍从引着向座席。许是秦昭,周宣二人的目光太过灼热,突然这人目光如电射向这边,正对着秦昭介绍的周宣被抓了个正着,

        见那人停了脚步转身往这边过来。周宣一脸头疼的样子:“坏了,少将军过来了,他是不是认出陛下了?”

        秦昭对着周宣小声道:“应该不是,先冷静,一会注意我的称呼,别露馅了。”

        两人刚说完,那人便行如风,大步停在了秦昭,周宣面前,见这人嘴角扬起一丝恰到好处的笑容,即不显示热络又不失礼数:“刚远远一撇,还以为看错了人,到不曾想周兄也来了,多日未见,周兄别来无恙。”

        周宣连忙拱手回礼:“哪里哪里,许久不见,少将军风采一如往日,这殿内所有的注意可都被少将军吸引了去。”

        “周兄可真会说笑。”

        秦昭看着这二人皮笑肉不笑的寒暄,悄悄地做了个牙疼的表情。谁知这话题突转。

        “不知旁边这位兄台怎么称呼,周兄可否引见一下?

        这话题转的太过突然,二人先前又不曾对过,见周旋被问的哑口无言,低着脑袋正在思索编造什么身份。

        秦昭抢先道:“在下姓周,单名一个昭字,是周大人的表弟。”

        秦昭话音刚落,见周宣一言难尽的表情,忙使眼色,让周宣不要说话。

        邵廷的眼神落在秦昭身上许久,看的秦昭浑身发毛才收回视线,悠悠问道:“到是从未见过阁下,不知是周兄哪处的亲戚。”

        秦昭笑道:“亲戚到不敢当,只不过是祖上曾与周家沾亲带故,现已许久不曾来往,因着我孤身上京,家人恐我照应无人,这才投了帖上府拜访,多亏周伯父宅心仁厚,重新论了亲戚,如今到是舔着脸称呼周大人一声表哥”。

        一旁的周宣面上已是木然一片,秦昭以为是自己一番说辞惊住了他,也未多加理会。

        只是见邵廷眼睛盯了她好一会,秦昭也毫不避讳,神色坦荡与他对视,好一会见这人嘴角微微敛起:“原来是周兄的表弟,幸会幸会。”

        秦昭抱拳回礼。

        邵廷开口道:“周兄与昭表弟也是来观看书院大会的,“秦昭点点头,听着这人继续道:“此处人多嘈杂,想必一会并没有好位子,在下正好与这里的人有些交情,不知二位可愿意随我一同进里面谈话。”

        秦昭还没来得及说话,便被周宣抢先回道:“不必,少将军好意心领,只是我们二人又不是在邀之人,怎好意思舔居要座。”

        “既然周兄这般说法,我就不强人所难了,在下先行一步了。”说着拱手告辞。

        秦昭见周宣盯着邵廷的背影看了许久,好奇了拍了拍周旋肩膀:“哎,你两是不是有过节呀?”这二人谈话时的虚情假意,就连秦昭这个心大看得都尴尬不已,这绝对是有过节,“说出来听听。”

        见秦昭连连催促,周宣僵脸脸道:“此人从小就面上谦和,惯使那两面三刀的手法,小时候,经常随着姨母到我家,闯祸无数,却因这在长辈面前纯良的样子一贯推至我身上……”

        见周宣停顿不愿多言,秦昭憋着笑道:“这过节,确实……”忽而想起什么,忙追问道:“你说他与你姨母常到你家,那你俩是什么关系?”

        周宣一脸不情愿:“我母亲与他母亲是嫡亲的姊妹,他是我表哥。”

        秦昭僵着脸,想着那人似笑非笑的称呼她昭表弟,咬牙许久;“果然阴险。”

        好一会才开口问道:“那他是识破我的身份了?”

        周宣摇头:“这人素来谨慎,如果认出陛下绝不会如此行事。”

        秦昭舒了口气,却突然听见背后响亮的声音道:“先生?”

        秦昭转过头,几张熟悉的面庞映入眼前,可不是让秦昭做裁判的那群学生吗?

        这些少年一脸惊喜:“先生你也来了,我刚才还以为看错了,没想到先生来观看书院比试。”

        对着这些热情洋溢的少年,秦昭微微一笑:“正好闲暇,听闻盛况,便过来见识一下。”

        “先生,自那日一别,寻遍先生踪迹也未见,不曾想在这里碰到先生。”见沈修文带几个学子上前问好,脸上还带了几分腼腆。

        秦昭有些讶然,谈论后才知道景山书院的武教头因家中有事正好辞了武校一直职,这些学生想到秦昭的身手,想着聘秦昭任教,却未曾想打听了遍也未见她的踪迹。

        看着这些少年因为偶遇,脸上都是极为惊喜,连一向孤傲寡言宁绍眼里也带了几分喜意,秦昭心下一暖,歉意道:“因着家中急事,疾行而去,来不及告辞,让各位挂心了。”

        “只要先生家中没事便好,这位是……”一番寒暄后,几个少年终于注意到一旁的周宣,出言问道。

        “这是我的表哥,周宣。”

        “周表哥好,”几个少年一连问好,却见沈修文瞪大眼睛,不敢置信的问道:“可是女帝身前行走的中书令周宣周大人。”

        几个少年闻言皆是目瞪口呆,一脸不敢置信。

        周宣执袖道:“大人可不敢当,承蒙女帝信任,略尽绵薄之力罢了。”

        几个少年回过神,却是对着周宣执袖躬身;“周大人过谦,若非您在陛下面前不畏强权上告安乐候累累罪行,陛下也不会如此之快的圣听明断,令睿亲王彻查安乐候一案,前届师兄们的冤情得以洗刷,我景山书院的清名得以恢复。我们这些学子再此向周大人一谢”说着再行一礼。

        周宣忙将他们扶起:“各位严重,周某不过是本心一言,归功还是陛下与睿亲王明断。”

        几人一番礼让,终于把这事接了过去。周宣偷偷看了眼一旁神色温和,嘴角偷笑的秦昭,再看了看这些学子,心里不由得好笑,此案一手策划的人站在他们面前,他们都不知道反而谢错人,陛下真是深藏功与名啊。

        几人一翻寒暄,见众学子陆续开始就座,景山书院的学子极为热情地邀请秦昭,周宣与他们同坐。秦昭,周宣二人实在盛情难却便坐在一堆学子稍靠边的位置。


  https://www.biqivge.com/book/15970340/2641220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om。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