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重生开国女帝不在,背锅去了。 > 第64章 流民之祸

第64章 流民之祸


看到这里,安王已经吓得说不出一句辩解之言,全身血液倒流,浑身战栗地扑倒地上,嘴里一个劲地哭喊求饶。

        “陛下,臣知道错了,求陛下饶命啊,陛下饶命……”

        此时屋内寂静,偌大的宫殿里那脑袋叩砰砰之声回响不断,凄惨尖利的哀嚎不断响起,守在外面的侍从脸色越发的严肃冷厉,那挺直的身形紧绷,仿佛等着里面的帝王一声令下便进去将那安王正法。

        地下跪着的人此时额头已是一片血肉模糊,那座上的帝王神情冷厉,全然不为所动,看着女帝的反应,安王一阵心灰意冷,却不知忽然想起了什么,眼神一振,面上凄然万分。

        “臣自知犯下滔天大祸,如今流民之事迫在眉睫,此番祸事由臣起,恳请陛下给臣一个赎罪的机会,若有什么能弥补的,臣定竭尽所能,万死不辞。”

        安王俯身大拜,那满身的气息悲怆,已然是孤注一掷,安王明白如果女帝对此都无动于衷,今日他难逃一死。

        许久,听得那坐上的人长长叹了口气,那声音语重心长,满是嫌弃,无奈:“你让朕怎么说你……”

        这种长辈对晚辈恨铁不成钢的语气却让安王听得热泪盈眶。

        “行了别跪着了,一会我们商量一下怎么安置流民。”秦昭对着外面传唤:“去请张御医来,让他带几瓶止血治伤的药。”

        外面的候着侍卫高声应道,连忙去办。

        过了小半个时辰,宿卫的侍从见张御医从里面出来,余光瞥见那浅色的衣袖间沾了血迹,虽不知里面发生了什么事情,心下对着女帝却是越发的惧怕敬畏。

        殿外,见安王头上裹着白布,手上拿着折本,神情有些晕乎乎地看着对面的人,那人说话的语气虽然严肃,但那严肃中却并非斥责,反而有些谆谆教诲之意。

        生母早逝,出生低贱又从未受过成帝重视,更何谈教诲的安王看着女帝严肃着神色一点一点将事情扳开,给他解释其中利害,竟莫名觉得有些亲切,等回过神来全身打了个激灵。

        秦昭说完看着安王奇怪的反应皱着眉头:”我刚才所说,你可记住了?”

        安王连忙点头,那脸上胖乎乎的肉似乎还跟着点了点,一双小眼睛傻乎乎地看着秦昭。

        秦昭看他这反应,在心底叹了口气,不放心继续安顿道:“这次京郊建房一事,你事必躬亲,如果再出什么差错,我也保不了你。”

        见这人似乎被这话吓得脖子紧缩,秦昭继续道:”那南山的别苑也拆了,要雇人的话就从流民中选,工钱……“

        “我出,陛下放心,工钱我一定会给足。”还没说完便被安王抢了去。

        秦昭看了他,脸色缓和了不少:“这事你亲自盯着,绝不能出现在出现下人贪墨,拖欠工钱的事情。你也不要觉得可惜,此事权当是破财消灾。你若实在喜欢那别苑,我这多的事,此时结束后随便选一处。”

        安王听闻,神色一急正要说话,却被秦昭抬手制止了。

        又另起话头道:“严正这人你也莫要记恨于他,若非他上奏的早,今年的冬天这般冷,到时冻死的流民不计其数,等到开春天气转暖,如若疫症流传起来,到时候就算朕有心保你,怕也是无能为力。”

        安王此时已是冷汗涔涔,听秦昭如此一说,莫说先前对严正的不满消散,心中更是感激庆幸不已,连忙道:“陛下放心,严御史上奏本是职责所在,此事错本在我。若非严御史上奏的早,我恐怕还不知自己闯了弥天大祸。”

        秦昭点点头:“明日你便跟着户部过去,严正也负责此事,倒时他若是态度有些轻慢,你也莫与他计较。”

        “臣感激严大人还来不及,哪里还能恩将仇报。”

        秦昭见此人神情恳切,不像是悖心之言,便点了点头:“今日就到这吧,你也回去好好休息。明日还有事要做。”

        安王感激戴德的退下。

        秦昭哪里知道为了安王与严正二人和睦共事,那些故意说得严重的流民之事在燕城钺的上一世是实实在在发生的惨况。

        于是在京城之中刚传出京郊流民的消息,便见朝廷迅速的采取了措施,朝廷赈济施粥的棚子刚建起来,便见官府在旁边贴出了京郊建房招工的布告,那些四处奔波苦于没有活计的汉子见此欢呼雀跃,纷纷报名登记。在场负责秩序的林啸和周宣看着灾民们脸上露出的笑容不由地笑了。

        流民之祸起源于安王,故而安王在此事负责了大部分财务支出、建房的材料费用,工钱费用皆由他出,每日与工部,户部的人一同负责进度,以及灾民工钱的发放登记。

        同时秦昭号召朝野上下募捐棉被,衣物等生活所需物品,自然安王府上捐的最多。甚至安王还以下人做衣服的原由招募流民中的妇孺做工,也算为那些家中男丁缺少的人家暂时提供了一份生计。

        京郊这边,流民赈灾一事正如火如荼的进行。而宫里秦昭听着周宣禀告的情况总算舒了口气。

        周宣笑着道:“如今流民安置的房子已基本建完,严大人现如今正着手登记一事,相信在过年之前便能将流民全部安置进去,相信他们可以安稳的过个年。”

        “不错,流民赈济一事已接近尾声,这几天你们一定要谨慎,切不可出什么事情。”

        听着秦昭的话,周宣的神色变得严肃:“陛下所言不错,在这次赈灾之中,确实了许多可疑之处,救济之时曾有些无赖冒领赈灾物品,甚至怂恿灾民罢工,还有之前执夜的金吾卫甚至抓到一个想在粥里投毒的人。”

        “如今天干物燥,京郊房屋已经建好。恐怕……”秦昭思忖片刻:“多派些人手,让金吾卫仔细巡防,对了将这一情况散布给灾民,告诉他们之中混进了歹人。”

        周宣眼睛一亮,流民们互相监督举报这个法子确实妙,如今流民眼看地快要住上了房子,是最痛恨这些破坏的人。之前他们怕引起流民恐慌,瞒着不敢泄露消息,这些时日来守夜的金吾卫已是疲惫不堪。

        正高兴的周宣忽然想起了什么,见他从袖口摸出一本折子,上前递给秦昭:“陛下,这是我们追踪那些人无赖查到的一些事,请陛下过目。”

        秦昭打开看完之后,脸上的神色变得严肃,对着周宣道:“此事不要伸张,我心里有数。”

        周宣严肃地点头,想到近日查到种种事情的矛头无一不是指向封地的藩王,若真是如此,恐怕便是谋逆的大罪。

        这边的秦昭总算是放下了心,凤元宫的燕城钺听完燕毅的禀告,面上虽然不显,心里却越发的肯定那秦嗣绝非是原来的秦嗣。

        而如今,他所知道的事情已经全部被打乱,上一世引发大烨崩塌伊始的流民之祸完全变了样。

        这一世流民之祸刚爆出便受到秦嗣的重视,朝野上下更是积极应对,不到一个月便已接近尾声。而上一世不仅没有严正上书,甚至直至第二年夏天爆发了瘟疫才被查出来,但那时已经太迟了,而在冬天冻死的几千流民正是那次瘟疫的原由。

        那次瘟疫爆发极为突然,不到半个月京郊大部分的人已经被传染,甚至京城中也有不少人染上了疫症,那时的他已被囚禁在冷宫,不人不鬼的活着。即便如此,他,仍能从冷宫宫人的只言片语感受到那一段时日京城中惶惶不安和掀起的血雨腥风。

        由于瘟疫蔓延的太快,根本来不及抑制,更何况又是京畿之地,朝廷不仅没有派出大夫治疗,反而直接领军将那些人驱赶到城外全部杀死,大火烧了三天三夜才焚烧殆尽。

        而那些士兵同样没有逃过一死,全被秦嗣下令杀死,正是因为如此,秦嗣的暴君之名更胜。

        而后来血腥镇压檀洲的军户□□之事更是激起了全国军户起义,到了后来封地的藩王也借此纷纷起兵,整个大烨战火不断,直至后来匈奴南下,长驱直入,烨都被破,秦嗣身死,传了几百多年烨朝由此覆灭。


  https://www.biqivge.com/book/15970340/2641218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om。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