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篡唐 > 第一章 雨霖铃

第一章 雨霖铃


第一章  雨霖铃

        暮春三月,霪雨绵绵。

        一连十几日不见天晴,亭外桃花、杏花纷纷被垂落,狼藉一片。曲折的石子幽径,湿涔涔满眼绯红粉白,又为这离别时,平添几分惆怅之意。

        位于峨嵋山下的荣乐城凉亭中,裴淑英静静端坐。

        亭外的雨小了,只是丝丝凉风偶尔夹杂几点雨星,卷入亭中,洒在郑言庆和裴淑英的身上。

        远处,车马业已备好。

        “姑姑,莫要走,好吗?”

        郑言庆轻声道:“您把翠云姐姐带出来,坏了破野头的好事。现在回去,岂不是要被为难?”

        入蜀已有两个月,清明过后,裴淑英不得不准备离去。

        言庆等一行人,在峨嵋山脚下的荣乐城安顿下来。当年哈士奇做狡兔三窟的打算,故而赴洛阳之前,在距离峨嵋山不远,位于青衣水之畔的荣乐城置办了不少产业。这荣乐城,就是后世乐山市市中区的苏稽镇旁边。始建于仁寿元年,为安抚当地土著僚人,而兴建的城市。

        荣,为繁茂之意。

        而乐,在古巴蜀语中,是僚的转音。

        哈士奇在这里,有一处占地大约五百多顷的田庄,并蓄养了二百名武艺高强,身手矫健的武士。并且与当地僚人的僚帅颇有交情,据说早年哈士奇在蜀中经商,曾帮助僚人消除过一场瘟疫之类的灾难。也正因为这个原因,哈士奇与荣乐城僚帅骨斯蛮,更结拜为异姓兄弟。

        朵朵在这里的名字,叫做骨兰朵,在僚人土语中,意思就是绽放的桃花。

        她是荣乐城僚帅的侄女,所以即便是当地官府,也不敢来盘问她的根底。这其中也牵扯到一个敏感的民族问题。岷蜀地区,俚僚众多,还有许多当地的土著,其中的关系非常复杂。

        僚人狂野,往往是惹一个人,举族报复。

        更何况朵朵这敏感的身份摆在这边,以至于言庆他们抵达荣乐城之后,当地官府根本就不露面。

        言庆先在荣乐城落脚,把朵朵安顿妥当。

        他虽然知道孙思邈是在峨嵋山里,但峨嵋山那么大,孙思邈隐居山中,却不太容易寻找。

        所以,言庆还要通过朵朵在这里的关系,打探孙思邈的行踪。

        好在岷蜀山清水秀,空气也非常好。无垢离开洛阳之后,经历的短暂的思乡之苦,便渐渐平静下来。她身边有疼爱她的翠云和朵朵,还有会给她讲故事的小哥哥,以及憨厚老实的雄大海,总是被小哥哥欺负,每每争吵从未获胜,但又很喜欢和小哥哥斗嘴的裴家小哥哥。

        没有勾心斗角,也没有盛气凌人。

        无垢的心情,也自然变得好转起来,粉嘟嘟的小脸上,又出现了灿烂的笑容。

        翠云和朵朵的关系……

        很奇怪!

        从一开始相互不理睬,一路下来,逐渐缓和。

        特别是途径青泥岭的时候,朵朵主动搀扶她,从嶙峋峭壁悬崖中山路走过,使得两人的关系,变得亲密起来。她们年纪相差不多,一个流离江湖,见闻颇广;一个生于富贵之家,饱读诗书。

        于是乎,就产生了许多话题。

        过青泥岭之后,裴翠云索性和朵朵,乘上了一辆车。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前世言庆也曾到过成都,但飞来飞去,并没有领略过,真正的蜀道艰险,剑门雄奇的风采。

        这一次,他的的确确领略到了!

        过青泥岭当晚,裴淑英见众人疲倦,于是下令宿于野外。

        裴淑英怀抱无垢,坐在篝火旁,看着嬉笑在一起的朵朵和裴翠云,又看看在不远处和郑言庆调戏小獒的裴行俨。突然间心生奇异感触……若一生能如此快活,不要那家,又有何妨?

        “小妖,日间过蜀道,可有感触?”

        郑言庆于是发出感慨道:“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今夜美景,月朗星稀。

        我等处群山之间,行于山路之上……小妖,你很久没有文章诗词出来了,何不趁此机会,赋诗一首?长夜漫漫,也需缓解些许寂寥。”

        这也是裴淑英,首次求诗。

        裴翠云闻听,顿时喜出望外。一双美眸灼亮,连忙让人准备纸笔,也好记录。

        言庆无法拒绝裴淑英的请求,于是想了想,脑海中立刻浮现出一首传唱千古的应景诗篇。

        “赋诗不难,不过独吟颇有不足,若有人起舞,更赠声色。”

        裴淑英不由得咯咯笑起来,“小妖,你若能做的好诗,我为你起舞,亦无不可。”

        裴淑英的舞姿,早年颇有名声。不过自嫁于李德武之后,她就再未起舞,为人所憾。

        她将了郑言庆的军,郑言庆反将她一军。

        “既然姑姑有此雅兴,那小子就为姑姑起鼓助兴。”

        他说的鼓,是一种出自于外夷的乐器,据说来源于羯族,故而名为羯鼓。这种鼓,两面蒙皮,腰部纤细。发出的音,主要是以古时十二律中阳律第二律一度音。急促,激烈,响亮,可以在战场上为战鼓,也可以赏景时,用于演奏。

        郑言庆说罢,让人取来一面羯鼓,拿起两支槌仗,在手中滴溜溜一转,蓬的落在鼓面之上。

        时值明月清风,鼓声凌空回荡,久久不息。

        刹那间,营地里鸦雀无声。

        所有人都听说过郑言庆的才名,但是却无人亲眼亲耳见过。如今言庆当众献艺,让众人不由得为之好奇。他们想要看一看,这位传说中的才子,大名鼎鼎的半缘君,又能有何佳作?

        “拿酒来!”

        自哈士奇被杀,到长孙晟过世。

        几个月来,言庆的心情,一直处于极端压抑的状态。

        裴淑英挑起了他心中的那份感怀,令他生出了想要纵声而歌的冲动。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迩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蛾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诗仙太白的《蜀道难》,无疑最为应景。

        这《蜀道难》,属于乐府旧体,此前有许多人做过此类诗篇。然后相比之下,李太白的蜀道难,无疑是众多旧体中,最为雄起壮丽的一首。羯鼓声阵阵,清丽之中,更蕴含着雄浑之意。言庆的声音,略显稚嫩,然而配合鼓声之后,却把那份稚嫩掩去,转而以刚烈之气。

        鼓声戛然而止。

        裴淑英迈步走到营地之中,随着那鼓点跳动。

        裙带飘飘,宛若这蜀山之中的仙子。口中回应那最后一句,“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众人齐声应和,在山中回荡。

        言庆猛灌了一口烈酒,脸色通红。酒意上涌,槌仗急促敲击鼓面,使得那鼓声在应和中,令人热血沸腾。鼓声陡然舒缓,裴淑英的舞步,也随之缓慢,从剧烈,而转换为轻柔之姿。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以手抚膺坐长叹……”

        裴翠云的目光凄迷,伴随着言庆的歌声,姑姑的舞姿,她恍若看到了蜀山之艰险和雄立。

        朵朵屏住了呼吸,无垢目光狂热。

        至于裴行俨等人,更被那歌声舞姿所吸引,下意识的伴随着言庆的歌声,扼腕而叹息。

        隋唐时期,从未有什么高深的教育。

        然则那歌舞诗篇,似乎已沁入每一个人的骨头里面。他们能理解到那诗歌中的壮丽,犹如后世的人,都能哼唱两句流行歌曲。不过,隋唐人的诗歌,又雄起豪迈,即便靡靡,亦不失雄壮。

        言庆在这个时代,生活了已近十二载。

        灵魂依旧是原先的灵魂,然则骨子里,却以浸透了隋唐的风流。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平衍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和声低沉,在山间回荡。

        羯鼓之音陡而急促,鼓声越来越响,越来越亮,越来越短促,越来越激昂……

        裴淑英的舞姿,也随之越来越快。她似已感受到了,言庆这首《蜀道难》,将入**。她也无法控制住自己的身体,双臂弯曲合拢,旋转越来越快。那种感觉,就好像少女时快活的歌舞,重又回来。

        “剑阁峥嵘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侧身西望长咨嗟!”

        当鼓声停息,裴淑英匍匐地上。

        营地中,再一次鸦雀无声……

        许久,裴行俨大吼一声:“好!”

        鼓好?诗好?亦或者是裴淑英的舞姿好?

        也许,都好吧……

        营地之中,欢声如雷。

        所有人都兴奋的大喊大叫。郑言庆走到裴淑英身边,把裴淑英搀扶起来,伸出手,擦拭去她额头晶莹汗水。

        那肌肤的温暖接触,虽相隔数月,依然能够感受。

        裴淑英看着面前的这个小男人,脸上露出一抹温和的笑容,纤手拂去言庆肩膀上的细密雨珠。

        “破野头,又算得个什么?”

        她微微一笑,言语中带着自信满满。

        “小妖放心,破野头奈何不得我。虽说他如今声势正盛,但想要为难我,恐怕也要思量一下。”

        河东裴氏,自古三晋望族,秦汉以来,历六朝而盛。

        所出子女焉能惧怕一个小小的包衣奴才(宇文述一门,本是鲜卑贵族俟豆归的奴才,后随俟豆归而改姓宇文,类似于满清人的包衣奴才)?裴淑英轻声道:“若是那破野头不知轻重,我倒要看看,他们能耍出什么手段。”

        “姑姑……”

        “小妖莫要为我担心,姑姑经历这许多事情,知道轻重。”

        “可是,我不想姑姑回去。”

        “我也不想,但我必须回去。”裴淑英轻声道:“我把你们送来荣乐,已完成了任务。想来高夫人现在已经动身,不日就要抵达荣乐。我若再留下来,对你绝无好处。小妖,你的心思,姑姑已经知道……我很开心。你杀了李德武,也算是了了我一桩心事,此后再无其他牵挂。

        我回去,无妨!

        倒是小妖你,在一段时间里,最好不要回中原。

        宇文化及这次丢了这么大的面子,他不敢为难我,却能为难你。而且裴仁基……他做事过于功利,只怕也不会给你好脸色。你让世安叔父回巩县,却是一步好棋。我回去之后,也会返回河东,到时候会代你关照。而你……还小!应该趁此机会,好生求学,以求将来,早日出山。

        此次入蜀,对你只有好处,而无半点坏处。

        洛阳那边的情况会越来越复杂,你过早的卷入其中,绝非一件好事。”

        郑言庆点点头,轻声道:“我定当牢记姑姑的话。”

        裴翠云抬头看看天色,此时春云舒卷,断雨零星。笼罩在远处青衣水江面上的阴霾,被微风渐渐吹散,馨香四起。天光大开,周围深绿浅翠平添一重春色。桃杏笑靥,粉面扑人。

        远处林间的鸟雀,唧唧啾啾鸣唱。

        裴淑英迈步走出凉亭,“言庆,我该起程了。”

        “姑姑,一路顺风。”

        言庆站在凉亭里,拱手与裴淑英道别。

        裴淑英深吸一口气,走了两步之后,突然间停下来,反身走到言庆身前,一把将他搂在怀中。

        “小妖,你要保重。”

        脸埋在温玉般的丰润中,言庆的心情,好生低落。

        一双手,紧紧搂抱着裴淑英盈盈一握的腰身,用力的呼吸着,那峰峦间散发的温香和温润。

        此刻,他的心中,全无半点欲念。

        片刻之后,裴淑英把言庆推开,转身大步离去。

        她实不想离开,却又不得不离开。老父那森冷的言语,犹在耳边回响,裴淑英可以不顾自己,但却不能不顾言庆。而这些话,她又不能说。否则以郑言庆的性子,不晓得又会闹出什么动静。

        即便残生孤寂,有这数月同行,有那歌舞相和,她心里再无半点遗憾。

        马车,沿着碎石小路,缓缓远去。

        裴淑英坐在车里,泪水不自觉的滑落……

        陡然间,耳边传来一阵悠扬琴声。

        “停下来!”

        裴淑英走出马车,站在车上回头眺望。

        那凉亭的影子,已经变得非常模糊,隐约间,伴随着琴音,有歌声传来。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裴淑英鼻子一酸,竟无语,立车上……

        书网


  https://www.biqivge.com/book/10271/734814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om。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om